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时间:2011年7月13日
拍摄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棕榈湖小区河边木质护栏
中文学名:横脊黏褶菌
拉丁学名:Gloeophyllum trabeum (Per.) Murrill,N.Amer.Fl.(New York) 9(2):129(1908)
分类地位:菌物界,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黏褶菌目,黏褶菌科,黏褶菌属。
子实体形态:子实体较小,一年生。菌盖革质,无柄,半圆形,1~3.5×2~5cm,厚0.2~0.5cm,有时侧面相连或平伏后反卷,至全部平伏,有黑色、灰黑色的绒毛或近光滑,绒毛长1~5mm,稍有环纹,锈褐色,边缘钝,完整至波浪状,有时色稍浅。菌肉同菌盖色,厚1~2mm。子实层菌褶状,褶间有横脊相互连接呈迷路状,灰白色、灰色。担子棒状,具4小梗。孢子印浅白色。孢子7~9×3~4μm。
菌落形态:白色后变紫色,绒毛状,菌丝体生长速度3~4mm/d。
菌丝形态:管状透明,分枝发达,直径2~2.5μm。有明显锁状联合。
生长环境:春夏季生长在柏树、松树树干或树桩上。
可否食用:可食。
食用价值:药用菌。该菌发酵产物对小白鼠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