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平菇栽培中的几个误区

已有 194 次阅读2016-12-23 22:52

误区一:通风问题

我地以平菇种植为主,所以以下问题以平菇为主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初次接触食用菌,食用菌推广站的技术人员对我说:只要达到温度和湿度就可以了。于是乎,集市上出售的平菇都不像平菇,而是像花椰菜和红薯。关键的问题是忽视了通风。在北方的冬季,尤其是以半地下菇棚栽培的,即使是外界的温度达到了零下十度以上,也不能忽视。菇棚建造时留有足够的通风口,通风口的多少菌垛为标准,即每个走廊的尽头都是通风口,使每一个菇面都能接触到足够的氧气,尤其是霜降时节和立春之后更要注意通风。

误区二:湿度问题
湿度分培养料的湿度和空气的湿度,培养料配制时,一定要掌握好,尤其是新手,不要学高手的方法,增加水的含量。九九年在昌乐县阿托河洼试管厂遇到安丘县的朱某,他配料时料水比1:2.1,还说,得到了蔡德华的认可,但是我不相信。我认为平菇生料栽培棉籽壳料水比以1:1.3玉米芯1:1.5为好,发酵料栽培料水比棉籽壳以1:1.5玉米芯1:1.8为好,还要看料的粗细程度以及棉籽壳中含绒量的多少。为求产量加大含水量造成失败者比比皆是。空气湿度也是如此,不要取最高值。白天空气湿度以百分之八十---八十五,傍晚将地面洒水,夜晚水汽蒸腾,自然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白天与夜晚造成百分之十的湿度差,这样对黄菇病的预防有较好的作用。低温高湿对平菇十分不利,老菇棚将湿度八十也是可取的,产量可能稍低一点。还有一点,我在这里说出和大家一起探讨,资料上讲培养料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十菌蕾不能分化,我认为是不成立的。去年五一,我的平菇栽培结束了,由于忙,一部分废料没有清除,六一时料内水分已经很少了,料面已经龟裂,六月五号左右又密密麻麻出了一潮菇,喷水后又收了几百斤。

为了增加透气性,在棉籽壳中添加百分之二十的玉米芯具有很好的增产作用。为了增产和增加菇体的韧性,有人添加了百分之一的食盐,通过许多菇农的栽培试验,食盐的优势并不明显。而在培养基中添加百分之十的木屑,在平菇的抗病性及韧性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误区八:软柄菇与硬柄菇之别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地区自上海农科院引进了两个平菇菌株紫孢侧耳5.39和华丽侧耳,很多菇农在一个菇棚里同时种了这两个品种,有许多户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菌袋发好后同时出菇,头潮菇华丽侧耳长的很好,而5.39到了幼菇期开始死亡,但到华丽侧耳头潮结束的转潮期间,5.39又长出来了,而且很好,以后两个品种交替出菇。我多年来对此事疑惑不解,也曾与很多技术人员探讨过此事,他们也不能解释,还说这事是我杜撰的,根本不可能。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这就是软柄菇与硬柄菇的差别之处,软柄菇由于菇柄较软,易吸水,喷水不宜过大,否则易得黄菇病,这就是有些菇农所说的软柄菇不抗病的原因 。而硬柄菇可以使用大水喷雾,甚至可以淋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我要注册


关闭

易菇论坛推荐

关于新老用户注册登录后显示“用户组:等待验证”的处理
关于新老用户注册登录后显示“用户组:等待验证”的处理

查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