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务实地培养食用菌技术管理人才
每次和朋友们见面,几乎都问,老温能不能给我找几个人?大多来电话都是温老师帮帮忙给我找个技术员.....为此几乎每年电话费没少花,嘴皮子没少爱磨,不外乎朋友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个老玩童不禁想说几句过头的话:这些年国家培养的食用菌专业啊,微生物专业啊,蔬菜专业啊....这些高级人才都那里去了?你搞函授他搞培训,这些短期花了大价钱的学员都那里去了?还有什么回乡职业培训,脱贫技能培训等政府行为的职业培训培训出来的人在哪里?那些连图纸预算都不会搞的技术总监不是人才是祸害,那些连基本技术参数都搞不明白的技术员不是人才是蠢材,那些连基本操作都不达标的工人不是人才是庸才.....<br/> 到一些地方实际看看,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期的工艺....到一些工厂看来几乎就是垃圾场.....产品的产量与付出的代价成了正比。<br/> 宁可辍学混迹于市井网吧,也不肯务农学食用菌的少年....<br/> 宁肯做三,或鸭子也不想学食用菌这行.....<br/> 大学的教材能不能实际一些,职业高中能不能从基础抓起?<br/> 搞培训的问问自己懂不懂...<br/> 目前食用菌界老的老小的小,中间断档。教育部门,培训部门,舆论部门,政府部门能不能务实为食用菌界快速培养出一批真正的人才,让我们这些老蘑菇死了的时候能闭上眼睛?因为食用菌产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我是从事食用菌生产方面的,想请各位食用菌方面的专家指点迷津,把我国的食用菌事业做起来。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福建老菇农</i>在2011-10-23 5:45:54的发言:</b><br/>现在年轻人想的是怎么来钱快,喜欢大城市生活,想毕业后如何能够落脚在大城市。我现在回学校开讲座,我报告一完,也没有一位研究生来和我讨论,提问,令我心灰意冷。研究生都如此,其他人???他们看不到这里的“钱途”,宁可每个月拿贰仟元旱涝保收的工资,不愿意挑战自己。绝大多数是为获得研究生这块镀金牌而念研究生。我前两年编外培养几位研究生,现在在企业里独挡一面,其工资数倍旱涝保收工资。年轻人没有奋斗的目标,真是教育的悲哀。三十年改革,经济快速发展了,但教育倒退到谷底。 </div><p>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农业基层技术推广体系,濒临瘫痪。每个领域,经验丰富的农技员,都面临枯竭。愿意干的技术员也有心无力,没有可以讨论的人,没有可以请教的人。中国太需要推出玉米论坛,水稻论坛,西兰花论坛等等象易菇论坛这样的栽培交流平台了。可惜,我也是上个月才知道有它。</p> 现在年轻人想的是怎么来钱快,喜欢大城市生活,想毕业后如何能够落脚在大城市。我现在回学校开讲座,我报告一完,也没有一位研究生来和我讨论,提问,令我心灰意冷。研究生都如此,其他人???他们看不到这里的“钱途”,宁可每个月拿贰仟元旱涝保收的工资,不愿意挑战自己。绝大多数是为获得研究生这块镀金牌而念研究生。我前两年编外培养几位研究生,现在在企业里独挡一面,其工资数倍旱涝保收工资。年轻人没有奋斗的目标,真是教育的悲哀。三十年改革,经济快速发展了,但教育倒退到谷底。 不好说啥,功利化和面子化,也只能会形成今天的局面,毛老师的呐喊,温老师的醒问,黄老师的感叹....也只能是漩涡中的...,也许他们比我们更清楚,只是目的不同... <font size="5">其实以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说没有人愿意学是不准确的。真实的情况是愿意加入这个行业的大有人在,而如何去培养这些人却值得考量:学校的教育只涉及一些基础的理论,而企业大量需要的却是来之能战的实用型人才;企业不加以培养,则无法担当重任,若倾力培养又害怕成才之后远走高飞。</font> <p>这个好难讲啊。。。<br/>说实话 ,没有龙头型企业。就算有,里面水分多少?大学生、研究生进去又能做什么呢?<br/>高校里面嘛,都喜欢短平快的项目 来钱快结题快并且考核就是过场。<br/>生产上的,考核起来不完蛋。。。<br/>学生们大部分人当然喜欢旱涝保收,这个无可厚非。试想,若食用菌行业也能提供几千块旱涝保收的工作,不就会吸引到人吗?<br/>大城市的,毕业了去当菇农的可能性比农场的大学生毕业了做菇农小得太多吧?真正农村毕业的 有几人还会选择继续做农民?就算选择了,这里面大部分也是找不到其他旱涝保收的,,,<br/>本人刚进入这个行业,觉得发展空间很大。但是说实话,我不敢把我的同学同事,小弟大哥带进这个圈子,因为我觉得大部分人还是不会来的,放不下很多很多。。。。</p> <font color="#ff0000" size="4"><strong>现在学术界和教育界都很浮躁,就学术界来说,既缺乏相对合理和公平的人才评价机制,也缺乏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唯一可操作的就是职称等级评定,职称的评定只看所谓的纵向项目与经费,只看发表所谓SCI文章的多少和IF高低,于是跑项目和发垃圾文章就成了大家乐此不疲的重复劳动,而与产业相关的东西政府资助项目不仅少而且大多被那些牛逼专家用花花绿绿的申报书和私下勾兑捞到手,年轻的科研人员因为资历浅同时也因为学缘关系无法拿到项目,只能在牛逼专家的所谓项目中艰难挣扎,既伤害了年轻人的研究热情,也毒害了整个科研环境,最终的结果就以发所谓的SCI文章交差了事。这样年复一年的项目申请,使年轻的科研人员失去了从事技术研究的兴趣。就高等农业教育来看,情况更不容乐观,现在农业大学中,基本成了泛泛而谈,泛泛而讲,讲基础的多,试验课开太少,讲应用的更少,所以不要说是学食用菌的本科生,即使是食用菌专业的研究生,大多也在做什么分子标记,什么遗传,什么育种这些貌似有水平的学问,而生产实践几乎就没有,三年毕业了,有的连基本的菌种生产都不会,满口都是书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担大任???</strong></font> <font size="5">田先生的观点相当精辟,学校是不屑培养真正能用的技术管理人才,而企业又无力或者无意去培养人才,这就是矛盾的症结所在。找到如何破解这个矛盾的方法,需要发挥菌界同仁的集体智慧。</font> <font size="5"> 食用菌行业现在的困境我是感同身受。刚毕业的时候我是觉得自己是有点理论功底和实践功底的,毕竟自己在实验室呆的时间也比较长,对这一行业很感兴趣,学的理论自我感觉也比较扎实,还在种植基地实习过,觉得自己有两下子。可毕业出来到了广东这面接触工厂化种植,当初感觉就是傻眼了哈,和以前接触的完全是两种全新的模式!刚毕业的时候我还常看看食用菌方面的期刊,觉得可以充充电拓展知识面,毕业六七年了,现在是觉得看那些没什么价值的东西,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这些期刊里的东西,有价值能转化成生产上用的太少太少了。做理论研究和做培训的接触生产的太少,务实的太少,讲真话的太少,不知道自己研究和培训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不知道真正的实践生产需要什么,他们做研究和培训很多都是以圈钱和圈名为目的,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却是一蹋糊涂哈。我们这个行业的确是迫切的需要一大批有理论和实践功底,又能做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而非只会纸上谈兵的“专家”!</font>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