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0|回复: 2

3.60、新乐基地工厂化生产试验 改造冷库搞生产举步维艰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9-13 19:50:11 |显示全部楼层

3.60、新乐基地工厂化生产试验 改造冷库搞生产举步维艰

     近几年,我在多个场合、多篇文章中,一再宣称这样一种观点,现在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必定要向两极分化,一是向工厂化方向发展,一是向野生化发展。也就是说,要不向洋的方向,要不向土的方向,不土不洋、半土不洋注定不会日久天长。

     所谓工厂化就是标准化,就是食用菌需要什么条件,你就给它什么条件,温度、湿度、光照、通风完全标准化地提供;所谓野生化就是自然界有什么条件就利用什么条件,近似于野生状态的生长出菇。当然,工厂化和野生化的产品质量是不同的,工厂化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品质,大小、颜色、形状,完全是按照生产者的意愿长成的; 野生化的就是野生状态的,是蘑菇在原生态的环境中,按照蘑菇本身的意愿长成,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野生产品。

      今天讲这个故事,就是想要刨根问底、忆苦思源。其实,工厂化就一定要标准化的原始理念,就是产生在新乐食用菌服务中心生产基地,就是产生在那里的几次考察和生产会诊中。 第一次是在2000年5月24日,我应邀讲完课后,顺便到生产出菇车间看看,当时基地将旧有的冷库略加改造,进行杏鲍菇的工厂化出菇管理。但冷库内的杏鲍菇菌袋虽然有大量原基产生,但分化不成菇蕾,没有菌盖形成。后来分析,就是培养环境没有达到工厂化、也就是没有达到标准化的要求。我在前几日 3.57、 讲课指导滦南行, 经典妙语感悟深,的故事里,曾提到过,“菌丝体和子实体:低温刺激,产生原基;通风增氧,形成菇蕾;控温控湿湿,发育成子实体”。这是菌丝体转化发育成子实体的几个阶段,菌丝体扭结成原基,需要低温刺激;原基分化成菇蕾,需要温差刺激,光照、通风;菇蕾发育成子实体,需要控温控湿,通风光照。但新乐生产基地的出菇车间,根本没有达到这个条件。只是有几台制冷机就想随意调控杏鲍菇的生长发育,注定是要失败的。 从当年的日记了,也可看到当时老梁的认识,虽然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但起码思路是准确的。

     6月24日,25日, 7月25日几次受邀考察、会诊了菌袋生产现场,也是同样的问题,既然在密封的环境中培养菌袋,这个密封的环境就必须能够随心所欲的控制、调控。 也就是,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必须能够根据需要调控,但当时冷库改造的发菌室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也就是达不到标准化的水平,因此注定是要失败的,而且失败的很惨、惨不忍睹。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新乐的这一段活动中,也成就了与好朋友杨国良教授的一段合作佳话。当时,他是坐镇的总工程师,这样的条件,把他老兄整得够苦,条件就是那样的条件,就是神仙坐镇也无济于事。我虽然是临时请来帮忙的,但杨教授总是虚心请教老梁、虚心听取老梁的分析,老梁也虚心学习杨教授条理分明、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两位是互相吹捧、互相启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当然,我们也摸索完成了工厂化生产的原始经验积累。

     新乐基地的发展,当然后来还有许多故事,可这次就是老梁受苦受累了。当年杨国良教授急流勇退,咱老梁在他老兄的极力推荐与纵容之下,接了他的班。后来,虽然在工厂化探索上,咱没有走他的老路,但在河北高寒地区夏季出菇的问题上,也经受了磨难,留下了遗憾。

     下面,是当年日记的真实记载,因为当时问题严重、事关重大,因此日记记载比较详细,而且,也顺便记载了天津蓟县一个冷库培育白灵菇的考察情况,也一并列出,供感兴趣者参考。这也许是2000年初期,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摸索阶段,也真是前人的磨难给后人指出了方向啊!

主题

听众

6万

积分

版主

发表于 2011-9-13 19:52:12 |显示全部楼层
 

5-23   晚上到新乐,饭后睡陋室,硬板床,休息不好。

5-24  下午讲了食药用菌的分类和开发前景,很多人感兴趣。冷库内大量杏鲍菇原基发生,但分化不成菇蕾,没有菌盖形成。分析,通风不够,温差没有,光照不强。建议,每天通风10小时,每天开一次制冷机,室温10-22度,袋温要在14-18度之间。原来每天开4次,室温从15-20度,可袋温是17-18度。25瓦的电灯1立方内的光度为100勒克斯,杏鲍菇菇蕾分化需要1000勒克斯,光照显然不够。自己这次来发现冷库内原基不分化,提出的建议,杨国良,赵国兴等认为有道理。

6-23 晚上农业厅杨李厅长等一块吃饭,中心已经正式批准。

6-24  上午到新乐,菌袋灾难性的污染,平均70%。接种,发菌温度高,菌种本身有污染,冷库内湿度大,发菌室气温28度,袋温30度。下午开会讨论如何解决。

6-26   下午5点通占元一块到新乐,冷库内菌袋绿霉袋温30度,正常菌袋温22袋,室温控制在18度,显然温度太高,菌袋内产生蛆,磷化铝熏蒸菌蝇没有死,通风采取了内外交换,室下降快,电费一天200元,太高,应采用加强循环风,室温降低到12度,袋温在16度。

7-7  11点30,小宋带蓟县人来,后一块蓟县,冷库内生产白灵菇,室温18,子实体稀疏,柄长,有绿霉污染,有菌蝇发生,架上卧袋墙式出菇,袋温估计在22度,通风不够。建议多通室内循环风,少通室外交换风,白天室内循环,半夜后室外交换。据说每天一个冷库是6000立方,电费600元。一个重要的启发是菌袋菌丝长满后,冷库内室温降低至0度,冷刺激原基生产,据说有的原基出现扭结,这样避免了菌皮的形成,如果成功,可能解决白灵菇低产,出菇迟的问题,天热,小宋晚上9点多送回到上庄。

7-25   11点依维柯,到新乐1点,简单饭后,看菌袋污染40%,污染袋料倒出重新装袋,效果很差,发菌很慢,考虑料的密度加大,不透所造成。冷库杏鲍菇有子实体,但子实体有的菌盖处发黄,萎缩,室温16-20度,袋温20-22度,有人认为是湿度太低,太干,我认为是袋温没有温差,袋温太高。菌袋陆续有绿霉污染的出现,已经有25%的坏掉,看来冷库内出菇有很多问题,没有搞得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听众

101

积分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12-3-22 10:49:39 |显示全部楼层
梁老  咋不继续写了那   我现在是做冷库出菇的  做金针菇已经很成功了  现在做杏鲍菇  我在金乡  充分利用当地的冷库资源  有机会欢迎到金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