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4-22 10:44:09
|显示全部楼层
2006年,济南地理栏目曾以《济南的黄土高坡》为题,报道了平阴县孔村镇所独有的黄土地貌。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孔村镇时,发现这里的好多村民都忙着在山沟里挖洞,这是为什么呢?
全民挖洞:土洞里种满鸡腿菇
平阴县的孔村镇到处都是沟沟壑壑的黄土地貌,这里除了山就是沟,除了沟就是坡。在上一次采访的时候,有关专家称这里是济南的黄土高坡。
这里不仅地貌独特,而且地下水也特别贫乏,90%以上的土地浇不上水,成了靠天吃饭的“望天地”。在去年乡镇合并之前,这里有个李沟乡——一个远近知名的贫困乡。
2004年,为了帮助李沟乡摆脱贫困,上级部门下拨了一笔扶贫资金,并要求当时的李沟乡必须拿出一个能帮助百姓脱贫致富的项目。经过当时乡政府的一番考察和商定,种植蘑菇成了当地政府和百姓脱贫致富的希望。
有扶贫资金,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有百姓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于是,在一年的时间内,李沟乡建起了400多个大棚,种起了鸡腿菇。但是,鸡腿菇对温度要求很高,由于受气温影响,大棚只能在春秋两季种蘑菇,一年下来老百姓只有几千元的收入。
安子山村有一位聪明的农民,他叫姜广星。他为了增加收入,在夏天气温高时,把鸡腿菇种在了一个废弃的砖窑里。结果,到了冬天又不行了,因为鸡腿菇的适宜温度在十多度,高温不行,低温也不行,冬天砖窑里的温度偏低,于是,姜广星就琢磨着,能不能挖个土洞种鸡腿菇呢?
2005年8月,姜广星在山坡上挖了个土洞,自个在里面种起了鸡腿菇。等蘑菇长出来后,把他自己都吓了一大跳。
为什么呢?因为平日种在大棚里的鸡腿菇长得都很小,姜广星种在土洞里的鸡腿菇却特别大,姜广星还以为是他种的鸡腿菇出现了质量问题。后来,姜广星才明白,原来鸡腿菇喜阴,土洞里的温度、湿度特别适合鸡腿菇生长。更让姜广星欣喜的是,5月份以后其他人家大棚里都没有鸡腿菇了,而他土洞里的鸡腿菇则成了抢手货,而且还一不小心成了反季节蘑菇,并喜滋滋地卖了一个别人都眼红的好价钱。
姜广星的发现引起了乡政府的重视。经过一番调研,乡政府认定在土洞里种鸡腿菇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因为土洞里面冬暖夏凉,在冬天的时候气温最低不低于15℃,夏天的时候气温最高也不超过20℃,这种温度特别适宜鸡腿菇的生长。尤其是在天气特别冷或者是特别热的时候,外边的大棚已经不能种植鸡腿菇了,土洞里边却依然能够源源不断地生长鸡腿菇。
于是,在乡政府的鼓励下,周围的村民开始全民挖土洞。到2005年底,李沟乡合并到孔村镇的时候,当地村民已经挖了100多条土洞,每条土洞长则百余米,短则七八十米。
孔村镇纪委书记韩彬告诉记者,合并乡镇之后,孔村镇专门拿出资金,以补助的形式,继续大力支持村民挖土洞种鸡腿菇。到目前,整个孔村镇用于种植鸡腿菇的土洞多达2000条。全镇从事鸡腿菇种植的人员达到10000人,年销售收入6600万元。一不小心,孔村镇成了全国土洞种植蘑菇规模最大的乡镇。
韩彬介绍,孔村镇独特的地势特别适合挖土洞。因为孔村镇辖区内一是沟多,二是土坎多,三是土层厚,而且关键的一点,当地的土不是一层层的横土,而是立着的,就像黄土高坡上的土层一样,特别适合挖洞,而且比较牢固。
一步两张:一米土洞能挣两张百元大钞
我们在土洞附近采访时,北毛峪村村民于瑞柱正坐在洞口包装鸡腿菇。他家种的鸡腿菇刚刚收下来。
于瑞柱告诉记者,他家里一共挖了3条土洞。鸡腿菇一个生长周期大概需要三四个月,这一茬鸡腿菇收下来,他大概能净挣2.5万多元,一年可以种两茬,就是5万多元。平日里,就他和媳妇两人照顾这3条土洞,到了收鸡腿菇的时候再临时雇人帮忙。
于瑞柱说,他们村里有的人家人手多,一年能种三茬鸡腿菇,一年的收入要比他高。还有一户人家更牛气,共有10条土洞,收入就更不用说了。
韩彬告诉记者,一条100米的土洞,投资大概需要4000元,土洞属一次性投资,一年12个月可以不间断地生产,当年就能收回成本。鸡腿菇在春秋这两个季节里,大概每公斤能卖到4元左右,到了夏季和冬季,鸡腿菇就成了反季节商品,每公斤能卖到10元钱,有的时候甚至能卖到12元。这样,一年平均下来,每公斤也要超过6元。
为了更形象地介绍他们的收入情况,于瑞柱领着记者来到他的土洞里。他向记者介绍,鸡腿菇是种植在一个个袋子里的,整条土洞里面密密麻麻地排满了这样的袋子,每一米的距离就有18袋蘑菇,这18袋蘑菇算起来就能卖到250多元。当地老百姓都形象地说是“一步两张”,意思就是说,跨一步,大概就是一米的距离,这一步之内他们就能纯挣两张百元人民币。
投资办厂:孔村人要自己掌握价格
孔村镇的土洞鸡腿菇不仅质量好,而且一年四季不断货。这里成了很多蘑菇经销商频频光顾的地方。
北毛峪村支部书记张树芹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有过来收蘑菇的经销商,他们有的骑着三轮车,有的开着货车,挨个土洞收鸡腿菇。当地的种植户把蘑菇采下来后,经过简单加工和包装,在洞口等着经销商就可以了。这些经销商收走鸡腿菇以后,全部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去了。
这样的销售模式虽然让孔村镇当地的蘑菇种植户省心,但这样也有很大的一个弊端,那就是蘑菇的价格,孔村当地的种植户自己说了不算。
“他们这些收蘑菇的,有时候串通一气,压低蘑菇收购价格,我们对外面的市场行情也不了解,所以觉得有点亏。但是,鸡腿菇的保质期非常短,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我们也不能积压着不卖啊。”张树芹无奈地对记者说。
韩彬告诉记者,这个问题不单纯北毛峪村碰到,整个孔村镇都是这个状况。镇政府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解决措施正在落实中。
韩彬说,他们镇上正在建设一个菌种厂,这个菌种厂一方面能为当地蘑菇种植户提供优质的菌种,下一步还能回收种植户的蘑菇进行深加工。目前,这个菌种厂已经基本建好,到今年8月底就能投产了。
韩彬还透露,除此之外,他们镇上还计划着要建一个鸡腿菇专业批发市场,建一个质量检测中心,并且要为他们的鸡腿菇注册一个商标,正儿八经地培养一个知名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