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18 10:03:44
|显示全部楼层
易菇网讯:“目前,随州全市每年袋料香菇生产数量循环在2亿袋左右,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量平均每年达到6万吨左右(干品),产值近200亿元。”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刘毓在2015中国·随县香菇节“香菇产业组织模式及政策支持研讨会”环节介绍。会上,他就随州花菇生产模式及产业组织方式作了相关报告。
生产模式:标准化是关键词
据刘毓副会长介绍,随州花菇主要采取大袋小棚立体栽培,在8月10日至9月10日制袋,每袋装4斤干料,8斤湿料,平均产干菇0.35斤。通过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养菌,刺孔,转色,催花、采收、加工等环节来种植。
随州花菇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大花栎种菇,且选择了适宜当地气候的秋栽7号,L607;秋栽2号、6号;808等优质菌种。同时,通过在栽培料中加入石灰、采用套袋方法来提高菌袋成活率、用简易铁桶蒸灶灭菌、利用接种帐接种等新的栽培方法和技术来保证质量。另外,当地还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污染,加强农药残毒的检测,并专门制定出一套保证菇品质量和产量的随州市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最后,进行无公害标准化基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设近30处规模大、连片种植的高标准高质量的生产示范基地。
产业组织方式:选准方向 完善机制
对于随州菇业的成功之处,他总结为:第一,在市场竞争中利用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选准了香菇产业的发展方向;第二,在驾驭市场中成功探索产业化途径,其中,保证菌种质量、突破产品加工、强化科技兴菇、培植开发资源四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第三,在规范市场中完善产业化保障机制,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重视产业发展、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提高产业倾斜度,出台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以及完善法制,提供社会保障。
最后,他总结到,尽管随州菇业已取得辉煌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随着香菇发展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国际菇类市场将会出现更激烈的竞争,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迫在眉捷,生态和环境意识有待加强,如今需要我们积极探索集约化规模栽培香菇模式,扬长避短,走低成本,高效益发展之路。
据悉,2015中国·随县香菇节是由中国菌物学会、中国食用菌协会、易菇网主办,华中农业大学为技术支撑,由中国菌物学会菌物产业分会、湖北省食用菌协会、中共随县县委、随县人民共同承办。香菇节期间,除了中国香菇产业组织模式及政策支持研讨会,同期还举行有中国香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中国香菇工厂化技术研讨会、随县招商推介会暨香菇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等多项主体活动。23个省市的600多名参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