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97|回复: 11

猴头菌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2:10:44 |显示全部楼层
 

猴头菌

第一节  概述

一.分类地位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 Ex Fr.) Pers.),别名:猴头菇、猴头蘑、刺猬菌、花菜菌、对脸蘑等。分类地位:

Basidiomycota:4纲,33目,130科,1353属,30000多种。

Basidiomycetes:16目,112科,1037属,20000多种。

Agaricomycetidae:8目。

Russulales= Hericiales:11科,64属,2000种。

Hericiaceae猴头菌科:5属,20多种。

Hericium猴头菌属:5种,全球广泛分布。

二.栽培概况

    猴头菌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药用真菌,素称“蘑菇之王”,它与熊掌、燕窝、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自古以来被誉为“山珍”。

猴头菌在中国主产子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云南、贵州、山西、河北及湖北等省。野生猴头菌多着生子深山老林的壳斗科(柞树)、胡桃科(胡桃树)、麻栎、青刚栎、蒙古栎等阔叶树的腐木、立木上,常从活树上已死亡的部分长出。

猴头菌多属腐生型,常引起树木白色中央腐朽,使木材变成白色海绵状,其中出现许多充满黄色菌丝体的小洞,最后导致木材中空。野生猴头菌非常稀少难觅。

我国1959年开始人工驯化栽培研究成功。1979年浙江省常山微生物厂开展金刚刺酿酒残渣培养猴头菌研究成功后,已发展到批量生产,其产量已居世界各国之首,2002年产量已经达到2~3万吨。猴头菌的优质产品已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等地。

三.营养及药用价值

    猴头菌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据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分析,每100g干猴头菌中含水分10.2g、蛋白质 26.3g、脂肪4.2g、碳水化合物 44.9g、粗纤维6.4g、磷 856mg、铁 18mg、钙2mg、硫胺素0.69mg、胡萝卜素0.01mg、核黄素1.89mg、热量328kcal,并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有七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猴头菌的药用价值,祖国医书记载,猴头菌性平、味甘;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神经衰弱等有特异疗效,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猴头菌中含多糖、多肽类物质,对消化道中肿瘤有一定的治疗和抑制作用。用猴头菌丝体制成的药品有“猴菇片”、“胃友”、“胃愈”、“猴头菇型” 口服液,对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效果,并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主题

听众

558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2:50:54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登陆吉林省食药用菌信息网

很好,很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2:11:58 |显示全部楼层

(六)病虫害防治

猴头菌生产过程中常发生的杂菌与害虫有以下几种:

    (1)链孢霉(亦称红孢霉或脉孢霉)  一般在菌袋接种后2~3d即可发现,在25~30°C条件下,孢产6h就可萌发,常发生在接种口周围或培养基上。防治措施:①菇房内要保持清洁,要求经常冲洗,并用漂白粉、克霉灵、杀菌王等强力消毒剂进行地面、墙面和床架、工具等的消毒。②培养基要灭菌彻底。③培养时发

现污染,立即把菌袋隔离,排热降温,并在菌装表而撒石灰粉。

    (2)木霉 常发生在菌袋培养料中或子实体生长阶段,是危害猴头菌较严重的一种霉菌。阶治措施:①培养料灭菌要彻底。②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接种。③培养阶段发生于培养料时,可于污染处注射甲醛或甲醛加石碳酸的混合液。④污染严重者及时淘汰。

    (3)青霉  青霉常发生于菌袋培养料中及子实体上。防治措施:①菇房内必须经常保持卫生,地面要求3d冲洗一次,河用漂白粉进行消毒。②菌袋中发现后,可用5%~10%的石灰水揩洗或用40%甲醛溶液揩洗。

(4) 螨虫(或称菌虱)  常发生在菌袋接种口,繁殖很快,为害菌丝后菌丝逐渐稀疏或退菌。防治措施:①发菌期发现时可用棉球蘸0.l%的敌敌畏进行熏杀或用药液喷洒室内。②出菇期发生时,可用20%可湿性三氯杀螨砜或其他杀螨剂喷雾消灭。

    (5)菇蝇(亦称菇蚊)  常在培养基表面为害的丝,防治措施:①可用800倍鱼藤精或500倍的乐果乳剂喷杀。②也叶利用其趋光性,用灭蝇灯诱杀成虫。③在菇房周围蝇蚊的繁殖场所适用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剂处理,预防其大规模的繁殖。

