【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8|回复: 1

[原创]食用菌学术的内涵、本质特征与基本属性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11-8 06:58:04 |显示全部楼层
 

 【易菇论坛首发】1. 食用菌学术的内涵

  一代名家梁启超关于学术的内涵在《论学会》中推崇“学无不成,术无不精”的治学精神。《辞海》中的定义为“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那么食用菌学术的内涵是什么呢?食用菌学术是一个较难界定的概念。从字面上看,学是指食用菌学问,食用菌治学;术是指食用菌艺术、食用菌方法。简单释义,食用菌学术可以理解为食用菌治学、做学问的艺术或方法。近年来研究认为,食用菌学术是指具有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实践经验总结,是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理论抽象,即带有理论分析的或理论归纳的实践经验总结。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和食用菌大科学时代的到来,过去的一些定义已经难以确切地表述出食用菌学术的内涵和特征。因为食用菌学术不仅是一种形态,也是一个过程。笔者结合很多同仁的观点认为,食用菌学术是食用菌从业人员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以及通过交流衍生出来的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广义上讲,食用菌学术包括了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以及所有研究思考的结果。它概括了食用菌学术与探索过程的统一性,强调了食用菌学术既可以是在探索客观事物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是通过各种交流衍生出来的。食用菌学术的主体是各类探索者,食用菌学术的体现形式是思想、观点、理论和方法。

 2. 食用菌学术的本质特征

  食用菌学术是与成千上万从业着的实践活动相伴而生的。从本质上讲,食用菌学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不断深化的认知过程,是食用菌行业人员在认知过程中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相互交流进而达成共识的结果。由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无限性,食用菌学术研究将永无止境。

  食用菌学术也体现为一种学习环境。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的过程。探索菌物界奥秘是学习,研究自然规律是学习,而相互交流也是学习,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是更为广泛、更为重要的学习。这种学习需要能和谐交流的环境和条件。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人们可以集聚智慧、启迪思路、激发灵感、陶冶情操,有益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食用菌学术又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现象。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而食用菌界创造的很多成果都渗透着学术研究的成果,从而形成食用菌学术文化。食用菌学术文化是学术的一大特征。健康的食用菌学术文化一般均体现在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和相互学习、相互启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些共有的特性之中。

 3. 食用菌学术的基本属性

 食用菌学术的基本属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性 行业人士在探索食用菌客观事物过程中,必然要对食用菌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规律性进行观察、分析,从而产生认识事物的种种思考、观点、假说,即通常所说的食用菌学术思想、学术观点。食用菌从业人士的任何探索活动都会在认识上产生这类思想和观点。这就是食用菌学术的思想性。思想性是食用菌学术的固有属性,是食用菌学术的核心和灵魂。

  (2)理论性 食用菌行业人士对食用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由初始阶段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较为系统的归纳、概括,这就是食用菌学术理论。食用菌学术研究中形成的各种理论性假说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将进一步发展为科学理论,食用菌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论形成、扬弃与发展的过程。

  (3)互换性 无论是食用菌思想、观点,还是理论、方法,都是可以相互交换的。食用菌学术的可交换性决定了人们可以进行食用菌学术上的沟通和交流,当然,食用菌学术的交流,也包括质疑和争论。食用菌学术交流能够使交流者互相启迪,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多位专家学者在一起交流将极大地激发创造灵感,形成种种新的食用菌思想、观点,形成新的创意和理念,这正是食用菌学术交流重要价值的体现。中国菌物界一些重大成果、发现都是在食用菌学术交流中受到启迪,再进而深入研究后成功的。

  (4)综合性 世界菇类协会主席张树庭教授认为:蕈菌生物学的应用相关联有三个方面:

应用蕈菌生物学, 包括与蕈菌生物学的应用相关联的所有内容, 目前包括三个主要部分: 蕈菌科学, 蕈菌生物技术和蕈菌生态修复。蕈菌科学研究重点是蕈菌栽培和生产(即蕈菌本身), 它包含蕈菌生物学/ 微生物学, 生物转化/ 堆肥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 。蕈菌生物技术研究的是蕈菌产品(蕈菌衍生物), 蕈菌生物技术包含蕈菌生物学/ 微生物学, 发酵技术, 生物加工技术 。不管从技术角度还是从蕈菌新产品的开发角度, 蕈菌生物技术都需要工业投入和专业化技术。应用蕈菌生物学的第三大组成部分, 蕈菌生态修复是最新提出的概念。此概念根据蕈菌生物学/ 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修复技术的原理, 指出蕈菌(蕈菌菌丝体) 对环境的有益效应。食用菌各学科的交叉渗透,科学与技术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形成众多的食用菌学术课题,食用菌学术研究的范围可无限宽广,内容也无所不包,综合归纳通常成为食用菌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往往通过综合归纳,可寻求、发现前人食用菌学术成就的结合点和学科间的共同点,实现食用菌学术或学科的创新发展,这就是食用菌学术的综合性。食用菌学术的综合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的交叉渗透,促进了一大批食用菌交叉学科、食用菌边缘学科的诞生。

  (5)预见性 食用菌学术涉及的问题往往是比较超前、比较复杂的。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往往可预测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我国著名食用菌市场评论家张寿橙先生分析前人的食用菌研究成果,找出了食用菌生产规律在几十年前并据此准确地预言了我国食用菌必将南菇北移的结论,这些预言为后来的食用菌科学实验所证实。这是食用菌学术预见性的典型事例。食用菌学术的预见性也可以为菌物界发展重大课题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方向。

  (6)否定性(批判性) 食用菌界客观事物的复杂多变性难免会造成人们认知上的错误和假象,食用菌学术研究就是要打破这种假象,达到去伪存真、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食用菌学术发展的主流形成了科学,同时也可能产生反科学和伪科学,可通过食用菌学术活动,对反科学、伪科学予以否定和批判。以上二者均形成了食用菌学术的否定性和批判性。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主题

听众

307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9-11-10 09:50:39 |显示全部楼层
潜心研究,必成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