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16 21:45:50
|显示全部楼层
工厂化食用菌出路在那里?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从上个月在广州市场见到的某上市公司价格战,让我对食用菌的前景是喜忧参半,某上市公司的价格战和菇农的盲目跟风,今年部分菇农挣不到钱,工厂化菇厂更会因为某上市公司的价格打压而无力承担工厂的正常运转,基本是多做多亏,少做少亏。某上市公司有股民和支持,大战后会迎来新一轮的春天。这段时间有幸和老板们一起探讨如何打破底利润甚至亏损下的生产状态,原材料的转换率已经到了最大化,材料价格和性能不稳定,菇价如过山车,无法控制,工人难管,工资高了成本增加,低了难请效率底,然而宏观整个流程,也只能在人工和材料上动心思,因为你跟某上市公司打不起价格战。我在广州市场上看到某上市公司的销售是你卖80一件,我就卖60,你卖60我就卖40,40元一件,一元一斤,材料成本都接近一元,莫说电费人工了,结果是小厂直接倒闭,大厂勉强度日吃老本。现在这种现象终于有所好转,我们代理的有种材料,减少了玉米芯的翻堆预湿,木屑过筛一大堆人力物力,只需加水就装包,成本只需8毛钱,8毛就能出平菇1.4斤,金针菇和杏鲍菇9两的新材料,还有一个重大的突破,在30到40度的盛夏也能正常出菇,还不用空调的技术也被张世鑫应用了好几年了,这技术主要用在平菇和秀珍菇领域,有兴趣的朋友我可以帮你联系。第二个人工成本,袋栽系统一直是业内无法解决的难题,以至于袋栽工厂化程度不高,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员,现在世面上有极少数自动装袋机系统工作不稳定而被用户否决,因为他们都不是种菇的,怎么能把种菇的设备真正的理解透,我是种菇的,我深知没一个机械动作意味着什么,我的设备是做好了又拆,拆完了又做,终于,稳定的设备终于完成,以后袋栽系统将正式走进无人化生产蘑菇的行业,从装袋套袋盖盖,装框,上架,接种,只需一到二个人,做到只要有电就能生产的全新局面,这前期设备这个星期天就会搬到日产8吨的长寿区维得鲜杏鲍菇工厂进行它的处女之行,希望各位菇厂大佬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