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鄢版主的一篇【新年加油:打不死的散户】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文章从各方面有理有据的分析了菇农与工厂化企业的种种问题,观点新颖,颇有亮点。最近我仔细观看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还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很多菌界人士认为,我国现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今后无疑将步入快车道。但当前对于现代食用菌产业的误解导致高产低质甚至劣质的现象在食用菌的某些领域出现,如果加快发展的是被误解的现代食用菌产业,无疑将偏离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的正常轨道。个别地方政府对现代食用菌产业的支持出现偏差。锦上添花的现象多,雪中送炭少,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做出不支持非规模食用菌产业、菇农的做法。片面追求食用菌工厂化、规模化。要知道规模虽然出效益。但关键要看性价比,适度规模才是最好的。
笔者认为:我国现代食用菌产业是相对于传统模式的一个概念,其内涵就是追求食用菌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中国是一个食用菌生产大国,规模、高产必然是放在首位的目标,但如果将其作为唯一目标,我们的食用菌企业唯利是图、放弃基本的职业操守,最终即使规模与高产得以实现,也会由于食用菌产品质量不过关、食用菌产品安全等问题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
此外,诸如漂白蘑菇、掺杂木耳等等低劣质食用菌产品一经曝光带来的信任危机会拖累整个食用菌行业,导致食用菌消费市场萎靡。对于食用菌产品质量问题,行业人员很多时候的解读是监管力度不够、食用菌企业缺乏自律等。但更深入进行思考,在通往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的菌界同仁可能某种程度上走进了误区。
我国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到底该怎么做?一个普遍理解是食用菌从生产延长到加工、销售等环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或者说推进食用菌的产业化。通过食用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社会闲散资本大举进入菌业,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正面影响有目共睹,但同时社会投机资本的短视和逐利特性导致食用菌产业矛盾重重,也导致了超越道德底线的劣质食用菌产品的出现,菇农也成为受害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活力逐步丧失。
食用菌产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用工业手段改造食用菌产业的同时必然会带入有缺陷的工业基因。可以说,当前食用菌产业化流行的“公司+菇户”“基地+菇户”模式存在某种缺陷。由于公司与菇户之间是买卖关系,并没有真正深入菇农群,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将成本和风险压给在交易中缺乏话语权的众多菇户身上。
当然,有的社会资本投身到菌业在某种领域也做得有声有色,比如食用菌全产业链模式,这有利于风险控制,但缺点是菇农丧失了主体地位,规模难以做大。食用菌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菇农的悉心照料,如果菇农只是雇佣工人,其态度必然不同于对待自己的产品,监督其劳动需要付出极高成本。最近几年一些食用菌较大企业纷纷从“公司+菇户”“基地+菇户”模式中退出,原因正在于此。
为应对食用菌产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我们的政策层面确实应该提高的是社会资本进入菌业的门槛。社会资本在食用菌领域发挥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一般局限在食用菌工厂化、食用菌加工和流通过程,并不存在所谓“提高抗风险的能力”。社会资本单纯追求利润使食用菌产业发展不可持续。规模经营是未来食用菌产业的趋势,但并不是唯一选择,更不能靠人为“促进”而得之。从政策角度看,应当看到食用菌企业与工业企业存在差异,其行为应受到约束;应培育壮大性质与工业资本截然不同的食用菌资本,由其来主导食用菌产业现代化,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增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活力。业内有些同仁认为发展现代食用菌产业就是强调用企业管理方法来管理这个产业,甚至把“食用菌生产车间化、菇农产业工人化”作为现代食用菌产业的标志,这不符合食用菌产业规律和特点,因为并不是所有食用菌品种都可以实现工厂化生产的。
同时,应重塑食用菌产业化模式,探索出适合推广的食用菌产业现代化路径,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建立菇户与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国外日韩的食用菌农技协可资借鉴,菇农把食用菌产品集中供给合作社,产品销往市场赚得的利润再按照提供产品的多少部分返还给菇户。当然食用菌产业模式不是万能的,不同区域采取食用菌产业化模式时,需要对该模式产生的背景、运做机制、绩效评价等进行评价,盲目引进外界模式往往会导致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