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是古老用药,《神农本草经》中属于黄芝范畴,独立记载见于1380年前唐初甄权所著《药性论》,《本草纲目》载桑黄性甘、平、味苦、辛,归肝、膀胱经,本品辛行甘和,入血分以化瘀,瘀血循经而行出血止,有化瘀之功效。在古代日本有“如果得到附生于桑树上的黄色疙瘩(桑黄),死人也可复活”的传说。 最近100年,中医边缘化,桑黄野生资源枯竭,桑黄被人淡忘。 日本、韩国60年前开始用现代手段研究桑黄。1968年,日本学者发现桑黄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达96.7%,并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于是着手开发。日本对桑黄的开发引起韩国注意。1992年桑黄进入韩国G7国家研究计划,1993年获韩国卫生部批准为抗癌药物,2000年桑黄科技成果获颁韩国科技大奖。目前桑黄在韩国、日本已成为成熟产业,除了抗肿瘤药物,还有各种桑黄保健品、食品、化妆品。 韩国、日本对桑黄的研究也影响到了美国。2006年,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华裔科学家陈昌炎发现,桑黄治疗前列腺肿瘤有效,成果发表于《英国癌症研究》。美国著名的纪念斯勒恩·凯特琳肿瘤中心,也承认桑黄“一些实验研究显示,桑黄抑制肿瘤生长。”该医院对全球36000多种草药进行过抗肿瘤筛选,大部分被认为“没有效”,桑黄、灵芝、桦褐孔菌是仅有被认可的药用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