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8-27 09:59:22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碧琼,陈政明,林俊扬,吴明霞 (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莆田351144) 摘要:采用4种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进行产量和外观品质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的出菇 早晚有较大影响;平均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杏鲍菇的菇形、色泽、大小等品质外观表现也存在明显 差异。 关键词:杏鲍菇;出菇方式;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96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07)06-0024—02 杏鲍菇菌肉洁白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有杏仁味, 爽口似鲍鱼,有“平菇王” 之称。食之可以改善胃肠功能, 并有明显的美容功效,人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深受 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我所于2002年引进这一珍稀菌种, 为了获得最好的栽培效益,笔者经过几年的栽培实践,并进 行不同出菇方式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 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引自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1.2 培养基及培养料配方 母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原种培养基和栽培袋培养 料配方均为木屑20%、棉籽壳57% 、麦麸20% 、石膏2% 、 石灰1% 。 1.3 栽培袋制作 9月7日将棉籽壳放在太阳光下曝晒1d,9月8日按上 述配方,先将棉籽壳用2% 石灰水浸泡2h~3h时后捞出沥 干,再与木屑拌匀堆制2h~4h,然后加入麦麸、石膏、石灰 等辅料拌匀,调节含水量为65% 。选用33em X 17cm X 0.005e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料,料高13em~14cm,每袋装湿 料500g~600g(计干料300g),经高压灭菌,冷却后在接种 箱内接种,最后移人室温在25℃ 的培养室内培养。 1.4 试验处理 待菌丝生理成熟即菌丝满袋后20d(11月10日)进行 不同出菇方式处理试验。本试验设4个处理:① 直接开袋口 出菇;② 一潮菇后脱袋覆土;③ 半脱袋地埋覆土;④全脱袋 地埋覆土。每个处理300袋,每100袋为一个重复,共3次 重复。 1.5 试验方法 1.5.1 处理①将上述的已生理成熟的菌袋,将袋口的塑料 膜翻卷后直接排放在菇棚内进行出菇管理。 1.5.2 处理② 同上,待出完第一潮菇后,剔除老化菌丝和 残留的菌柄,并将菌筒的塑料膜去掉,在大棚内挖深20cm、 宽1.2m的畦床,将脱袋后的菌筒直立相挨摆放,然后在菌 筒上层覆2cm厚的经消毒处理后的湿细壤土,并调水。 1.5.3 处理③将菌袋口的塑料膜翻卷至与料面齐,距菌袋 底端1cm处用小刀将多余的塑料膜划掉,露出1cm高培养 料,在大棚内挖深20cm、宽1.2m的畦床,将菌袋露出菌料 的一端(即底端)接地紧挨直接放人畦床内,在菌袋与菌袋 的空隙处填经消毒处理后的湿细壤土,菌袋上方不覆土。注 意菌袋上端的塑料膜要翻至料面以下,防止上端形成漏斗, 避免在喷水时菌袋内积水。 1.5.4 处理④将菌袋塑料膜全部去掉,在大棚内挖深20cm、 宽1.2m的畦床,脱袋后的菌袋直立相挨摆放,然后在菌袋 上覆2cm厚的经消毒处理后的湿细壤土。 上述处理结束后,调控大棚内温度为14% ~16℃ ,湿度 为90% ~95% ,大棚内以散射光为主,进行出菇管理。待菇 体发育到八分成熟(即菌盖平展,孢子尚未弹射)时,就可 采收。在出菇期内观察不同处理的出菇情况,采收时测定子 实体特征及产量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出菇方式对杏鲍菇出菇早晚的影响 本试验菌袋10月20日菌丝长满袋,11月10日进行不 同方式出菇处理,不同处理的菌袋均放人日光温室型塑料大 棚内? 。由表1可得,处理① 和处理② 的始菇期为11月23 日,处理③ 的始菇期为11月30日,处理④ 的始菇期较迟为
3 结论与讨论 3.1 直接开袋出菇口方式,出菇早,菇形好,优质菇率较 高,管理方便,省工省时,但是总产量低。袋内培养料水分 散失快,第一潮菌筒养分、水分充足,出菇齐,朵型好,优 质菇率高,但第二潮、第三潮菇由于菌筒养分、水分不足, 出菇不齐,产量不高,外观品质差,存在较多的盖小柄小的 次品菇,对商品销售不利。 3.2 一潮菇后脱袋覆土方式,除了具有直接开袋口出菇的 优点外,还能充分利用菌筒剩余的养分,提高后期子实体的 产量和质量,致使产量和优质菇比率都比较高,在生产上广 大菇农可利用这一特性提高栽培效益,是值得推广的栽培 模式。 3.3 半脱袋地埋覆土方式,培养料内水分散失慢,保湿性 能较好,且出菇整齐,商品性状好,优质菇比率和总产量处 于中游水平。 3.4 全脱袋地埋覆土方式,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 分,产量高,比直接开袋口出菇方式可增产1倍以上,但菇 体含水量偏高,易出现特大形菇,优质菇比率低。 3.5 以上4种出菇方式各有优缺点,每种方式都有它的适 应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生产目的不同而灵活 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淑芳,黄清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