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煮熟15分钟以上,就能保证安全?专家:这个不靠谱
金黔在线讯(本网记者 林童)6月——8月为全省食菌中毒事件的高发期。6月10日,贵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特发通知,要求加大对野生菌安全食用的宣传和加大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因误食有毒野生菌而发生的中毒事件。 贵州省是盛产野生菌的省份之一,夏、秋季节是野生菌生长、收获的季节,老百姓采食野生菌的情况较多。然而并非所有的野生菌都是可以食用的,野生菌主要分为食用菌和非食用的毒菌、药菌。传统食用野生菌和毒菌、药菌之间区别细微,肉眼辨别起来比较困难。 记者从贵州省疾控中心了解到,2004年——2011年之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在对各类致病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误食野生菌中毒导致死亡的概率较高。而每年5月——10月都有食菌中毒的事件发生,高峰期为6月——8月。 据贵州省疾控中心卫检所处置科科长周亚娟介绍,食用菌类中毒后果严重,目前还没有针对菌类中毒治疗的特效办法,医疗部门只能采取对症治疗的方式,尤其是误食一些含剧毒毒素的野生菌,死亡率比较高。 此外,老百姓在采集、食用野生菌存在两个盲点:一是采集、食用野生菌时没有想过要去判断野生菌能不能吃?二是对毒菌危害认识不够,把菌中毒当作胃肠道疾病来处理,耽误了治疗时间。 【延伸阅读】贵州省疾控中心专家周亚娟健康安全提示:辨别、食用野生菌的5大误区生活中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民间传说的一些辨别、食用野生菌的方法管不管用?人们辨别、食用野生菌存在5大误区:
误区1:外观鲜艳的菌才有毒?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但周亚娟说,野生菌分为很多种类,外观看上去都差不多,有的能吃、有的极毒。
误区2:味道刺鼻的菌才有毒?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但周亚娟亲自采摘野生菌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毒菌也没有异味。
误区3:用葱白、大蒜能测出菌有毒?有些民间传统方法说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大蒜变蓝色或褐色。周亚娟说,这些检测方法目前都没有可靠的结论证明是完全有效。
误区4:牛奶结块说明菌有毒?有人说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周亚娟认为这种方法和用葱白、大蒜、银器检测一样,都没有科学依据。
误区5:高温煮超15分能杀毒?有些饮食店告诉客人,食用菌内煮熟15分钟以上,能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周亚娟指出,高温不能破坏毒菌、药菌的毒性,如果误食毒菌,那怕经过高温一样难免中毒。 题目似可商榷,食用菌拟改野生菌。 有很多野生菌都是有毒的,也有味道很好鲜美的。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6-15 18: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题目似可商榷,食用菌拟改野生菌。
此言甚是有理 先给狗吃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