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41|回复: 3

[求助]求教平菇袋装栽培技术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383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8-6-22 10:38:49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求教平菇袋装栽培技术,希望有栽培经验的老手传授以下自己的经验,指教下栽培平菇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事项,谢谢!

主题

听众

4371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6-22 19:31:26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太大太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41

积分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8-6-28 20:06:03 |显示全部楼层
 

平菇的发酵袋料栽培

摘要   根据菌盖形态变化,将子实体发育为6个时期:①珊瑚期——菌盖尚未出现分化;②幼蕾 期——菌褶开始出现;③成熟萌期——菌盖展开,中部隆起呈半球形;④成熟中期——菌盖充分展开,边缘上卷;⑤成熟后期——菌盖开始萎缩,边缘出现裂纹;⑤老熟期——菌盖萎缩,边缘炸裂。通过实际观察及生育阶段对比,平菇适宜采收期应为成熟中期:收集孢子适宜期为成熟中、后期。菌盖边缘向上翻卷是孢子释放的最佳部位

平菇生长发育的过程分菌丝体和子实体两个阶段。菌丝体为白色绒毛状,在PDA培养基上,有的高低起伏向萌延伸,形似环轮;有的匍匐生长;有的形成黑头具小柄的无性孢子梗。单根的菌丝很细,只有一根头发的五百分之一,肉眼观察需要放大600倍才能看到。成千上万的菌丝集在一起成为菌丝体。菌丝体是平菇的营养器官,主要吸收利用培养料中的纤维素、氮素、磷、钾、镁等养分。菌丝体发育到一定阶段,肉眼观察培养料表面上的气生菌丝的生长逐渐减弱,颜色由雪白转暗时表示菌丝的发育已经成熟。或用手击培养料,听见有击鼓声,就表明快要出菇了,这时如果条件适宜,特别是遇到较低温度刺激后,菌丝就扭结成菌丝团,并形成一团粒状菌青堆,这就是初生的菇蕾,菇蕾出现后到发育成子实体,顺次经过3个时期:

    桑椹期:在培养基上,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形成一小推凸起,即菌蕾堆,形似"桑椹",是子实体形成初期的特征。 

    珊瑚期:珊瑚期3~5天后,就逐渐发育成珊瑚状的菌蕾群,小菌蕾逐渐伸长,中间膨大成为原始菌蕾。在条件适宜时桑椹期仅在12小时就转入珊瑚期。 

    形成期:在珊瑚期所形成的原始菌柄逐渐加粗,顶端发生一枚灰黑色的小扁球,这就是原始菌盖,经几天后,就可发育成子实体。子实体成熟后,弹射出孢子。



关键词   平菇,袋料栽培,发酵等


平菇(Pluribus)又名侧耳,国外有娃菌、人造口蘑之 称。在我国根据形态、特征、习性等差别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天花蕈、鲍鱼菇、北风菌、冻菌、元蘑、蛤蜊菌、杨树菇等。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侧耳)科、侧耳属。目萌栽培的主要种类有:糙皮侧耳、美味侧耳、晚生侧耳、白黄侧耳、凤尾菇等。    


20世界下半叶,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从小到大,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年产各类食用菌鲜品已经达到420多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食用菌生产大国。随着国内外食用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各种栽培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展现出中国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人类把地球上不能直接食用的植物性纤维材料等农副产物变为蛋白质丰富、低脂肪、低热量、味道鲜美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菌产品。这是一项极有发展前景的事业。


为什么平菇袋栽在国内得到广泛采用?因为袋栽具有以下优点:培养料在分散的封闭条件下发菌,能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提高栽培成功率;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堆袋栽培。可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和争取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点产量;可根据平菇的生物学特征采用二场制方法。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收菌和出菇管理能充分提高种菇设施的利用率;可根据原料的情况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栽培方法;菌袋采收二三批菇后,可再进行脱袋覆土栽培,提高生物学效率有利于在田间或林下间作套种。



