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首发】食用菌栽培学是一门实用技术很强的课程,它对于生物专业、农林牧专业的学生以及对食用菌有兴趣的学生来说非常具有应用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当今食用菌界很多风云人物,有不少出自于这些院校的正规系统学习。笔者也不免俗套,勉为其难的作了几年教学工作。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名食用菌学科的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常挂在嘴边、常摆在眼前、常念在心头的一个词,如果说我们不懂,哪还有谁懂?也许正是这种自信才使得我们对食用菌学科教育自身的一些弊病熟视无睹,随波逐流。
笔者深感:如果食用菌教学如果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不能做到让学生不仅知道而且能够去做,那这种教学方式肯定出了问题。有人说“学校学习五整天,抵不住菇棚上转一圈。”这是当前许许多多的食用菌教师面对的尴尬与无奈。
理论认识水平较高,实践能力低下,表里不一,言行不符,这是在当今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比较普遍的现象。教学的失误往往是源于对育人规律的背离或认识模糊,源于对人的心灵缺乏足够的研究。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学校教师教学初衷的背离,不是根本理由。一味地抱怨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将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完全归罪于客观,无异于责怪别人的错了病而不是自己开错的药方。
食用菌方面的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行业大环境之外,更不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乌托邦”。任何学校都不得不而且必须根植于社会和行业,任何教学也都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社会和行业大环境。假如我们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无法面对社会和行业,那么这样的学校和教育也是无法生存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教学应该面对现实,实事求是,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只讲一些空洞的理论,“口惠而实不至”的教学,往往事与愿违。只能是为我们这个食用菌行业培养了不少“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关起门来向学生硬性灌输,只是教学者的一厢情愿。同一个结论,同一道理,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和学生自己得出来,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体验是最好的教育。用学生自身的能源“照亮”学生的办法,是最节约能源的办法。要让学生永远不去做某件事,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看到作了这件事的后果。教学需要科学,既要符合规律,但更需艺术。换句话说,就是要教的巧妙。谁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心灵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那位教师教的就会成功。教师的素质就是学生的素质。
做为食用菌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雕塑人的心灵的工作,干好这项工作,不能单纯靠技术性的手段,而是更多靠艺术化的手段。因而对教师来说,做一个“人师”,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有高超的智慧,当然还要有巧妙地富有自己个性特色的教学艺术。教学没有个性,没有特色,就缺乏魅力,也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难以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
食用菌栽培学是关于食药用菌生物学及其栽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的一门学科,应对的是新兴的产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如果教学内容安排不当、教学过程一般化,也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或教学质量不高等。更难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参考文献略【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