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uxuxu 发表于 2013-5-18 21:53:58

灭菌槽和锅炉细节照能来几张就好

chensifan101 发表于 2013-5-18 22:50:40

田老师您是雅安川农的吗?我也是雅安的,您这个是雅安的厂吗?

warchina 发表于 2013-5-18 23:08:29

请问田老师,那个灭菌箱是用电的吗?

人生就是扯蛋 发表于 2013-5-19 01:33:26


    http://bbs.emushroo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212/07/090027fatvzj9133djw3jm.gif田老师,恭喜恭喜!!!看到你的基地落成甚是兴奋,希望自己的四川之旅能早日成行。
    这么大这么规范的菇场,假如在里面走一圈估计都得都要眼花缭乱了吧,再假如谁要是能在这面先从一个基层员工做起,两三年出来后也能是位独当一面的大将了吧,哈哈。最后悄悄的问句:“田老师,您爱死蛋了吗?您狗卖屁了吗?假如都没有的话,‘您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http://bbs.emushroo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211/27/233503fneefc5nyycn5fv5.gif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3-5-19 06:58:39

田老师,看照片,好像是龙泉叶老师菇耳牌香菇木耳生产流水线在四川安家落户,恭喜,恭喜,你们俩“结亲”,也应该请我吃糖。
今后香菇木耳流水线将会也来越被大家所接受,菌棒专业厂家逐渐会被大家所接受。福建香菇专用生产菌棒企业已经产生了,所使用的也是龙泉叶老师菇耳牌流水线。我还是他们介绍人。
对你灭菌小车我提些意见,是否加以配件,分割活动两三层,比较好些,虽然放少些,但小汤圆比较容易熟哦。
菌包放置时是否能够注意点,是否能够严格按照口字型排放,品字形排放不是很理想做法。
我预言:菌棒菌包专业化生产线将是五年内小农户生产必然趋势,充满商机。这是食用菌行业发展必然产物,只有社会分工细化,才会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几点小意见,仅供参考哦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5-19 15:53:29

多的钱都花了,该整一台叉车,提高功效不少呢。还有就是黄老师提到的分层,这个长远看是值得投入的,灭菌效果的保障性强很多。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5-19 15:58:08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3-5-19 06: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田老师,看照片,好像是龙泉叶老师菇耳牌香菇木耳生产流水线在四川安家落户,恭喜,恭喜,你们俩“结亲”, ...

黄老师,我认为如果用灭菌框加推架会更好,在导热、冷却时间上强很多,而且流水线操作接种这些需要手工的环节,框子可以提高工效,假设是两层的框,再用搁架发菌,连翻堆放气都可以免了。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5-19 16:02:58

本帖最后由 不大不小菇 于 2013-5-19 16:05 编辑

俺还提个醒,估计搞一段时间后,灭菌的架子会变形成鼓状,要考虑分隔成两层或三层。你这个高度是2.5米,大了一点,没有中间拉住,就可能要弯曲。

蘑菇之家 发表于 2013-5-19 16:45:25

{:soso_e183:}

田鸿 发表于 2013-5-19 18:12:24

感谢黄老师和鄢老师的指教和鼓励,两位老师都是长期扎根生产一线的专家,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是我等后辈努力学习的榜样!我向两位老师汇报一下项目的情况。该项目始于去年12月,今年2月签订菌棒生产合同,签订的生产量最后达到150万棒,整个生产线原本不是这样设计的,拟采用福建黑宝的2级搅拌系统和选购的装袋机进行组装建立生产线,同时采用高压锅炉和锅炉板焊接的带保温层的微压灭菌柜构建灭菌系统,设计生产能力达到每天4万棒,但整个设计如果搞完需要近80万的资金,公司老总觉得投资太大心里没底,所以要我更改设计,于是才和叶礼奎先生在成都见了一面,公司老总到浙江考察并签订了设备和其他物质的合同,并在4月中旬将设备安装到位。经过近一个月试装袋调试,到昨天开始生产,我仔细看了设备及试装袋情况,生产线目前看来比国内其他厂类似产品简单,但制棒速度能达到要求,袋子破损率也低。此香菇菌棒生产线在四川是第二条(另一条在泸州,是河南那个什么牌子的,现在还处在趴窝状态),在成都附近是第一条。集中制袋,分散出菇以及机器打包,小袋栽培将是未来食用菌栽培的发展方向之一。至于黄老师和鄢老师提出的灭菌槽中放菌棒的架子需要有搁板分层以提高蒸汽的穿透能力,原本的设计是这样的,但最后老总自己改成这样,就只有这样了。再次谢谢黄老师和鄢老师热诚而无私的指教!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鸣锣开干,只发图,图片顺序有点乱,大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