1.       培养基的选择

袋栽平菇培养料的主要成分通常是棉籽壳、稻草、麦麸和玉米芯。


1.1培养基

1.1.1棉籽壳99%、石灰1%,加水至含水量60%

1.1.2棉籽壳30~78%、玉米芯20~68%,石膏1%,生石灰0.5%,含水量60%

1.1.3玉米芯82.5%,麦麸或米糖14%,过磷酸钙2%,石膏1%,含水量60%


1.2注意事项

1.2.1原料一定要新鲜,不霉变,干燥洁净,配料前尽可能将选好的原料爆晒1~2天

1.2.2培养料要搅拌均匀

1.2.3灵活掌握加水量

1.2.4配制培养料的场地要干净,通风

1.2.5C/N比一般为20:1


3.       袋料选择

栽培平菇通常采用聚乙烯塑料袋。栽培平菇用的薄膜以选较薄的为好,厚度以0.03~0.04mm为宜,薄的塑料袋可紧贴料面,不会导致“遍身出菇”,易于管理。常用塑料袋规格(宽*长)为25~30cm*45~50cm。可装干棉籽壳1.5~2kg。秋季不早栽培时用较窄的塑料袋,冬季气温低时栽培用较宽的塑料袋,也可根据栽培目的选用塑料袋。栽培盐渍菇宜用规格较小(15~25cm*35~40cm)的塑料袋,栽培鲜菇则可选用规格较大(25~30cm*45~50cm)的塑料袋。



2.       培养料的处理

堆制发酵是在若干种群微生物所分泌的胞外酶的催化下,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和降解的过程,并释放出热量,能改善培养料的理化性能,并通过释放的热杀灭潜藏在培养料内的杂菌和虫卵。


2.1场地选择

建堆场所在室内、室外均可。如在室外最好紧靠菇房的水泥地面。冬天要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夏天宜选择在阴凉的地方。场地要求有一定坡度,以利泻水,且要求周围环境清洁,取水方便,水源洁净。


2.2堆制发酵

将配制好的培养料堆成宽1~1.3米,高1~1.5米,长度适宜的料堆。料堆四周的倾斜面不能太大,建堆时,要将培养料松后上堆。堆成后,用直径约5厘米的木棒在料堆上打通气孔,孔距约20~30厘米,从堆顶直达底部,以利通气发酵。建堆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气温较低时要加盖草帘或者稻草保温。建堆后要经常检查温度。一般春秋季36小时,冬季48小时。夏季24小时后堆温大幅上升。当料堆25厘米深处超过50℃时,要进行第一次翻堆,复堆后再打通气孔盖好塑料薄膜。第一次翻堆后料堆25厘米深处堆温可达60~70℃。每天要翻堆一次,使上、中、下、里、外层的培养料互换,混合均匀。每次翻堆后都要打通气孔,并加盖薄膜。全部发酵过程历时6~8小时,翻堆3~4次即可。结束发酵散堆降温装袋接种。