二.瓶栽技术

    (一)培养料的配制

瓶栽猴头菌培养料的含水量直接关系到头潮菇的产量。一般适人的含水量为60%~70%。但配制时必须在活掌握,对基质紧密坚实的木屑,含水量可偏低;而基质疏松的甘蔗渣、棉籽壳等,含水量则可偏高。

(二)培养料装瓶

根据猴头菌出菇的特性,装瓶时培养料要压实装满,以利菇蕾能很快地点出瓶口,接触新鲜空气,保证菇形完整而优美。原则上以料装到离瓶口约2cm处为准。装料少而浅的栽培瓶,菇蕾只能在瓶内形成,势必造长成菇柄长、头球小的劣质状。

(三)栽培瓶的排列方式

出菇期间菌瓶的排列方式,也直接影响猴头菌菇型的完整。排列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菌瓶立放式 多在栽培室内培养架容量较大时采用。瓶与瓶之间保留2~3cm的距离,以保证菇体不拥挤,外形完美。

    2.菌瓶卧放  多在栽培室内无培养架设施时采用。将栽培瓶卧放在地面上,成行放置,每行堆放8~9层。排列时上层和下层的瓶门应以相反的方向排列,这种交叉排列,出菇时互不拥挤,不会影响菇的生长。

    3.栽培瓶可同一方向排列,便于管理,但层与层之间要垫几层硬纸板。

    4.瓶底对渐成排成一行,瓶口均朝外,各层之间要垫隔板。

    以上各种排列方式,一旦固定后,不宜随便移动,因菌刺具有明显的向地性,移动后容易引起菌刺生长弯曲,形成畸形菇。

5.瓶栽的培养料比袋栽的水分蒸发量相对少些,因此在管理中可适当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三.采收及加工

(一)采收

猴头菌子实体充分发育长大,菌刺长0.5~1cm,孢子尚未弹射之前应及时采收。采收时用锋利的弯刀割下,随即将培养料面残老的菌丝消除,以防滋生霉菌及害虫。

采收后停水2~3d,降低湿度,并适当提高温度,使菌丝体恢复活力,积累营养物质,进行养菌。然后可对培养料进行打洞、补水,补足水后沥干多余的水。大约经过8~15d,第二批发生的子实体又可采收。整个生长周期可采收3~4次,鲜菇生物效率达到90%~100%,绝对生物学效率12%~15%。

(二)加工

猴头菌子实体采收后可鲜销。大批量采收时可进行加工,加工方法有以下几种:

    1.烘干法 刚采收的猴头菌子实体呈肉质,含水量大,容易腐烂变质,因此晴天采收的应及时晒干,连阴雨天采收的应及时分级烘干脱水。烘干加工的温度从35°C开始,每隔1~2h,提高 4~5°C,最后升至50~55 °C。烘干标准以子实体含水量达10%~13%为宜。烘干降温后,将子制品及时装进塑料袋内密封贮藏、销售。

    2.盐渍法 盐渍前先将鲜猴头菌子实体漂洗干净,并切除带有苦味的菌蒂。将子实体浸到煮沸的0.l%柠檬酸中10min后,捞到冷水中冷却,然后捞出,挤掉多余的水分,然后再一层层地放入桶或缸内,按鲜子实体重量的25%的量,每层加盐,最后使子实体全部浸在盐水中,过l~2周换一次饱和盐水。用此法盐渍的猴头菌子实体,在低温下可保存半年以上。食用时,先用清水浸泡,脱盐后再进行烹调。

3.制罐法 将采收的猴头菌子实体及时切去有苦味的菌蒂,然后泡于20%的浓盐水中,运至罐头厂,加工制罐头。

参考文献

[1]杨新美.中国食用菌栽培.农业出版社,1986

[2]黄年来.自修食用菌栽培.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娄隆后等.食用菌生物学及栽培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4]武金钟.猴头栽培与食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5]王绿松.棉籽壳袋栽猴头技术.食用菌,1988

[6]丁湖广.猴头菇高产优质栽培新技术.中国食用菌,19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9-5-24 13:17:37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恒信菌业 回收优质平菇的场景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2:11:06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一)形态特征

