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草菇播种后,一般12小时左右菌种块就应该萌发,并开始向料内生长,如果播种后24小时仍不见菌种萌发或不向料内生长,就可能是菌丝发生了萎缩。或栽培过程中出现菌丝萎缩或自溶,其主要原因如下:
① 使用了劣质菌种。 菌龄过长或过短,菌种转管次数过多而退化或老化,菌丝生活力弱,抗逆性差,或菌种长时间在温度过低、过高的环境中存放,都会出现播种后不萌发,菌种块菌丝萎缩的现象。防治方法:选用适龄、优质菌种是你栽培成功的首要保证;在培养过程中要确保温度不能过低,保持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
② 高温烧菌。 如果培养料长时间异常升温超过45℃就有可能使菌丝萎缩。为了防治料温过度升高,对于室内栽培的草菇,首先要控制好菇房内的温度;对于露天栽培的草菇,则要在夏天的中午做好搭建遮阳棚等遮阳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控制料床培养料的厚度,防止料床铺的过厚。
③ 培养料温度控制不当。 当气温较高、培养料偏厚、菇房保温性能较好时,播种后培养料内温度较长时间超过42℃,会导致菌丝萎缩、死亡,造成烧菌;当温度偏低或昼夜温差过大时,也会引起菌丝生长缓慢、萎缩、一般菌丝生长期料温不能长时间低于30℃,低于28℃虽然菌丝能够生长,但产量不高,甚至不出菇。防治方法:播种后要密切注意菇房内温度及料温,如温度过高,要注意通风换气,亦可空间喷雾、低下灌水。温度低时要及时保温、加温。
④ 培养料水分控制不当。 栽培草菇时,因培养料偏干而引起菌丝生长不正常的现象较少发生,但含水量过高,超过75%,或薄膜覆盖过严,培养料不透气,加上菇房通风条件不好,菌丝会因缺氧等萎缩或自溶。防治方法:培养料处理“宁干勿湿”。喷出菇水时再适当增加喷水量。
⑤ 调水不当。 调水时,水温过低,水流过猛,水流过大,菇蕾太小、通风不及时,引起菌丝萎缩、死亡。防治方法:调水时,水温必须在25℃以上。如料温偏低,水温最好在30℃以上。
⑥ 杂菌与害虫危害。 竞争性杂菌与草菇菌丝争夺营养。害虫如线虫、螨虫、菇蝇等会蚕食菌丝并引起杂菌、病毒感染,导致菌丝萎缩死亡。防治方法:二次发酵要彻底;搞好菇房和培养料的消毒处理工作,做好害虫的杀灭工作。
⑦ 药害。播种后,有的菇农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因使用药物不当、浓度过高、使用量过大等等不当操作,或喷水的容器装过农药没有清洗干净,或在料内添加了过量的尿素而产生重氨料,都会导致药害造成菌丝萎缩、死亡。防治方法:在使用药物前,一定要对症下药,不要购买那些劣质产品,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説明使用,不可随意加大用量。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草菇的生长周期短,一旦发现菌丝萎缩,除应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菌丝萎缩的进一步加重外,必要时还应进行补种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总之,只有充分了解了草菇的生物学特征,掌握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并满足草菇各个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环境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病害的发生。
【本文作者 袁世平 工作QQ 9694307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