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菌界,一些食用菌的名人开始穿梭于各个企业,讲话也好、题字也好,忙的不亦乐乎。这似乎成为一种潮流,食用菌企业也为此花出了很多银子,但仍乐此不疲。这究竟是何种原因呢?
更多的是食用菌企业借助名人效应提高企业形象,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企业或者产品的知名度,打开市场、增加销量。食用菌企业需要“借势”,通过顺应环境、名人效应、引进技术予以创新等等这些做法无可厚非。也可以看出某些食用菌企业老板很有眼光。
食用菌企业利用名人效应赚眼球,确实能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能使企业的知名度上升,自然这些菌界名人们也获得了相当的利润回报。尤其是有些食用菌企业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引起较大的注意力,而这些菌界名人似乎已经成为食用菌企业争夺人们眼球的利器。
业内也有同仁对此现象提出质疑,认为这是食用菌企业充满铜臭的投机行为。认为这不是食用菌企业经营,并且做强做大的正道。是“雕虫小技”。这种傍菌界名人、搭便车的行为,是短视的逐利行为。
作为菌界名人,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通天神士,最可怕的为某些食用菌企业的虚假产品代言,有些产品这些菌界名人根本没有使用、了解过,却虚假宣传、误导顾客,构成虚假陈述,而这些菌界名人恰恰是不少菌人的偶像,影响力很大,他们的一言一行在众多菌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可信度。如果这些名人为某些食用菌企业做虚假证明或虚假宣传,对菌界的危害可就大了。所以这些菌界名人需要保持理性和良知,不能为了赚取金钱而无视自己的道德良知。菌界名人们理应规范自己的行为。既然能作为菌界名人,应该深知自己的声誉来之不易,一旦出错,声名狼藉是十分可悲的。因为这些菌界名人们最大的资本恰恰就是名声。 同时,对待这些菌界名人的言语,广大菌人也不要盲目信从,要有甄别鉴别能力。要增强自身免疫力,如果发现某些菌界名人帮企业“忽悠”产品,应该擦亮自己的眼睛,以防上当受骗。
对于食用菌企业来说,在依靠菌界名人增强知名度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以良性的滚动机制让企业走上长足发展的道路是最好的选择。作为食用菌企业,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坚持走自己的路,建立独有核心价值观和品牌战略,通过诚实、创新经营来为菌界创造价值,通过品牌的创造、创新,产品研发、品牌推广、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创新方为正道。而单纯靠什么“名人效应”很难基业长青。
当然,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特定条件的原因,如何评判此现象的对与错值得探讨。
该贴已经同步到 myb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