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金池”易菇论剑第二十期:食用菌科研生产PK市场营销很精彩,作为顾问我无资格参入辩论,我仅就市场营销方面的农超对接方面谈点个人看法。如今我们大中城市的消费者非常希望能吃上新鲜的各种食用菌产品,而现实情况是,部分食用菌产区的菇农生产出来的菇品销路难,菇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前些日子河北遵化香菇烂市现象是全国都普遍存在的。并非偶然。
其实,由于流通环节的不畅,导致许多食用菌产区的菇农和消费者两头叫苦,中间商也喊不挣钱的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业内人士提出了食用菌行业要加强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达到食用菌产品有市场,价格适当,消费者能够吃得上新鲜优质食用菌产品的目的,从而也让菇农受益。
农超对接是确实解决食用菌产品销售的渠道之一,但不能作为唯一渠道,否则会事与愿违。
我们不能把菇农直接进城卖菇当作农超对接。单家独户的菇农进城卖菇,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把大量的菇产品,特别是有特色的食用菌产品直接运到蔬菜市场去叫卖,可能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食用菌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很不成熟,导致农超对接很难。大型超市如果与单个菇农进行谈判,那么,谈判成本和风险将是非常大的。目前,各食用菌产区千家万户的单个菇农生产经营,仍然属于传统小农经济,因此,他们不能满足和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需要。解决食用菌产品过山车现象,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一是大力发展菇商,让他们直接把自己基地和菇农生产的食用菌产品通过自己形成的销售渠道进入市场流通;二是健全食用菌经济合作组织,使它们成菇农食用菌产品在市场的代言人。积极鼓励菇农加入食用菌经济合作组织,让它们代表广大分散菇农进入市场,进行谈判,争取议价权,避免因为分散而受到利益侵占。还有就是简单地农超对接也会损害菇农利益。超市的优势在于流通,菇农的优势在于栽培。然而,当分散的菇户与超市对接的时候,由于地位的不平等、信息的不对称、利益分割的不对等,分散的菇户往往就只能屈从超市的要求,而缺乏必要监督管理的超市,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然菇户的利益就会被侵害,这或许是目前农超对接难且不能持久的一个主要原因。
综上所见,这个菌界理想中的农超对接容易,现实中却很难很难。因此,发展菇商、培育食用菌经济合作组织,让他们成为菇户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的代言人,政府为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优惠政策和经费扶持,或许才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真正的菇商,不仅懂技术,而且懂市场、知品牌、会营销。食用菌经济合作组织,不仅仅是组织菇户生产,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市场,掌握信息,能对菇户的食用菌产品进行准确定位,对市场进行准确预判,了解经济合同,有公关能力和谈判技巧,有应对市场的能力以及防范风险的能力。在合法的前提下,它们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菇户利益。
政府职能部门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参照成熟的做法,制定有关扶持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流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市场进行监管的措施,调整不利于食用菌产品在市场流通的有关规定,严厉打击侵害菇农利益的违法行为,为食用菌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不但要注重食用菌生产过程的经费补助,更要关注食用菌产品销售过程的经费扶持,这才是好的惠菌政策。
菇商和食用菌经济合作组织,也可以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扶持、引导下,开设食用菌产品专卖店或者在超市设立销售专柜,诚信经营,既能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也能满足消费者需要。
唯有如此,才能减少食用菌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使菇户新鲜的食用菌产品能顺利进入市场,价格适当,深受消费者喜爱。唯有如此,食用菌产业化和菇农才能有更大的发展,菇农的增收增效才会成为现实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