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 发表于 2011-9-23 08:14:25

陋点食用菌最基础的知识--环境因子之酸碱度

 
<p><font color="#993366" size="4"><strong>酸碱度是许多同仁容易忽视的环境因子,但我觉得酸碱度对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相当重要。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和子实体生长阶段均有一定的pH值范围,这是由于不同种类、不同发育阶段的食用菌新陈代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酶活性不同,每一种酶都有其最适pH值,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将使酶活力降低,导致新陈代谢的减缓甚至停止。pH值还影响到细胞膜的通透性,低pH值妨碍细胞对阳离子的吸收;高pH值妨碍细胞对阴离子的吸收。实验室条件下一般主要是在PDA培养基上通过添加NaOH和HCl调节来形成不同的酸碱梯度,通过菌丝的生长速度差异来进行筛选,实验证实:香菇、木耳等木腐类食用菌在偏酸性环境中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鸡腿菇、草菇等草腐类食用菌在偏碱性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这与两类食用菌中对生长起主要作用的酶的差异有关。有学者研究指出,随着pH值的增加,鸡腿菇的现蕾时间与采收时间呈缩短趋势,但这种关系仅表现在一定的pH范围内。</strong></font></p><br/>
<p><font color="#993366" size="4"><strong>pH值与食用菌生长的营养环境密切相关,菌丝在培养基中生长和蔓延时,通过分解基质,产生一些有机酸(如柠檬酸延胡索酸、琥珀酸、草酸等)会引起培养料的pH值降低,而pH值降低又将影响细胞膜对培养基质中离子的吸收,最终影响到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向培养料中添加碳酸钙、石膏等物质以中和菌丝生长产生的有机酸,以调节培养基质中的pH值。随着基质彻底分解,基质中pH值逐渐趋向于稳定,这是判断菌丝后熟程度的一个很重要指标。</strong></font></p><br/>
<p><font color="#993366" size="4"><strong>所以食用菌培养料酸碱度调节,并不是一开始就要调节到最适宜的数值,因为随着菌丝的生长过程,其代谢的产物有机酸(如碳酸和草酸)会不断地积累在培养料内,使料内的酸度逐渐提高;另外,培养料在灭菌过程中酸碱度也会下降。所以,刚配好的培养料的pH值应比最适宜的要高出1-1.5。如黄背木耳的最适宜pH值为7-7.5,拌料时掌握在8-9,高温灭菌后为7-8;杏鲍菇出菇时的pH值为5.5-6.5,菌丝生长时要求6.5-7.5,拌料时可掌握在7.5-8.0。金针菇培养基灭菌后PH值控制在5.9-6.2。值得注意的是,发菌过程中培养料的酸度上升得太厉害,不仅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反而会引起杂菌污染的机会,所以发菌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料pH值的变化。</strong></font></p><br/>
<p><font color="#993366" size="4"><strong>食用菌培养料pH值调节,常用2-3%的碳酸钙或1-2%的石膏粉可起到缓冲作用,在偏酸的情况下,一般用1-2%的石灰调节。试管里的培养基,偏酸时可用4%的氢氧化钠,偏碱时可用3%的盐酸调节。猴头菌最好添加过磷酸钙来降低PH值。</strong></font></p>

齐天大圣 发表于 2011-9-26 20:37:30

<p>好贴!书本上没有的技术!ph原来是这样调。感谢楼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陋点食用菌最基础的知识--环境因子之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