    猴头菌的外形似猴子的头,因而得名。猴头菌属中常见种除了猴头菌外,还有假猴头菌(Hericium laciniatum)、珊瑚状猴头菌(H. coralloides),均可食用。其主要区别:猴头子实体为块状不分枝;而假猴头菌子实体分枝,均匀悬于小树枝等下侧;珊瑚状猴头子实体分枝,刺成丛生。

    猴头菌的孢子透明无色,表面光滑,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大小约 6.5~7.5× 5×5.5mm。菌丝细胞壁薄,具横隔,有锁状联合。菌丝直径为10~20mm。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的中心菌丝致密、突起,呈绒毛状向四周呈放射状扩散,能产生可溶性色素,使培养基变为棕褐色。基内菌丝多,而气生菌丝极不发达。在适宜条件下,菌落中心能形成瘤状突起,上面常出现棕红色水珠,发育成子实体原基,原基逐渐长大形成菌老,并进一步发育成子实体。

    猴头菌的子实体呈块状,扁半球形或头形,肉质,直径5~15cm,不分枝。新鲜时呈白色。干燥时变成黄色至浅褐色。子实体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菌刺密集下垂,覆盖整个子实体实体,菌刺圆筒形。刺长1~5crn,粗l~2mm。每一根细刺的表面部布满子实层,子实层上密集分布着担子及囊状体,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

(二)生 活 史

猴头菌的生活史从担孢子萌发开始,不断分支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这种菌丝在培养基斜面上生长得细而稀疏,无生育能力,不能产生子实体。只有两种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通过异宗结合后,才能产生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双核菌丝粗壮,生命力强,在整个生活史中存在的时间最长,当它达到生理成熟阶段,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就能形成子实体。组成子实体的这部分菌丝,结构致密,称为二次菌丝,即为新生的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又产生担孢子,在条件适合时又可萌发产生菌丝,再形成子实体。

二.生长条件

野生猴头菌多发生于森林不太稠密,空气较流通,湿度较高及10~20°C左右的环境条件。现将其所需要的生活条件分述如下:  

(一)营养

猴头菌属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在生活中能广泛地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人工栽培时,适宜树种的木屑是最经济而优良的碳源。其它如甘蔗渣、棉籽壳、棉花秆、麦草秆、金刚刺酿酒残渣、玉米芯等也是理想的碳源。

麸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还有尿素、蛋白胨、铵盐、硝酸盐等。若在PDA培养基中,增加0.5%蛋白胨,则菌丝生长浓密,基内菌丝量多,子实体发生早。猴头菌在生育中还需要适宜的碳氮比,菌丝生长阶段以25:1为宜;子实体生育阶段以35~45:1最适宜。此外,猴头菌在生长中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磷、钾、镁及钙等矿质因子。

(二)环境因子

1.温度

猴头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C,最适温度为25°C左右。低于6°C,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C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C时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12~24 °C,以 18~20°C最适宜。当温度超过 25°C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C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2.水分和湿度

人工栽培猴头菌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当含水量低于50%或高于80%,猴头菌原基分化数量显著减少,子实体晚熟,产量降低。猴头菌对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分两个阶段: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达到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导致减产;反之菇房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分枝状,形成“花菇”。据试验,一个直径5~10cm的猴头子实体,每日水分蒸发量达 2~6g。

3.空气

猴头菌属好气性菌类,对二氧化碳浓度反应非常敏感,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1%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鲜空气极为重要。

4.光照

猴头菌菌丝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 LX的散射光,才可刺激原基分化。猴头菌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照强度在 200~400LX时,菇体生长充实而洁白。但光照强度超过 1000LX时,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下降。猴头菌子实体的菌刺生长具有明显的向地性,因此在管理中不宜过多地改变容器的摆设方向,否则会形成菌刺卷曲的畸形菇。

5.酸碱度

猴头菌属喜酸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在出4~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4最适宜。当pH在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菌落呈不规则状。子实体生长阶段以pH4~5最适宜。人工培养基中可以加入0.10%~0.20%的柠檬酸调节其pH,在栽培猴头时一般不能够向培养料中加入石灰,否则菌丝体无法生长或生长十分缓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2:11:22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已经回复的帖跑哪里去了!

