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一篇文章,我感到非常不错!供大家分享。
稀珍食用菌是指常规食用菌以外的稀有品种,如杨树菇、茶树菇、大球盖菇、褐蘑菇、姬松茸、白灵菇等。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已出现了数十个品种,虽然它们的味道各有千秋,与众不同,有些还有防病保健功能,市场售价确实不菲,但有些品种一时间被认为前景不凡并炒得沸沸扬扬,到后来又无声无息地销声匿迹了,不免叫人纳闷。
先讲杨树菇。它被列入稀珍品种之一,栽培研究最早起源于广西,至于它有何保健功能,咱老百姓不属权威机构先别去管它,凡吃过杨树菇的人无不为它菇质脆嫩味道鲜美而交口称赞,鲜菇价格自然比普通食用菌高出数倍。在我区的一些大中城市,鲜菇每公斤8—12元是正常的,应该讲是前途无量。可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仍然推广不起来。原来,它好吃不好种:一是产量太低,生物转化率不足40%,二是生产周期太长,出菇稀稀拉拉长达8—10个月,如是租地种菇,很多种植者到头来亦成为“杨白劳”,三是菌丝抗性太差,杂菌和害虫最爱光顾这些弱者,如果栽培条件较差,加之技术又不十分娴熟,极可能会全军覆没。
其次是大球盖菇。它原产欧美,粗生易长,产量也不低,早在五六十年代外国人已把它驯化成功,听说它还为欧美等发展中国家立过汗马功劳。由于它成绩显著,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它向发展中国家推荐,于是大球盖菇远渡重洋,毅然来到我国,可它洋味十足,满身长满酒红色花斑,味道怪怪的,一点都不合中国人的口味。笔者曾见一位在农贸市场摆卖大球盖菇的老农。围观的人倒不少,因人们未见过,总担心有毒。可能是老菇农也是初次引种,对这样玩艺也不甚了解,说无毒又拿不出任何证据,就是浑身是嘴也无法解除人们的戒备心理。站了一天,反正卖不脱,那就别卖了,一担好端端的大球盖菇就这样被倒下邕江,随水而去。
再一类则是褐蘑菇,近年来被一些首先得到此种的单位炒得沸沸扬扬,说褐蘑菇浑身是宝,食之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并且是出口创汇的宝贝疙瘩。既然是出口的,那肯定是给外国人吃的,合不合中国人的口味,还得打问号,关键是咱中国人没吃过。据调查:褐蘑菇原叫大肥菇,主要分布在法国及新西兰一带,属腐草类真菌,子实体烘干后稍带香味,国外虽有零星种植的记载,但用途不明。如国内大面积引种,其产品中国人又吃不了,出口一旦受阻,褐蘑菇的结局也许会象大球盖菇一样,随水而去。
物以稀为贵,贵是指有价值,没有价值或开发价值不高的都不能乱冠以稀珍。搞真正的稀珍食用菌生产,产品首先要在国内有市场,并且大众能消费得起。二是栽培技术要成熟,并懂得其生物习性,利用有利的时机搞生产。如条件不成熟,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最后肯定会吃大亏,变成猴子捞月亮,什么也捞不着。三是种植基地必须靠近市场,因多数食用菌都以鲜销为主,鲜菇在2小时到不了市场,一般都会失去卖相,甚至面目全非。虽然菇类都可以进行盐渍保鲜,并且国内的一些大城市还有专门的收购商,但天远八百里,对小打小闹的种植户来说极不现实,实际也很难挂上钩。还不如就地鲜销更现实一些。笔者从事食用菌工作20多年,对各种稀珍食用菌也接触过,到目前为止,国内除有少数稀珍品种种植成功外,其余的都还是在试验阶段,其栽培技术,有无市场都还是一个未知数。某些广告吹嘘某某品种如何粗生易长,又如何容易赚钱等,这些纯属炒种,不足为信。故在引进稀珍食用菌前,不管是单位或个人,应请教一些行家,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解,从小做起,再逐步扩大发展。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