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新乐基地工厂化生产试验 改造冷库搞生产举步维艰
近几年,我在多个场合、多篇文章中,一再宣称这样一种观点,现在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必定要向两极分化,一是向工厂化方向发展,一是向野生化发展。也就是说,要不向洋的方向,要不向土的方向,不土不洋、半土不洋注定不会日久天长。
所谓工厂化就是标准化,就是食用菌需要什么条件,你就给它什么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完全标准化地提供;所谓野生化就是自然界有什么条件就利用什么条件,近似于野生状态的生长出菇。当然,工厂化和野生化的产品质量是不同的,工厂化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品质,大小、颜色、形状,完全是按照生产者的意愿长成的; 野生化的就是野生状态的,是蘑菇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按照蘑菇本身的意愿长成,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野生产品。
今天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要刨根问底、忆苦思源。其实,工厂化就一定要标准化的原始理念,就是产生在新乐食用菌服务中心生产基地,就是产生在那里的几次考察和生产会诊中。 第一次是在2000年5月24日,我应邀讲完课后,顺便到生产出菇车间看看,当时基地将旧有的冷库略加改造,进行杏鲍菇的工厂化出菇管理。但冷库内的杏鲍菇菌袋虽然有大量原基产生,但分化不成菇蕾,没有菌盖形成。后来分析,就是培养环境没有达到工厂化、也就是没有达到标准化的要求。我在前几日 3.57、 讲课指导滦南行, 经典妙语感悟深,的故事里,曾提到过,“菌丝体和子实体:低温刺激,产生原基;通风增氧,形成菇蕾;控温控湿湿,发育成子实体”。这是菌丝体转化发育成子实体的几个阶段,菌丝体扭结成原基,需要低温刺激;原基分化成菇蕾,需要温差刺激,光照、通风;菇蕾发育成子实体,需要控温控湿,通风光照。但新乐生产基地的出菇车间,根本没有达到这个条件。只是有几台制冷机就想随意调控杏鲍菇的生长发育,注定是要失败的。 从当年的日记了,也可看到当时老梁的认识,虽然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但起码思路是准确的。
6月24日,25日, 7月25日几次受邀考察、会诊了菌袋生产现场,也是同样的问题,既然在密封的环境中培养菌袋,这个密封的环境就必须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调控。 也就是,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必须能够根据需要调控,但当时冷库改造的发菌室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也就是达不到标准化的水平,因此注定是要失败的,而且失败的很惨、惨不忍睹。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乐的这一段活动中,也成就了与好朋友杨国良教授的一段合作佳话。当时,他是坐镇的总工程师,这样的条件,把他老兄整得够苦,条件就是那样的条件,就是神仙坐镇也无济于事。我虽然是临时请来帮忙的,但杨教授总是虚心请教老梁、虚心听取老梁的分析,老梁也虚心学习杨教授条理分明、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两位是互相吹捧、互相启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当然,我们也摸索完成了工厂化生产的原始经验积累。
新乐基地的发展,当然后来还有许多故事,可这次就是老梁受苦受累了。当年杨国良教授急流勇退,咱老梁在他老兄的极力推荐与纵容之下,接了他的班。后来,虽然在工厂化探索上,咱没有走他的老路,但在河北高寒地区夏季出菇的问题上,也经受了磨难,留下了遗憾。
下面,是当年日记的真实记载,因为当时问题严重、事关重大,因此日记记载比较详细,而且,也顺便记载了天津蓟县一个冷库培育白灵菇的考察情况,也一并列出,供感兴趣者参考。这也许是2000年初期,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摸索阶段,也真是前人的磨难给后人指出了方向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