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对「透气菌袋的使用」和「菌床成型、接种工序的自动化」的优点来进行说明,对「透气菌袋的使用」而言,健康的菌床可以让每个菌床的生产量提高、降低杂菌的发生率。对「菌床成型、接种工序的自动化」而言,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人工费的开销。 此次发布的目的,希望大家一定要把日本的技术导入到中国菌床香菇的生产基地,这样会使中国国内 食用菌产业更进一步的加快发展吧。
首先,对于日本菌床香菇栽培的变化来进行说明。从日本香菇的栽培说起,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原木栽培。在40多年前1970年左右,菌床栽培才被确立,从那以后,由于原木价格的上涨,栽培效率的恶化等等,菌床栽培逐渐被认可,到2014年现在成为菌床栽培的主流。
菌床栽培被确立的40多年以前,大多是利用木箱进行栽培,由于袋子没有达到完全封闭的状态,杂菌发生率非常之多,香菇的稳定栽培非常不易。 其后,在30多年前,虽然开始使用了袋子的栽培方式,但过滤网并不是附着在食用菌菌袋上,而是在食用菌菌袋的开口处用专用的套圈夹入过滤网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比以往的木箱栽培,在杂菌发生率上有所降低,但菌床成型时,增加了过滤网的拆卸工作和接种时套圈的拆卸后再安装的工作,由于工作所需的劳力和时间的增加,增加工作人员和工作时间成为制造过程中制造成本变高的课题。
在25年前左右,透气菌袋被开发,导入自动装袋机和接种机的生产者递增。这个时候,由于原木栽培转为菌床栽培的生产者和新栽培企业的增加,使市场供求的平衡发生恶化,导致一直稳定的市场价格急剧下滑。另一方面,从可以确保稳定生产量的透气菌袋的使用方式被认可后,导入菌床成型时所需的比较廉价的自动装袋机的生产者增加。可是,在这个时候,基本没有大规模的生产者,所以,导入从挂袋,菌床成型,一直到排出,完全自动化的高价全自动装袋机的生产者很少。
以上是日本的菌床香菇栽培上的变化,在中国的菌床香菇栽培方面,过滤网并不是原本附着在食用菌菌袋上,而是在食用菌菌袋开口处套圈的日本30多年前的栽培方式,以及使用袋子将菌床形成棒状,接种时打孔,接种后为了防止杂菌进入再套上新的袋子,有了一定栽培进展后再将袋子卸掉的中国独特的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特别是从中国独特的栽培方式来看,在灭菌后的菌床上直接用器具打孔和接触周围被污染的空气,杂菌侵入比较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始导入「透气菌袋」,「菌床成型、接种工序的自动化」以及引进日本相关的菌床香菇栽培技术是有必要的。
从现在开始针对「透气菌袋的使用」进行说明,首先列举一个现在中国栽培方式中最大的问题点。作为例子,我们在上面打21个4mm的孔,这样的话,21个孔和菌种完全在菌床表面邻接状态下培养。也就是说,菌床底部以上的菌丝很有可能会把这21个孔给堵上,使得不能正常呼吸。以及在菌床上直接打孔接种的方式同样菌丝会堵塞通气口,通气本身靠这些孔,所以同样会影响到正常的呼吸。 相反,日本的透气菌袋,因为从菌床表面到通气孔的距离、空间都被充分的确保,所以通气孔不会被菌丝所堵塞,从开始培养到出菇可以保持一定的通气量。也就是说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的栽培方式上,“可以保持一定的通气量”,这点就可以说比中国的栽培方式更加合理。以以上为依据,接下来请看数据。
这次进行的栽培试验是,使用低通气性过滤网,特卫强1059B附着在通风孔处,使用日本菌床香菇生产者,月夜野 蘑菇园所开发的菌种「大峰」试验所得出的数据。菌床重量为2.8kg,完全采用空调设备进行试验栽培,培养天数90天,出菇次数达到4次。数据显示出19cm和13cm的数字,这个数字是菌床表面到通气孔的中心位置的距离。数字越大,表示从菌床表面到通风孔的距离越远。 首先请看每一个菌床的累积出菇量的图表。通气孔的直径为35mm,从通气孔到菌床表面有不同距离的两个袋子的数据。这两个图表进行比较,明显得知通气孔离菌床表面19cm的要比离菌床表面13cm的出菇量要少。也就是说,通风孔离菌床表面远=出菇量少。
接着,请看重量减少率和出菇量的图表。对于重量减少率根据装袋时重量为基准,表示出从那里减少了多少百分比的重量。值得注目的是,重量的减少率低=出菇量减少。
其次,请看袋子内部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出菇量的图表。因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快要出菇以前是比较稳定的期间,通常是很少的状态,但19cm的明显浓度偏高。从这个图表得出,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出菇量少。
从「通气孔离菌床表面远出菇量会减少」「重量的减少率低出菇量会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高出菇量会减少」来看,其实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通气孔离菌床表面远,造成培养中的水分不易排出,从而重量不易减少,造成比氧气比重大的二氧化碳不易排出的情况。就是说,配合栽培环境的同时,没有可以适当往袋外排出水分和二氧化碳的食用菌菌袋的话,会导致出菇量降低。可以说中国的栽培方式,只要有菌床的通气孔被菌丝堵塞的情况,不管栽培环境多优越,都会造成水分和二氧化碳不易排出,结果导致出菇量降低的可能性变大。