2.3堆制发酵注意事项

2.3.1在含水量适中的条件下,才能使料堆保持良好通气状况进行正常发酵。

2.3.2建堆体积要适宜。料堆体积过大,虽保温保湿效果好,升温快,但料堆边缘不能充分发酵,料堆体积过小,则不易升温,杀虫、杀菌、腐熟效果较差。

2.3.3发酵终止时间应根据料堆60~70℃高温持续时间和料堆发酵均可度而定。

2.3.4发酵终止时应散堆降温用石灰粉调pH7~8,并均匀喷洒0.1%甲基托布津或0.15%的多菌灵、0.1%的敌敌畏,以防止接种后的杂菌害虫侵染。


2.4发酵料的质量鉴别

发酵良好的培养料是呈黄褐色或深褐色且有特殊香味手感X软松散,如出现白化现象,腐软变黑,有刺鼻臭味、霉味,则不能用于栽培平菇。


4.       装袋播种

平菇袋栽播种采用层播法。装料、播种同时完成。每瓶750mL装的菌种,可播种3~4袋,料干重在5kg左右,菌种分别播放在菌袋的两端和中间。

袋料要松紧适宜,袋壁不能留空隙。对透气性较差或在高温下栽培,应用直径2.5~3cm锥形木棒在培养料中心打通气孔。菌袋两端均用通气塞封口。通气塞可用干净的旧报纸包裹干棉籽壳制作或用X2%石灰水浸泡24小时沥干的麦麸制作,直径在5cm左右。用绳索将通气塞固定在袋口上。冬季气温低,也可不用通气塞,将袋口折叠后用大头针固定即可。


5.       堆袋发菌

上堆前应将发菌场所打扫干净。按常规方法用药剂消毒。在地上撒一层石灰粉,然后按光线进入方向将菌袋分层横向堆放,堆长以菇房进深而定,堆高要按播种时气温高低来确定,平均气温在10℃以下,可堆放4~5层。气温在10~20℃可堆放3~4层,气温在20℃以上时,要散开平放,不宜上堆。两堆间要留60cm走道。

上堆后2~5天内,由于培养料发酵升温还会使堆温上升,为使发菌均匀5天后应进行翻堆。将上下层菌袋互移堆放可使料温保持均衡以后每隔7天均按上述方法翻堆一次。发菌期的料温,要求保持在15~25℃,一般比室温高5~10℃。若料温过高,应及时散堆开门窗通风。冬季气温低于10℃在收菌期应在堆上加盖塑料薄膜保温。在发菌期,菇房内不可喷水。空气相对温度保持60%左右。


6.       出菇管理

播种后,菌丝在袋内长X约需要25~30天。在此期间不要解开袋口。当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尽量造成8~12℃温差,促进原基分化。当菌袋两端有密集菌蕾形成,要解开两端袋口,去掉通气塞,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后,可就地进行出菇管理或将菌袋移至条件适宜的出菇场。为创造适宜的出菇环境,场地最好选铺厚10cm河沙或炉渣,袋底再垫砖石。高10cm,保持20℃左右温度90~95%空气相对温度,1000~1200lx光照,加强通风。通风时,风口由小到大,在内外温差大的冬季和干热风强的春季尤应如此,以免死菇。珊瑚期后,随和子实体的生长,逐渐地将袋口拉下挽起,并将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5~98%,加强光照和通风,是珊瑚期转入成形期,提高成菇率。此时的管理工艺关键在于砖块保湿和通风的矛盾。可采用地面灌水通风后立即喷雾的方法,使子实体从空气中尽量地吸收水分,减少培养料中的水分消耗。若空气湿度低于90%,大量消耗培养料中的水分,不仅会影响第一批菇的产量,第二批菇的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但空气相对湿度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也会造成菇蕾死亡。子实体七八分成熟就要采收。若在菌盖边缘上翘,孢子大量散发时采收,不仅使第一潮菇产量质量下降,且第二潮菇转潮慢、产量低、质量差。

采后次日,向裸露的菌袋喷施1%复合肥液。每隔数小时喷一次,待上述肥液渗入料内后,再按下述配方喷施营养液:Bq 2g(或VB12 500ug),VB1 1000mg,MgSO4 50g,ZnSO4 20g,H3BO3 30g,加水50kg,喷料 500kg,隔1天后,再喷pH13~14的石灰水,以调整料面的酸碱度,预防杂菌感染,然后将袋口拉直,当菌X直径长至5cm以上,再按下述配方喷施营养液:Bq 1g或VB12  50ug,VB1 60ug,MgSO4 30g,KH2PO4 80g,ZnSO4 20g,加水50kg,每天喷两次,连续2~3天,肥液不可喷在菌褶上,以免造成死菇。


7.       脱袋埋土出菇

袋栽平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二菇。采完第二潮菇后,培养料内养分和水分已经大量消耗,三潮菇产量低、质量差。为了提高菇房利用率,预防生产后期造成的污染,并提高生物学效率,可采用脱袋埋土的方法,继续进行出菇管理。

