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tianxia 发表于 2012-9-6 21:50:09

工厂化生产要防止只抓硬件忽视软件

生产要防止只抓硬件忽视软件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飞跃,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只重视高、精、尖设备的引进和发展,忽视了生产、技术的管理。有的企业为获得高精尖设备而自我陶醉,淡忘了管理是否精确、到位。
       举一个例子。河南洛阳一家食用菌企业,去年还为建成二次发酵隧道充满自豪,但不久,先后有数名隧道温度操作者辞职离岗,最长的做了不足一年最短的做了半年,使该企业陷入被动是可想而知的。
      众所周知,二次发酵隧道是工厂化生产褐菇和双孢菇的命脉,其操作技术虽不复杂,却十分关键。设备性能和温度的关系,新风量和温度的关系,设备和循环风的关系,新风和循环风的关系以及和最终的落脚点——温度的关系,尤其设备性能和新风喷嘴的关系等等,稍作留心,具有初高中的文化就可掌握。几名操作人员的离去后,果真不久便到了其他企业从事该项工作。
      为什么会产生“良禽择木而栖”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多头管理,用人者无权决定工资,有权定工资的不用人,承诺半年、一年后提高工资不能兑现;二是责任不明、岗位不清,管理者认为隧道温度的操作虽然占用工作时间长,但实际工作时间短,操作完了就没事儿了,工作轻松,有空余的时间就另派其他的出力气的工作,不容操作人员思考操作中的疑问和难题,而辅助岗位和本职岗位工作风马牛不相及,又常干粗活累活,至少员工觉得企业随意性太大。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说明管理者没有给员工明确岗位职责,更没有科学管理的理念,确定工资没有统一的标准,管理混乱。一个企业如果不是靠“法”治——制度来管理,而是实施人治,人治替代了管理,可想员工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同时可以看出,管理者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原始观念上:出力气才是干活,在岗位运用智慧就是仿佛不是干活。我想,管理者其实并不明白确定了岗位职责后才可以行使管理,人为地摆布当成了企业的管理。我相信,每位员工或高或低都希望在岗位有所建树,有所建树才有可能得到企业的重要,才有可能提高收入,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对企业有所建树的环境和条件,没有这样的条件和环境员工怎么会走呢,如果熟悉掌握了操作,甚至弄懂了操作的原理,自然而然要选择通途的。
      食用菌企业完善管理机制,让人治变为“法”治,稳定员工,高精尖的设备才能持续不断发挥作用。
    当然,我不赞成员工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将发酵隧道温度和菇房温度记录虚拟化,以致使实际温度和记录温度不同,甚至相反,用此手段来报复企业。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发生过,之所以发生了,说明工厂化生产管理还是有空可钻的,所以管理是软件,但做不好是致命的。
   日前,看到有人发了帖子,说他帮助建了许多食用菌工厂,可大多难以运转,如果此事不虚,我个人主观臆断:管理缺失一定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秦锦 发表于 2012-9-6 22:49:27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它不同于文化活动、科学技术活动和教育活动等,它有自己的特征。狭义的管理就是指挥他人能用其他最好的工作方法去工作。
    任何生产厂或者个人,脱离管理谈效益都是痴人说梦。
    管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科学。不是泛泛地骂骂人那么简单,而是贯穿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与细节。同时也倾注了整个企业和经营者的文化。也是在短时间内很难建立的。跟烧了多少真金白银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这些,是用钱买不来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一招一式建立起来才行。

jyb5161718 发表于 2012-9-6 23:15:00

在这个版块发帖希望大家既要文明又要冷静,有好技术好建议只管发挥出来。对发表不文明言辞的帖子将永被封帖!

秦锦 发表于 2012-9-6 23:44:14

   在很多工厂化企业里面,很多老板认为有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本身就有待商榷的。钱,可以把整个厂建立的非常漂亮,设备也非常先进,但是工人工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和整个厂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气质,用钱来砸,是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的。为什么?这个就是楼主说的软件问题。而这个问题首先取决于管理层和最高管理者的管理艺术和人格魅力。就像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亮剑》里面的独立团,他们表现出来的那种“嗷嗷叫”气质和野狼的气质,这个特质的体现,除了独立团李云龙团长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以外还跟他带兵的方法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我们的企业也是一样,光有光鲜的外壳不行,没有优秀的管理人才,那充其量也就是外强中干中看不中用的摆设而已。

