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2|回复: 9

菌业的稳态结构前景探讨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7250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0-6 20:56:3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yb 于 2012-10-6 21:05 编辑

对菇农而言,最烦恼的莫过:下种的时候还不知道这批菇是赔还是赚。而且,“赔”与“赚”都是不计自己与家人所搭工值与设备折旧的!……什么?还有“资金成本”?是不是也该把夜间加班补助与节假日双倍工资也计算在内?还有养老保险、医保、房补?在这里说话,是不能太“火星人”的。这就是菇农的现状。


了解了菇农的现状,实在不好意思在市场上跟卖菇的砍价。尽管如此,我还是当过一回“火星人”。一次,我堂弟跟我大谈他种菇的心得。据彼所言,种的很成功。我问了一句:年收入几何?他稍有愣神,说:“一万”。我说:何不扩大规模?他说:少点还能赚,多了肯定赔。接着说了不少多了要赔的道理。这些道理,多少折射出当前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点。
当前菌业发展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呢?概括成一句话,叫:“结构性产能过剩”。



结构性产能过剩,首先是出现了过剩现象。而且不是偶然出现,局部出现。过剩已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了。否则谈不到“产业”这么一个宏观话题上去。


其次,它不是全面过剩,是有时候过剩,有时候还短缺;是有些品种过剩,有些品种还短缺;是有些地区过剩,有些地区还短缺。这就是“结构性”过剩的意思。



这种形势对菇农而言,实在是太费脑筋了,想要应对得当,的确是力不从心的。本来只想赚点辛苦钱,却要使出赌徒的心态。其心境又岂止是焦虑,愤愤不平,怒斥社会不公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是全面过剩,问题到也简单。优胜劣汰,干不好的,了了这头心思,打点行囊,外出打工。外边到处缺乏人工,也不愁找口饭吃。问题是,你刚不干了,市场有缺货了,留下的人又有“暴利”。等你收拾旧山河,从头再来的时候,又赶上一轮“市场低迷”,你看你闹心不闹心!


这个问题,只能通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来解决。引号里的话时D的话,貌似空话,其实是实话。小p说过:资本主义不是没有计划,社会主义也不是没有市场。我们要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里,实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靠政府是不现实的。政府的作为,比如对菇业的补贴政策,其实是加剧了无计划性。尽管H总提出“不折腾”的口号,有些政策还是起到“折腾”的作用。菇业就是如此。


那么靠菇农行不行?也不行。为什么?低门槛、众数量。计划性的实现,最终离不开从业者的自律。从业者越多,所能建立起的行业约束力越弱,同时,个别违约者从违约行为中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受到的惩罚也越少。最终还是要沦为大家各自为战,靠个人运气吃饭的地步。
那么这场混战何时休?得出现一个稳定的行业结构!一个稳定的行业结构,其实就是一个大、中、小从业者有机配置的结构。大企业做行业尖兵,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对市场波动有切身的厉害关系,同时也有相应的市场控制能力。但大企业也不能完全消灭中小企业,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或业主)的存在,自有其占有资源、市场、地理、气候、技术包括精细管理等不能被大企业剥夺的优势条件。其实,资本主义所谓的“计划性”,就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实现的。中国的菇业迟早也要走这条路。


中国的菇业迟迟走不到这种境地,为什么?一、中国的市场有点太大了;二、缺乏有市场控制能力的大企业;三、中小从业者的势力非常强大。


先说中国市场太大的问题。市场大,通常被认为是件好事。它的确有利于培育大企业。但企业的规模是与行业特征有关系的,不可能无限做大。食用菌行业里,最大的企业能做多大?你把江浙的稻草拉到北京,生产出双孢菇在返销的该地?当企业的规模已达到极限,但仍不足以形成对市场的控制力时,混战就无法避免而且还要长期混战下去。香菇干品的市场遍及中国乃至国外,但产地却不可能脱离资源丰富地区。于是,香菇的生产要想被垄断不不可能的。即便是形成区域垄断,地域间的混战也不能避免。不出现为数不多的企业控制市场的局面,就不可能开启有序竞争的局面。所谓有序竞争,是指质量竞争、效率竞争、创新竞争等。这种现象在中国不是食用菌一个行业面临的问题,面临这个问题的行业多了去了。