第三节  菌种生产

一.菌种的分离

(一)孢子分离法

选取野生或瓶栽中长势好的猴头菌子实体,用无菌镊子摘下正在产生孢子的菌刺,移至试管中,将其贴附在培养基正上方的管壁上,这样就可使菌刺释放出的孢子落到培养基表面。如果菌刺不易贴上,也可用无菌接种针,在试管内挑取少量的琼脂来做粘贴剂,然后把试管面朝上,放在20°C左右的温度下培养1~3d。当菌刺释放出孢子,并落到斜面后,及时将贴附的菌刺移出,再把试管放在25°C的温度中培养5—7d,猴头菌丝即可长成菌落。如发现有杂菌污染,应及时转管纯化,以取得纯菌种。

(二)组织分离法

首先把鲜猴头用无菌水洗净,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用双手把子实体从中央掰成两半,然后用无菌的解剖刀、镊子或接种针,从子实体中部的块状紧密组织的剖面上割取3mm左右见方的菌肉,移到PDA培养基表面,置于25°C恒温箱中培养。

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获得的纯菌种均应通过出菇试验,选出优质高产的菌种后才能大批繁殖成栽培种。

猴头菌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法同香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2:11:46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栽培方法

    猴头菌代料人工栽培的方式,主要有袋栽和瓶栽。生产实践证明,袋栽具有速生、优质、高效特点。

一.袋栽技术

    (一)培养料配制

凡是富含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有机物质,均可作猴头菌的培养料,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常用的配方有以下几种:

    (1)杂木屑78%;麸皮20%;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

    (2)棉籽壳81%;麸皮15%;石膏粉2%;过磷酸钙2%;水适量。

    (3)金刚刺酒渣 80%;麸皮10%;米糠 %;过磷酸钙%;水适量。

    (4)稻草75%;麸皮20%;花生壳2%;石膏粉1%;过磷酸钙1%:糖1%;维生素B10.05%;水适量。

(5)玉米芯50%;棉籽壳30%;麸皮18%;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

(6)新鲜阔叶树(搡树、法国梧桐等)枝条节(1~2cm)50%~70%;阔叶树木屑10%~30%;麸皮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水适量。

以上配方中可以加入总量0.1%~0.2%的柠檬酸,调节培养料的pH。培养料的pH要求在6~7为宜。

    培养料必须选择新鲜、无杂质、杂菌和害虫的作为原料。配制时先将主料拌和均匀,再将其它辅料如石膏粉、过磷酸钙或糖等溶解于水后,缓慢喷洒入培养料中,料:水=1:1.2~1.5,使含水量达63%~65%。拌料后,将料堆成堆积,闷1~3h,使料充分湿润,而且吸水均匀,防止干湿不匀现象。因为猴头菌喜酸性,培养料中不宜加石灰,使料的pH值在灭菌后控制在4~4.5之间,一般pH值自然即可。

(二)培养料装袋

装培养料的塑料袋规格不一,有12cm′33cm、17cm′33cm、12cm′50crn及15cm′55cm数种。13cm′27cm大小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可装干料0.2~0.25kg。装料前先将袋口一头用线绳扎好。装料时上下要紧实,装满料后,从中央打上通气接种孔,再用线绳将另一口扎紧。扎袋口时要把袋沿往内扎,以免杂菌污染。

(三)培养料灭菌

装料后,为了防止袋内料发酸变质,要及时装入常压灭菌灶灭菌,锅内袋要竖放,勿装太紧,以利锅内热空气顺利流通,料温均匀。当蒸锅内温度达到100°C后,保持10~14h,停火后再密闭 4~6h,然后开盖卸出料袋,排放于清洁干净处冷却,准备接种。

(四)接种与菌丝培养管理

接种前接种箱或接种室必须提前消毒,菌种要经过严格检查。待料温降到30°C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每瓶菌种接20~30袋,接种后,将菌袋摆放在多层次的培养架上,进入菌丝培养阶段的管理。培养室内温度维持20~25°C,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5%左右,每天中午要进行通风换气2h左右,培养室要遮光。经过2~3d培养,菌种块菌丝恢复活力,开始发生洁白的菌丝,5~6d后菌丝量增加,逐渐蔓延培养料。一周后,作一次全面检查,若发现有黑、绿、桔红色等杂菌污染的菌袋,应及时淘汰。

