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6、从学徒到学者勤学苦研 从基层到高层奋发登攀 (3)我爱庆元fficeffice" />
一次受邀去浙江山区指导天麻栽培与胡海潮结为朋友,他极力推荐有产菇传统的庆元县将我作技术人才引进。1980年11月1 日我到庆元县科委报到,翻开了人生新的一章。
香菇是庆元特产,也是庆元财源。可是在近百年的外战内乱中它也未能幸免于难! 1978年全国羽毛球公开赛在杭州举行,浙江省委要求庆元提供一百公斤香菇,县供销社将全县的香菇集中起来也只有七十二公斤。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香菇生产才开始恢复。可是,庆元在恢复初期遇到了生产习惯、加工提升、产品销售、产品出口、森林保护等等一系列问题。
其时,日本的香菇产量已占全球的82%,国际上已有香菇发源地在日本的声音。闻讯后祖祖辈辈以香菇为生的庆元人坐不住了!世代种菇的菇民,为之献身的科技人员,看到香菇对庆元之重要的地方官员,自然都不甘于此。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开始了种种努力。
我身在其中,除写些小文章宣传外,一直在寻求使庆元香菇成为品牌的途经。香菇栽培是中国农业史上的大事,如果从这里入手应该能找到开启庆元香菇走进世界大门的钥匙。但是对庆元香菇历史地位的评价,需要有影响的重量级名人说话,我就在真菌学科中寻找名人。
1987年,我从国内外资料中锁定了国际蕈菌生物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主任张树庭教授。他原籍山西,抗战时在陕西读过初中,可拉半个老乡,于是就想方设法与他联系,为香菇寻祖事致函张教授。那时他刚完成“中国是世界草菇栽培起源地”的考证,正准备考察香菇的历史,收到我的信,他表示十分想到庆元看看。现在外籍华人回来是走娘家,可那时,难啊!
在“香菇县长”谢力群的不懈努力下,1989年3月,张教授正式来访。
年近六十的张教授马不停蹄地去松源殿祀祭吴三公,考察其他历史遗迹,翻阅档案,走进菇棚实地了解生产情况,最后,他对庆元发展香菇生产的思路和措施予以高度肯定。离开庆元前,他郑重地题词“香菇之源”四个大字,并应聘为县食用菌研究所名誉所长。
“香菇之源”地位的确立极大地鼓舞了庆元!动力应声而起:化巨资在央视做“庆元香菇第一流”的广告;在县政府报告中正式提出实施“中国香菇城”系统工程计划;并且在92和93年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香菇节”……然而,举办一次国际性会议对庆元来说还是太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