我在这里好像给大家灌输一个概念:大企业不是利用自身优势控制市场,谋取暴利,而更愿意维持市场平稳发展。真会是这样吗?的确。一个大企业如果具有市场控制能力,它的最大利益不是谋取一时的暴利,而在于市场的平稳发展。当然,这还要看企业主的认知水平。做为一个菇农,如果他听说市场价涨了不喜反忧,那这人八成是有忧虑症了。但大企业不同,精明的老板会想:今年市场好了,我得给管理者发红包吧?得给员工涨工资吧?可明年价跌亏损了呢?难道我会把发下去的再收回来?好不容易踢出局的某企业听说又要开张了,又得费多大的劲,才能在把它再踢出局呢?踢不踢的还考虑不了那么远,眼前的事情就够烦心的。我手下的几名得力干将,估计就成人家挖墙角的对象了。这可是不能不防滴!


市场过大,而企业合理规模有限。这将导致长期的混战。这种局面可通过两种办法来解决:一、适当限制商品的自由流通。这在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听来是大逆不道的话。但这是实话。估计大家都用过写了几次就不出水的签字笔、圆珠笔。但是谁因此找过厂家、经销商的麻烦?谁记住了厂家的名号并且记着下次不再买这个品牌?这就是市场过大,厂家过多带来的坏处。它给投机行为带来巨大利益空间,却很少受到应有惩罚。如果把它的销售范围局限在一个不大的地区,情况就不同了。一个小城镇有两家做豆腐的,张家的、李家的。你今天吃了一回豆腐,感觉口味不地道,马上就知道这是张家的,下次记住买李家的。由于存在这种可能的惩罚,张家也就没胆量敢在做豆腐时做手脚。可是,如果同时又二、三十家在供应豆腐,你就是吃出不好的味道来,下次还是只能靠碰运气。气不过时最多骂一骂政府不作为而已。上年纪的人怀念自然经济时代产品质量地道,以为是那时的人讲良心,其实跟良心没关系。是机制作用的结果。


第二个办法是建立联合品牌。也就是基于共用品牌的厂家联盟。大家通过品牌销售,又共同管理品牌。这样谁干砸品牌的事,就是跟大家过不去。有了这个渠道,质量控制、产量控制、价格控制就都在其中了。中世纪的欧洲行业协会很发达,对从业者管的很细。其实大家共同维护的就是地域品牌。我们是在砸烂商品经济的文化遗存后又搞商品经济的。该补的课是还得要补的。


第二个问题谈企业的规模问题。前面说过,受行业特点的限制,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的大。有一个“合理规模”问题。但现在的工厂化菌企是否因合理规模的制约不能再大了呢?不是,或者说基本不是。首先,在一个无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规模是宜小不宜大的。船小掉头快嘛!道理就不多说了。只有在市场秩序趋于良好的时候,企业的规模才可是当搞大一点,但也不能超过“合理规模”。前面我说过:市场的秩序需待大企业的出现来规整,这里又说市场混乱不宜搞大企业,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矛盾,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有些规模本来不大的企业也纷纷倒闭。这里除了市场原因外,还有一个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问题。在谈这个问题前,我先谈谈中国的足球问题:为什么我国的体育项目啥都能上去,唯独足球上不去呢?人种吗?有日、韩。技术吗?有外教。管理吗?凭啥庸者都聚集在足球界?这里有个文化心理问题。记得中国一句老话吗:”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亲兄弟与父子兵有啥优势?不存在心理调适和利益分配问题。只有如此,才能适应打虎、上阵这样的激烈对抗场合。足球场上激烈对抗,容不得瞬息间的利益盘算。偏偏国人摆脱不了”三人成虫“的文化诅咒,也就无法避免在足球场上败绩滚滚。