接种19d以后,培养料内的菌丝继续蔓延向纵深发展,此时菌丝的呼吸作用逐渐旺盛,随着呼吸热的增加,袋内料温要比室温高2~3°C,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降低温度。接种15d后菌丝逐渐进入新陈代谢旺盛期,室温以控制在20°C左右为宜。

(五)出菇管理

猴头菌袋中的菌丝体经过25~30d的培养管理,菌丝即可长满。在萌发中菌丝生长到1/2时,为了促进子实体原基分化,菇房卫需要改变环境条件,首先要加大昼夜温差并给以50lx散射光刺激,加强通风换气,同时将空气相对湿度提高至7 0%,在最佳的综合条件下,菌丝体很快地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进入了实体生长发育阶段。

在子实体发生前,必须在出菇室内将菌袋安放好,室内立体架式栽培的,可在室内设多层次架床,架以的排列与高度可根据菇房规格确定,一股架高2m,可设5层,每层放3层菌袋。将菌袋卧倒横排于架床上。若在固定菜窖或日光温室中未设架床者,多采用地面堆积式的排放方式,每排横向堆积8~9袋,充分利用空间,成立体式栽培。菌袋排放后,不宜随便格动,以免菌刺生长弯曲,影响菇体形态。

    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白色团状凸起的菌蕾时,即标志着子实体进入了发生阶段。

    猴头成子实体发生初期,先解去菌袋封口处的扎绳,接着用牛皮筋把袋与料扎紧,以防止袋与料相互脱离或杂菌侵入。紧接着在袋口用直径为4~5cm的套圈套上。套圈时圈要紧贴料面,袋沿尽过往下翻,使圈与料贴紧无空隙,袋口四周无菌皮产生,出始有力。菌袋开口后的另一作法是在扎绳处用剪刀剪掉露出的薄膜,以利透气出菇,处理后必须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在室温较低通气条件较好的栽培场所,解绳后可任其自然出菇。出菇期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温度调节 猴头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最佳温度为16~20°C。超过22°C 时,子实体生长加快,球块小,色泽发黄。若温度低于16°C时,子实体生长缓慢。低于14°C时,菇体变红,质更差。因此,利用自然气温生产时,必须安排于温度最佳季节出菇。四川、重庆地区春季可以在3~5月出菇,秋季安排在9~11月出菇,夏季出菇房的温度如果能够保证在30°C以下,也可以正常出菇。上海地区以4月份和9月或10月上、中旬为最佳季节。辽宁地区春季栽培以4月份为宜,秋季栽培以10月份最适。某些地区利用人防工程或固定菜窖栽培时,可采用地上、地下两步法结合培养的方式,进行周年节产,常年供应。

    2.湿度和水分调控 猴头的出菇期间,因其子实体不宜直接喷水,主要依靠空气湿度满足生长发育带要,因此空气相对湿度必须增加至90%~95%,每大向室内空间喷雾,地面撒水,门口通风处可以悬挂湿草帘加强增湿保温。当子实体长出菌刺、生长旺盛时期,每天早、中、晚均需喷雾。若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菇体干缩,色泽变黄,甚至产生光秃无刺的畸形猴头。反之,空气湿度高于95%时,猴头肉刺长,球心小,孢子多,味苦,质量劣,同时杂菌病害亦发生严重。

    3.加强通风换气  猴头菌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菇房必须始终保持新鲜空气,每天需要要进行通风换气,气温低时中午开窗通风,白大气温高时晚上通风降温。当菇房内二氧化碳沉积过多浓度达0.5%~l%时,将会刺激向他不断分化、分枝,子实体出现过多的形似珊瑚丛集状猴头,形成畸型。因此,在人防工程进行大规模栽培时,必须装并鼓风机、排风扇等设备、进行气体交换,增加通风量。通风时必须注意切忌让风直接吹向菇体,避免菇体水分蒸发,失水后影响增大。

    4.光的调节  猴头菌出菇期间需要散射光,光线不足的栽培场所,应有补充光源。在栽培管理中如果子实体呈现基部狭长不呈长圆筒形或变成畸型,多数是由于光线不足所致,应及时加以调节,以提高商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439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09-5-24 14:20:25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我的冷房杏鲍菇请提建议

谢谢"王专家"!
你啥时候种猴头菇啊?我来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725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5-24 14:24:12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资料,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695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09-5-24 16:48:26 |显示全部楼层

田鸿你好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