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子实体直径2-3厘米时,往往未长菌刺,随着子实体的增长,菌刺逐渐生长,生长发育好的子实体球状,直径5-8厘米,球心大,菌刺短,5厘米左右时采收。但生产中常因管理不当,出现各种畸形菇,使商品价值降低。其实生产上只要采取合理栽培管理措施,是可以减少或防止产生畸形菇的。
下面简单介绍常见畸形菇的形状、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供菇农朋友在生产中参考。
1:珊瑚型 子实体基部发生分枝,每个分枝上又不规则的多交分枝,成珊瑚状,基部有一条似根状的菌索专吸收基质中的营养。
发生原因:由于养菌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刺激菌柄分化、分枝所致,另外培养料不恰当,如含有芳香或有毒害物质也会引起珊瑚型菇。
防治方法:子实体发生期要加强养菌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培养料中不要混入松、杉、柏、樟等树种的木屑。
2:光秃型 子实体呈块状分枝,由各分枝生长发育而成,子实体表面褶皱,粗糙无刺,菌肉松软,个体肥大,鲜时略带褐色,香味同正常猴头菇。
发生原因: 由于培养基水分不足,空气相对湿度偏低,温度过高。如养菌室温度高于24℃,相对湿度低于80%时,常常会发生。
防治方法: 子实体发生时,控温在12-18℃,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
3:色泽异常型 子实体生长较正常,但发黄,菌刺短而粗。有时整个猴头菇带苦味,有的从幼蕾到成熟一直呈粉红色,但香味不变,子实体呈红色主要在温度低于10℃以下而发生。光照强度大也易变红,菌体发黄由于受燥风袭击所致。防治方法: 应对症处理,如是低温引起的,子实体发生时应控制最适生育温度,或正确推断出最佳的接袋时间,光照宜稍暗一些,避免燥风袭击子实体;如由于病虫害引起的发黄,则应做好消毒灭害和防治虫害的工作。
4:长柄型 瓶栽时装料过浅易发生长柄,影响菇形,降低产量,因此,装料应离瓶口1-2厘米为宜。
5:干缩瘦小型 幼菇子实体瘦小,表面干缩呈黄褐色,菌刺短而卷曲,原因是养菌室相对湿度过低,当低于70%时易出现这种现象。因此出菇期保持较高的湿度。
6:长刺松散型 子实体球块小而松软,且常成分枝状,菌刺长,这是由于温度过高所致,因此,子实体全发生时应控制适宜的温度。
7:粗刺型 菌刺粗大,子实体分枝,球块小或不形成球块,这是因为空气湿度大于95%和通风不良所致,防治方法 空气湿度控制在90%-95%,加强通风换气。
8:基部狭长型 子实体基部狭长不成圆筒形,这是由于养菌室光照不足或光照不匀引起的。 【本文作者 袁世平 13329888068 工作QQ 96943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