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褶菌,又叫鸡毛菌子、白参、鸡冠菌。裂褶菌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
裂褶菌子实体小,菌盖直径0.6-4.厘米,菌盖扇形或肾形,盖面密生绒毛,白色、灰白色至黄棕色,盖沿内卷,有条纹,质韧,背有绒毛或粗毛,具多数裂瓣。菌肉薄,革质,柔韧,白色或褐色。菌褶狭窄,从基部辐射状生出,不等长,沿边缘纵裂而翻卷,切面呈人字形。孢子无色,棍状。每片菌褶边缘纵裂为两瓣,孢子圆柱形,4-6微米X1.5-2微米。其子实体覆瓦状丛生或散生,春、秋季生于枯木及菇类、耳类椴木上,也可寄生于活木上,可导致寄生的树木枝干死亡。
香菇裂褶菌在湖北随州俗称“鸡毛菌”,在云南俗称“白参”,在陕西俗称“树花”。属于担子菌亚门。它是椴木香菇、黑木耳生长中最常见的病害,发生快、繁殖力极强,其大量发生时,占据出菇面,影响出菇。
该菌在自然界中生长于阔叶树、针叶树、竹类等树木的死亡腐朽部位,常生长在菇耳木被日光暴晒或干燥部位。裂褶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10-42℃,最适温度为28-35℃。喜欢偏酸环境,PH值在4-5时生长最好。裂褶菌子实体耐干燥,干后收缩,吸水后又可恢复原状。空气相对湿度以80%以上子实体发育最佳。菇耳椴木受日光暴晒、温度升高和干燥时容易发生裂褶菌,故本菌被称为干性害菌,是菇耳椴木过干的指示菌。经过试验:裂褶菌子实体在干燥条件下保持相当长时间后,只要再度湿润时,其担子果重新舒展并产生担孢子,足见其生命力特别顽强。
该菌是一种与椴木香菇争夺水分和营养的弱腐性大型真菌,裂褶菌菌丝生长非常快,一般椴木接种3个月后,在椴木接种穴处可见到裂褶菌的子实体。在高温和受阳光照射偏干的椴木,一旦被雨水淋湿就会大量发生。被该菌腐朽的部位,全部变为淡黑褐色。
又因为它对椴木的致腐力较弱,被害后椴木照样出菇耳,很多菇农一般都没有理会它的生长,因为其所含的物质中有抗癌抑制肿瘤的作用,在湖北随州有很多菇农常常任其生长,然后将其采下进行销售。在民间,常有人用此菌与鸡炖服,对治疗妇女白带过多、神经衰弱、头晕耳鸣、虚汗等症有很好疗效。
防治方法:
① 接种前将椴木放在15%-20%的石灰水中浸泡5-10分钟。
② 对菇场进行遮阳处理,防止椴木暴晒。
③ 翻堆时,再按200-300倍的比例喷洒“施耳康”,能有效抑制此菌孢子的萌发。椴木上如发现此菌的子座时,应立即刮除留作销售,【目前裂褶菌作为药用菌,市场销售状况良好】刮面用100倍的“施耳康”涂抹或喷洒,可防止再生。
④ 菇场周围的杂木、杂草要清除干净。 【袁世平 13329888068 工作QQ 96943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