秦锦 发表于 2012-9-6 23:53:58

工厂化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工厂化企业,其经营风险还是挺大的。这个经营风险当然可以通过高精尖的设备设施规避一些,但是毕竟是人去控制设备,所以这个人员的管理问题是绕不开的,是必须高度重视的。而现在,国内正处于“用工荒”,“人才荒”。在用人方面,我觉得像榕珍菌业的用人之道就很值得我们工厂化企业学习借鉴。

秦锦 发表于 2012-9-7 00:18:04

       所有的工厂化企业生产流程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每个企业所做出来的结果却存在了非常大距离?这个就是各个企业对于这个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的控制的办法和手段的有效性差异问题。如何更好地控制整个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对整个流程进行系统的评估和相对应的设计。如额定工作时间与生产出来的产品如装好的菌包,其数量是多少?破损率是多少?合格率是多少?折算工资该付多少钱一个?谁去监督?怎么样改进?如何来提高效率减低成本等等问题,每个环节都必须有详细的描述。
    很多老板经常认为其产品的低质量是由于缺乏质量意识和工人们不良的工作态度所致。事实表明:如果管理者能做到以下几点,工人们是可以有责任感的。
      (1)对工序设备的操作者进行了全面的培训。
      (2)将如何去做的详细指令告诉员工。
      (3)建立一套证实和评估员工行动结果的方法。
      (4)当发现结果不令人满意时,调整设备或工序。

秦锦 发表于 2012-9-7 00:35:29

   盖了几层楼了,有点喧宾夺主之意了,抱歉啊楼主同志{:soso_e120:}再发点感言再闭嘴吧:
   管理是很讲究谋略的,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就是这个道理!
   用谋略的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经血战而屈服敌人,获致最完整的战果,也就是在不伤丝毫的情况下,取得全胜,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近代兵学家李德·哈得在阐述其 “大战略”思想时,曾有这样的话:“尽管战斗是一种物质上的行为。可是其指导却是一种心理上的程序,战略愈高明,则愈容易把握有利机会,而只需付出最低的成本。”
   在商品市场角逐的决斗中,智慧的花朵开放在竞争最激烈、风险最大的地方。在企业家的身上,谋与勇相映成辉。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投资”谋就是“管理”,如果说无勇之谋,是难以实现的幻影,纸上谈兵都算不上。那么,无谋之勇,充其量不过是匹夫之勇、鲁莽的代名词,最终总要被碰得头破血流。
   孙武虽然从英雄创造历史的思想出发,过高地估计了 “谋攻”的作用,但他提出的 “夺其志”、“夺其心”、“以迂为直”等观点,确实反映了战争的一般指导规律,有着很高的军事谋略水准。在经济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这些观点仍然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光彩,是企业家保存自己、战胜对手、不断发展壮大的法宝。
      祝愿食用菌老板们都财源广进,名利双收

振国 发表于 2012-9-7 07:03:23

管理不是管的住人,而是合理的规划每一件事,让每位员工各尽其责、每台设备物尽其用,每个单元发挥最大的优势;管理不是道德上让每个员工都心服口服,而是各种资源的理性、合理、优势整合。

刀狼 发表于 2012-9-7 07:34:28

远远看去“秦锦”网友的几篇帖子既有管理学问又有引古入今经之风范,从食用菌工厂化技术到企业管理再到市场营销,从军事到政治无不精通,看完耳目一新,俺是过去的假军人出身、目前也想与朋友办个工厂,可是不懂企业管理,更不懂食用菌工厂化运营,请教一下秦锦网友、什么是企业?什么叫工厂?什么是食用菌工厂?【食用菌工厂化与食用菌工厂都有哪些区别?】我们怕这个概念弄不懂及容易赔钱,谢谢!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2-9-7 09:02:27

    我很搞的看了这些帖子,企业软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所谓的企业“法治”,是可以肯定行不通的。因为规定总是有限的,而问题是无限的,这需要包容和主动才能因应。不要认为企业不要人治,企业不能绝对人治,但需要一些相对的人治,这个人治不是让谁随心所欲地去瞎搞,而是人性化的去治理,这个是高手管理和机械管理的最大不同。这个人治是学不来的,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管理者的认识水平和天性,心地狭隘者和老好人都是不可能做好的,而且它也不是通过巧言令色可以实现的。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工厂化生产要防止只抓硬件忽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