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lunyulong
发表于 2012-8-6 09:14:22
每一个成功的栽培者都有自己一套较为稳固的栽培模式,都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立于不败之地。
但毎个人依然在探寻成本更低,效益更高的模式。
对一种新的模式,必须自己试验确认之后再采纳。
warchina
发表于 2012-8-6 09:28:28
解决了,这就是发酵熟料技术,是论坛的一位老前辈发的!
在发酵熟料中应用的是“杀菌”的概念,是利用一定的温度、有选择的针对一些微生物进行杀伤而使其失去活性的一种手段,而非“灭菌”,灭菌一般是使用一定的温度来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这两种处理方式的过程和结果是不同的。
发酵熟料的后期杀菌处理类似与后发酵,但不等同于后发酵,后发酵的高温处理后要有一个放线菌再培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要近百小时,而发酵熟料是直接杀死一定量的低温菌,而保留下来部分的嗜热放线菌,这个过程很短暂,只要十来个小时即可达到既定目的。
发酵熟料栽培模式 先把培养料进行发酵培养放线菌后,再利用高温选择性的对培养料的微生物进行一定量的活性杀伤,保留部分嗜热放线菌,利用其对其它微生物的排它性,来提高培养基质的抗杂能力,从而保证平菇栽培工艺的稳定性,这就是发酵熟料栽培模式。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平菇的规模化生产主要采用的是熟料栽培模式,但熟料栽培的高污染率,使很多的菇农惨遭失败,如何稳定生产工艺,提高制袋成功率,如何解决熟料栽培的菌袋灭菌、无菌操作、环境污染三大难题,一度成为平菇栽培者最头疼的问题。幸好,在1992年前后,在河北保定一带,流传了叫“诱导灭菌”技术,利用微生物在萌发状态下比休眠状态下更易杀灭的原理,把培养料先进行短期堆制,当培养料中的微生物萌动后,再装袋进行灭菌,从而达到快速灭菌的目的。诱导灭菌技术的产生,首先解决了培养料的灭菌问题,但还是存在接种口及破损袋污染现象的发生,接种时,仍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为摆脱无菌操作的束缚,我们又结合了发酵料高抗杂性,
进行了发酵后短时常压灭菌的尝试,目的在与保留部分放线菌,利用微生物的排它性来抵御外来杂菌的侵染,取得可喜成功,而后通过了中试,最后制定了平菇发酵熟料栽培工艺,使我们平菇的可持续发展得以保障,成为目前平菇周年化、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栽培模式。
ynymnjx
发表于 2012-8-6 15:02:10
学习,谢谢前辈老师
差两分
发表于 2012-8-6 21:45:59
哪来的专家?
jph6060
发表于 2012-8-6 22:33:29
楼主,能不能把完整的视频发上来!
blackcat
发表于 2012-8-7 00:21:58
不是很明白。。
老菌人
发表于 2012-8-7 15:52:53
该技术用于制作三级种,早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即已成功用于生产了。2007年8月出版的“食用菌六部致富宝典(第二版)”中,我已将该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详见该书P194“2.三级种巴氏灭菌两步简化生产技术”一节的内容,写了不到一页。
kunlunyulong说得好:对一种新的模式,必须自己试验确认之后再采纳。这就是科学的态度——毛泽东之所以伟大,就是把苏联革命的“城市包围农村”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以后,创造性的建立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理论——这就从理论上决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然性。我们不敢想象:当年的毛泽东如果只是一味的拿着苏联革命胜利“城市包围农村”理论盲目的在中国展开,结果到底会怎么样??
还要多说什么吗?没必要了吧!
哈伊,就到这儿吧!
老菌人
差两分
发表于 2012-8-7 21:58:28
老菇农都有自己的灭菌模式,那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只是有点担心新菇农和初学者,把他当成《葵花宝典》就遭啦
差两分
发表于 2012-8-7 22:03:04
对于初学者,个人认为,如果您的家底不是很厚的话,可千万别把这种方法当成主要灭菌模式啊。当然做做实验还是可以的
差两分
发表于 2012-8-7 22:05:55
十几年了,也不知道老菌人说的这项技术推广成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