从足球场上再扯回来,能说明菌企的啥问题呢?菌企也遇到了在别的企业不是问题,但在这里却成了问题的问题。也就是“用人”还是“役人”的问题。


关于“用人”,中国有句话叫“用人不疑”。之所以“不疑”,要害不是用人者的心态,而是一种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否则,你“鞭打健儿”而不设防,你不成了猛张飞了吗?关于“役人”,秦始皇修长城,征调天下民夫,那就叫“役人”。中国的企业,名义上是在用人,其实是在役人。虽然老板没有政治权力役使别人,但打工者处于生计所迫,又不得不接受老板的差役。所以本质上还是“役人”。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强制力”就是指这个。被用之人,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役”之人则没有。只不过在严苛的考核、监督下,被动地完成自己职分内的工作。


在中国,绝大多数民企里,是在“役人”而不是在“用人”。为什么多数民企还能创作辉煌的业绩呢?这是因为被役之人的业绩好坏都是“显然”的,能方便地予以监督、考核,所以不管你是否情愿,也必须做到。君不见,在哪些需要精心作业、需要创造性才能发挥的地方,中国的企业一律搞的一塌糊涂吗?菌企,偏偏是跟无孔不入的真菌、细菌打交道。尽管用了机器,需要精细操作的不是个别岗位。别说管理层你“役”而不“用”要倒霉,就是普通员工,你苛刻对待也是要倒霉的。中国的民企老板,能克服了财大气粗的毛病,能“用”住管理层的人就已经不多了,更表说普通员工了。日本的管理大师稻盛和夫,创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出差连秘书帮拎个包都不愿意,怕又损人格平等。想想其人格魅力吧!再想想中国的土财主们,有几个不会因为自己的凌人傲气断了自己的前程?


就菌企而言,尽管有合理规模的限制,有市场规范程度的限制,但就当前而言,其企业的发展瓶颈在内而不在外。诚如孔夫子所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现在说第三个问题:中小从业者非常强大的问题。所谓中小从业者,其实就是菇农,不过规模又大有小而已。他们不是很弱势吗?怎么又强大了呢?不错,他们面对市场变幻、面对一股寒风、一阵热浪的确很弱势。但他们勤奋,又占有地利、市场、资源多重优势,又有老婆孩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鼓励,还有生计问题的逼迫,他们可以不计很多成本项,因此,面对企业化的生产方式,他们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不是有人说要平菇工厂化吗?长远也许可行,当下估计要被这对手打的头破血流。但是强大也不是没有弱点,没有软肋。技术水平低、设施条件差、用工成本上升、比较利益下降、品质上、环保上搞投机等等软肋。这个问题恕我不能说的太多太白,因为我还想在这坛子里混一阵子呢。


总结一哈:
1、行业的规范化有赖于产业稳态结构的实现。
2、基于一个超大的市场,产业稳态结构的实现是非常困难的。
3、当前企业化的发展受制于文化因素的影响,非短期内可以解决。
4、优秀的菇农仍将在稳态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0-6 21:08:28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分析透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0-6 21:17:28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好文,分析透彻,为方便网友阅读未经楼主许可将段落拉开一些,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9005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0-6 22:51:46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拜读了,怕找不着了,留个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0-7 08:38:27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2-10-7 08:48:23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东西,一时半会看不完,收藏了慢慢咀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781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3-4-30 13:35:46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487

积分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3-5-2 11:07:49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很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3 09:18:06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大治,食用菌市场要想做到平稳发展还需要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5-3 11:03:50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这就是中国菌界的现状。估计5年之内,产地逐渐向劳动力低廉的地区转移,没啥大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