采完第二潮菇后,将塑料袋剥除。选取无病虫害的菌筒,切去老化菌丝,再将菌筒从中切断,置日光下晒2天,然后用粗铁丝在菌筒四周扎下7~8个孔,置下述配方的营养液:蔗糖0.5kg,尿素0.15kg,加水50kg,或过磷酸钙2kg,KH2PO4  0.2kg,糖1kg,加水50kg,或甲2%~3%,豆饼粉或3%过磷酸钙,浸泡澄清液,浸泡时间24小时,使充分吸收吸收养分,然后将菌筒整齐地排列于整好的林地、桑园、果园、菜地等的产、X床上,使切断面向上,菌筒之间的距离,冬春即可出菇的3~5cm,套作越夏的10~15cm,1~2天后,在上面浇灌4%~5%石灰水,用碎土覆盖,覆土的厚度冬春可出菇的厚3~5cm,越夏管理的20~25cm,覆土后,加盖薄膜和草帘待菌丝发X后,再设小拱棚,按X栽发进行出菇管理。一般可再出3~4批菇,使总产量提高1倍以上。



8病虫害的防治


平菇菌丝生活力很强,生长速度快,而且具有抗杂菌能力。所以在制种与栽培过程中,菌丝发育阶段管理得好,后期就不容易感染杂菌。甚至染了杂菌也照样还能长菇。但是,在开放式生料栽培中培养料本身就陷藏着各种杂菌孢子,若在环境因子不适合平菇菌丝旺盛生长的情况下,其优势则不再存在而杂菌容易泛滥成灾。引起杂菌感染的重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和湿度。平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对所有霉菌也都适合,只是霉菌最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略高些,因此,在菌丝培养阶段,稍微疏忽温度上升至28—30℃以上,若湿度也大,杂菌就猖獗起来。而且虫卵也纷纷孵化,螨类也随之而来,病虫害一旦蔓延之后就难以驱除,另外,平菇对敌敌畏极为敏感,低浓度的敌敌畏都会致使小菇蕾枯死。由于不能轻易用药,只能以防为主,避免病虫害发生。一旦发生,则采用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三者结合的综合措施来控制蔓延。


(1)控制主要的环境因子:针对温度、湿度是引起病虫害的主要原因,所以栽培过程中要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①温度:根据各气候条件,掌握各地区各品种的安全播种季节。如果人工控温下栽培时,室温不宜超过22℃。料温不超过25℃。


②湿度: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菌丝生长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


(2)杂菌的预防:①培养料要新鲜,无霉烂变质,配料前先暴晒1—2天。②每次栽培前培养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熏蒸。③生料栽培时,培养料尽量少加或不加有机氮源和糖类物质。④菌种量要大,加速菌丝生长速度,优先占领养料,即制其它杂菌繁殖。⑤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3)常见杂菌及其防治


栽培平菇时常见的杂菌有木霉、青霉、曲霉、脉孢霉、根霉、枝孢霉、粘菌、鬼伞类以及酵母等。在开放式栽培中,发现杂菌可用石灰粉遮盖污染部位;封闭式栽培中可用注射器或滴管将杀菌药液按比例稀释后注射或谪到污染部位。常见的杀菌剂有高锰酸钾一千倍液、甲基托布津一千倍液;多菌灵(含量50%)一千倍液,含量25%的五百倍液等。


(4)虫害防治:平菇栽培时常见的害虫有:线虫、螨类、蚋、鼠、蚁、蛞蝓、蜗牛、马陆、果蝇、菇蚊等。药剂防治可用2.5%溴氰菊脂乳剂二千五百倍液喷雾;用灯光和糖醋液诱杀蝇类;骨头烤香诱杀螨、蚁类;用盐杀蜗牛、蛞蝓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8-6-26 12:42:10 |显示全部楼层

里卖弄的 问题太复杂,不是几句话就 能说清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