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bingyong666 发表于 2011-3-30 21:29:05

<p><font size="5">我们是搞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通过生产实践发现:我们与日本差距巨大,一在菌种方面,二在生产装备方面。期待我国菌业能在这些方面早日取得突破!我觉得国内食用菌相关书籍有价值的凤毛麟角,好多是生编硬凑,编书者缺乏实际生产经验。建议大家有机会看一看日本这方面的书籍,现阶段我们尚需向小日本学习。但愿此书能让我们眼前一亮!</font></p>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1-4-1 20:07:11

<p>从上面两批试管试验的结果,为什么含水量低于60%菌丝柱上面菌丝逐渐消失?为什么含水量60%菌丝柱上端菌丝希拉?含水量65%以上菌丝柱上端菌丝依然浓密?在栽培上有什么启发?在茶树菇配方里添加1%的石灰菌丝柱最长,这是什么原因?</p>

一位退休老人的唠叨 发表于 2011-4-1 18:37:23

红色多孔菌 发表于 2011-4-1 22:20:37

<font color="#800000" size="4" face="黑体"><strong>我试试看:<br/>&nbsp; 由于高压灭菌后表层失水,60%和低于60%的菌柱,由于含水量低,表层较干,萌发慢,走菌也慢,因此划的起始线位置较高,菌丝走到下层,含水量才真正的数据标注的值,因此菌丝恢复旺盛。<br/>&nbsp;&nbsp;加石灰的是大杯蕈,1%石灰说明其喜微偏碱的条件吧!</strong></font>

红色多孔菌 发表于 2011-4-1 23:14:03

<strong><font color="#800000" size="4" face="黑体">&nbsp;&nbsp;&nbsp;我想了想:加1%石灰菌柱最长,只能说明在生产上,配制栽培料时加1%的石灰好,也不一定说明大杯蕈菌丝喜微偏碱吧,因为灭菌后pH值会下降,不同的培养料配方灭菌后pH值下降的幅度不一样,可能回到中性(pH7),也可能更低一些,但大约在中性左右。这本书不光光是告诉我们,灭菌后培养基的pH多少最好(理论参数),还告诉我们灭菌前如何添加石灰或过钙(实践参数)。说明作者很注重该书的实用性,这就是黄教授极力推荐的缘故吧!<br/>&nbsp;&nbsp;&nbsp;另外问一个问题,您说在PDA平板上走菌温度回更高,我不理解。PDA中都是可溶性营养,菌丝直接吸收无须降解,因此不会发热才是,栽培包需要菌丝降解更易发热,尤其是走菌中间阶段发热较多,本书用PDA培养基做实验,想必就是为了消除这种误差,如果用菌种瓶(袋)做培养基,不同配方发热程度存在差异,反而不利指导生产。是否可以认为,书中的温度最佳值就是生产上菌瓶(袋)培养基中心应该控制的温度最佳值,生产实践中随机取个别瓶(袋),插一把温度计到料中心,以此为准进行温度控制即可。<br/>&nbsp;&nbsp;&nbsp; 还有一个问题,该书有没有介绍所做的相关试验的具体方法?我很需要了解实验应该怎么做才合理,我想栽培者尤其是工厂化栽培企业,要想获得比别人更好的经济效益或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应该经常针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实验,促进栽培水平不断完善和提升。这本书要是想获得更高有实用价值,作者应该详细写出实验方法提供给大众。另一个角度讲,也能让读者分析一下书中的实验结果数据是否真正可靠(方法不对结果就一定不可靠)。</font></strong>

红色多孔菌 发表于 2011-4-1 18:20:32

<p><font color="#800000" size="4" face="黑体"><strong>看来的确是本好书,现在很多书都是抄来抄去的,包括一些正规发布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规程,对温度、含水量、pH等因素参数都是某位专家一夜之间,脑袋一拍就写进去了,其实相同的菌类,不同品种都存在差异,没有经过科学实验,这样的数据是不实用的,本书是经过实验获得的数据,应该比较可信。</strong></font></p>

福建老菇农 发表于 2011-4-1 17:47:12

<font size="5"><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数据说话<br/><br/>&nbsp;&nbsp;&nbsp;&nbsp; </strong><font size="4">此书中二十七种商业化栽培菌类都做了上述的实验,可见数据说话对食用菌栽培起多大的作用。我们很多栽培这不注意实验数据,只是定型,只是大概,大概,这就是不会进步的原因。做实验,就是指导生产,那数据就要正确。还要会应用。比如上述的温度实验,是平板测试的,由于菌丝对培养基的降解,产生大量的呼吸热,群体效应的原因,温度比较高,有时会高出3-6度,所以平板的实验只是提供应用基础和参考值。栽培包培养的温度就必须低于平板试验数据3-6度。此外,还必须注意不同的菌类参数有所差异。应注意。<br/></font>希望此书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br/><br/></font><br/><br/><br/><br/>

邓信炎 发表于 2011-4-2 15:27:20

<p>希望这本书能快些收到,早一天阅读,早一天受益。一本好书,终身受益……<br/></p>

红色多孔菌 发表于 2011-4-2 12:37:54

<p><font color="#800000" size="4" face="黑体"><strong>想提一个问题和各位网友、菇友探讨探讨。<br/>&nbsp;&nbsp;&nbsp;比如在工厂化栽培上,要通过实验找到最佳的培养基含水量,就要将相同配方的材料配成一系列不同含水量的培养基,然后再装瓶或装袋,灭菌后无菌接种,观察走菌疏密和快慢,现蕾早晚和多少,出菇产量和品质,经过比对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那么在装瓶或装袋的时候,在确保装瓶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是保证不同含水量的瓶(袋)培养基干重一致好呢?还是湿重一致好。到底哪个做法是科学的实验方法?<br/>&nbsp;&nbsp;&nbsp;非常希望该书有具体的实验方法,就是希望能解我上述类似问题的疑问。书是买了不少,但能解决具体问题的却不多。上述问题各位菇友、前辈、谈谈您的看法吧!帮帮忙,谢谢啦!</strong></font></p>

fjmrc039 发表于 2011-4-2 12:50:45

<p><font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 对于黄老师提的含水量的问题,个人认为:当栽培基质灭菌完时,会用余热把棉花塞蒸干,这是一个水份散失的过程,当栽培基质含水量低或栽培基质持水性差时,培养料的表面就容易干,导致菌块萌发慢和走菌不正常。因此在生产上,应注意灭菌前培养料含水量的控制,栽培基质的选择,在菌丝培养过程中,还要注意环境温度与湿度的相协调控制。<br/>&nbsp;&nbsp;&nbsp;&nbsp; 至于此书的实验方法,有作介绍,其实正如黄老师说的,有些方法很简单,但得出的实验数据可了解品种的基本特性,供科研、生产参考。</font></p>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看图说话(14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