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b 于 2015-1-4 09:58 编辑
我在调研中发现,许多食用菌企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特定的阶段抓住了某个机遇,通过老板的远见卓识、勇于冒险精神和人脉,创办企业,赚取了第一桶金,从而在食用菌这个行业里站稳了脚跟。但是,随着食用菌暴利时代的结束,食用菌企业自然要面临着发展新的瓶颈,如何持续化经营而不是被菌界淘汰?如何打造团队建设?如何建立精细化管理而不是粗放式管理?
很多食用菌企业老板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到这个班那个班学习,聆听这个大家那个大家讲课,甚至引入一些西方一些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葵花圣典”,或者到国内较有影响的一些食用菌大企业取经,来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模式、工具、方法或经验。这对吗?我不敢否定,但国外企业先进管理的引入绝不是一个工具介绍的过程,而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甚至体制不同,怎么可能是同样的运作和管理?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吗?
因此,如果这些老板花大量的时间过分追求完善的体系、流程,只能是一种偏解,只能是效益更加低下,同时错失食用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这就比方富翁们谈的是如何享受生活的方法,而我们需要谈的是穷人如何活下去的方法,如何从生存到发展的方法。我们的食用菌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一定要在思维上不盲目,探索出企业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运营规范化管理模式。下面我谈几个实例。
实例1:某地一家食用菌企业,老板的思维就是抱着有钱赚就赚,能赚到钱,就认为管理的好。老板的理由很充足,就是“不学什么管理照样干得好,没钱赚就换个赚钱的行业,管它什么管理不管理的,那都是条条框框蒙人的”。这家老板原来做煤炭生意的,还做过蔬菜批发开过物流,现在又投身到菌业来了,但是,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生意好做遍地是金的历史已成尘烟。结果这家食用菌企业经营不善,陷入困境。贸然进入食用菌这个陌生的行业进行投机,成了泡沫的牺牲品。
这位老板的这种短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对于经营食用菌企业来说,赚到钱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绝不是唯一的指标,还应包括市场地位、无形资产、组织效用等多个前瞻性指标,也唯有此,才能使食用菌企业赚钱得以持续。 中国菌界,在目前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更应该加强对管理的学习,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这个行业的规律,只有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并且实现经营的持续化、正规化,才能为食用菌企业老板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否则,就会失去竞争力和价值。
实例2:某地一食用菌企业,老板认为经营就是管理,大谈什么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我的企业经营做好了,管理差点无所谓;管理做得好,经营做的不好,也是瞎子点灯白搭蜡,老板就是做正确的事。貌似说的有道理,但仔细分析食用菌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营是指食用菌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所进行的决策,以及为实现决策而从各方面所做的努力。管理就是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领导和协调等手段作用与管理对象的过程,属于战术性范畴。管理强调的是规章、制度、纪律、条例。二者是不同的。管理的内涵是包含经营功用的,简单点说,经营行为也需要管理。
实例3:某地一家食用菌企业的老板很现代,研究生毕业的老板非常迷信西方企业管理方法,甚至达到了膜拜的境地,老板热衷掌握了一些先进管理工具及方法,就认为掌握了管理;什么ERP、什么CRM、什么六西格玛、什么绩效管理、什么ISO的方法、什么标杆管理等工具及管理方法都被他热衷引入。但这家食用菌企业折腾几年毫无起色,濒临倒闭。原因何在?问题出在这些工具诞生的背景是在具有相当职业化基础的西方发达国家。这些西方发达国家多年的商业底蕴造就了他们具有的契约精神、执行文化、职业化的心态,这些都是中国食用菌届远不具备的。水土不服啊。一定要注意我们的食用菌企业引入这些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同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特点,要注意科学移植,切勿盲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