接着,刚才的图表只是19cm和13cm的比较。通气孔到菌床表面的距离很大的影响着出菇量。请看从通气孔到菌床表面距离的详细图表。在这个图表上,影响被明显的表现出来。但非常有趣的是,在通气孔离菌床表面很近的9cm的栽培袋上进行分析,以刚才的理论,按理说水分和二氧化碳容易排出,出菇量应该会有增多的倾向,结果反而出菇量比13cm的要少。这是因为,通气孔离菌床表面过于靠近,菌床的水分过于排出,导致菌床表面过于干燥,从而影响了出菇。从这个结果也可以说,选择能够可以排出适当的水分、二氧化碳的食用菌栽培袋,配合相应的栽培环境是很重要的事。 其次,在同一个实验区,请看只把通气孔的直径改变的试验数据。这个是刚才通气孔直径35mm的食用菌菌袋,和与比它直径大,通气孔直径为50mm的食用菌菌袋在出菇量上比较的图表。这种情况下, 35mm的出菇最大量在13cm的位置, 50mm的出菇最大量在15cm的位置。就是说,从这个数据来看,两者的出菇最大量有2cm的移位,如果把50mm放13cm的位置的话,跟通气孔直径35mm进行比较,通气孔的面积分、导致菌床表面易干燥,出菇量降低。从这个图表上也可以看出,不管通气孔直径的大小,从通气孔到菌床表面的距离远就会导致出菇量降低。和刚才的试验数据一样,配合栽培环境,选择适合的食用菌菌袋是很重要的事。
正如以上试验数据所示,适合的食用菌菌袋的选定,是影响每个菌床的出菇量提高的非常重要因素。与中国的栽培方式中使用的食用菌菌袋不同的是,我们从不同通气性的过滤网的选定、通气孔到菌床表面的距离、通气孔的直径等等,在菌床上部的空间可以实现各种各样的搭配。 综上所述,选择了适合的食用菌菌袋,即使是与以往的菌床数量来栽培,就可以实现每个菌床的出菇量的提高,生产成本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但利润会大大增加。 在这里,希望大家再回想一下中国的栽培方式。套圈方式栽培来说,工人用手来安装套圈。打孔接种的方式也是如此,套袋的工序,然后再将套上的袋子拿掉,这些都是工人手动来进行的。就是说,就中国的栽培方式来讲,没有实现自动化的工序部分只会增涨人工费的开销,这样的人工费开销是生产成本中一个严重的负担。
那么,使用我们的透气菌袋的话,一个是不需要套圈方式的人工安装套圈,另外,打孔接种方式也是一样,打孔工序、套袋工序、取出工序完全不需要这些工序。以往工人所需要做的工作程序被简化,确切的关联到人工费的消减。 并且,现在中国的栽培方式来看,套圈安装工作等,因为存在只有人工手动才能完成的工作程序,所以一直不能实现自动化,但是使用我们透气菌袋的话,如前半部说明,选择适合的食用菌菌袋不仅可以提高出菇产量,也有可以配合菌床成型工序和接种工序共同实现自动化的优点。
首先在菌床成型工序上,中国的套圈栽培方式以一天10000个菌床成形举例来说,就算使用自动装袋机,菌袋的安装和卸下的工序大约需要2个人,套圈安装工序大约需要3个人,最少需要5人才可以完成工作,如果使用日本的机器制造厂商,东亚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所制造的自动装袋机,只需人工挂袋和卸袋工序的SP-P400型,以2.5kg菌床为例,最快每小时可以完成400个菌床的成形。只需手工挂袋工序的RST-800型,以2.5kg菌床为例,最快每小时可以完成800个菌床成形。只需人工把成捆的菌袋放入机器工序的ST-H350型,以2.5kg为例,最快每小时可以完成350个菌床,等等各种样式的机型,哪个机型都是最少1个人,最多2~3个人可以完成菌床成形的工序,可以大幅度的消减人工费开销。
而且在接种工序上,中国的套圈栽培方式以一天10000个菌床成形举例来说,套圈拆卸工序需要2个人,接种工序需要2个人,套圈再重新安装工序需要2个人,最少需要6个人左右。而东亚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自动接种系统,以每个小时最快可以完成600菌床接种的ST-K600为例,无菌室内只需1个人作业,无菌室外1个人接取工作,最少2个人可以完成接种工序,与菌床成形工序一样,可以大幅度的消减人工费的开销。而且不仅仅削减人工费开销,无菌室内的工作人员的人数来进行比较,中国的套圈栽培方式在无菌室至少需要6个人,如果使用自动接种系统的话,只需1个人来完成,人数的减少降低了人的呼吸或附带菌等给菌床带来杂菌的侵入率。
这样,虽然自动设备的引进会让成本一时的提高,但是产品优质率的上升、人员经费的消减等等,长久考虑的话优点非常多,可以说是将来对食用菌生产非常有效的措施。 最近几年,由于国外食用菌生产的活跃化,我司举一个例子,从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向我司询问食用菌相关器材的事例增多。但以各生产者的菌床生产数来比,中国生产者所生产的的菌床数要远远多于他们。可是,列举的这些国外食用菌生产者们,却看准了未来的生产趋势,优先引进透气菌袋和自动设备的事例比较多,从中国的生产者的菌床生产规模考虑,中国国外小规模生产者都逐渐紧急的导入透气菌袋和自动设备,以降低生产过程中人工费成本,提高利润为目标。进一步说,中国国内的食用菌产业没有在加速的发展吧。
这次的发布, 是以一个过滤网,在2.5kg菌床上的试验数据,我们所供应的透气菌袋还有1kg用、2kg用等各种样式的型号。而且,也有多种多样特性的过滤网。对于有广阔土地的中国来说,在不同的地区菌床的大小和栽培环境会截然不同,透气菌袋的重要性越来越会被认可。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还有以过滤网为观点的栽培试验数据和其他各种各样的试验数据。下次,如果还有这样发布的机会的话,我们会以持有的试验数据为依据,更进一步的向大家展示日本食用菌的栽培技术。
我们希望能对中国的食用菌产业的未来做贡献,为以后更进一步发展为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