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乘坐北京—莫斯科、北京—满洲里的火车,还是坐汽车沿“301”国道从东向西旅行,当您翻越过雄伟的大兴安岭之后,便进入呼伦贝尔草原。季春孟夏,草木复苏,绿草茫茫,万花怒放。这片8万平方千米的草原,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展向天际。画面上,弯曲的河流缓慢地流向远方,晶莹的湖泊恰似块块碧玉镶嵌在平坦而宽阔的大地上。如果你是生活在内地的人,那自然对草原产生好奇,会想到涉足草原,对草原原野的自然特性进行“探密”。草原上的“蘑菇圈”也许让你感到很神奇。的确,如果走到大兴安岭西麓森林草原向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典型草原过渡带的时候,会有很多神密的“圆环”展现在眼前,而且她们很诱人,令人向往。那些“圆环”就是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蘑菇圈”。从远处看,这些“蘑菇圈”明显较周围及其圈内植物颜色深,走到跟前你会发现,环上的植物比周围及其环内高大而长势良好。
蘑菇,泛指人类能食用的一类真菌的子实体。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蘑菇种类很多,但当地人们最喜欢食用而且远近闻名的是白蘑、白花脸蘑、紫花脸蘑。
白蘑,在研究资料中名为口蘑,又称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 Proc. Imp. Acad.(Japan)13:280, 1938),菌体肥嫩,味鲜香浓,风格独特,因属菌根菌,目前尚无人工栽培。白蘑子实体群生,菌盖宽5—7厘米,半球形至平展,白色,初期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味浓香;菌褶弯生,白色,稠密,不等长;菌柄圆柱形,白色粗壮,长3—7厘米,粗1.5—4.5厘米,内实,基部稍膨大。白蘑曾经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省(区)的草原地区分布,但由于大量的草原被开垦成为农田,草原过牧退化等人为因素,白蘑已从辽、吉、黑、冀四省土地上已经消失,就连锡林郭勒草原上她也已经告急求救了。国外在蒙古国森林草原区广泛分布。呼伦贝尔草原的白蘑发生区位于大兴安岭西麓森林草原向典型草原过渡地段。土壤类型为黑钙土和淋溶黑钙土,土质为砂壤。降水量300—350毫米,无霜期100天左右;湿润度为0.4—0.6,雨热同期。白蘑子实体发生在7—9月的夏秋两季。8—9月上旬为大发生期。白蘑在以羊草为建群种的草原上有规则地呈圈状发生,圈上的草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结构。上层由羊草(Leymus chinense)、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等禾草组成,平均株高达50厘米以上,盖度60—80%。中层由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溚草(Koeleria cristata)、日阴菅(Carex pediformis)、冷蒿(Artemisia frigida)、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羊茅(Festuca dahurica)等组成。下层由高为2厘米以下的低等植物组成,一些苔藓、地衣在地表上零星分布,显示了草群中的湿润程度。
草原人民采集白蘑食用或销售已有千年历史了。据记载,锡林郭勒牧民把采集到的蘑菇,过去都运到张家口销售,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长期食用,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预防肝炎、治疗软骨病等作用。然而草原牧民食用了几百上千年的白蘑的学名,直到1938年与侵华倭寇同行的东洋学者给命名的,这对于我国学术界上讲,也是一件憾事。贪婪的东洋人于上世纪30年代末,曾经从呼伦贝尔草原上挖走很多的白蘑菌的土壤,拿到他们国土复制“蘑菇圈”。想在扶桑本土上栽培白蘑。椐说第二年长出了几只白蘑以外,以后再也未长。看来蘑菇也有故乡之情吧。
白花脸蘑菇,这是当地通称,又叫二白蘑,鸡腿白蘑等,其正名为白香蘑(Clitocybe fasciculata Bigelow & Smith,异名Lepista caespitosa(Bres.)Singer.),长相比白蘑秀气,菌柄细,肉薄,其分布区及生态环境与白蘑相同,但白香蘑在盛夏季节连雨天气生长,发生期较白蘑早。紫花脸蘑,正名为紫香蘑,颜色淡紫色外,其余形状、分布区及其生态环境同白香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