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工程 发表于 2010-8-30 23:12:51

学习了。 隧道发酵技术 应该是一个工艺改变 。用机械 设备 来减少劳动量 长效降低成本。用调温房来解决周年问题。用适用的上料机解决工效问题。所述一切全都已经国产化成系统设备了。 不要忘记 将工业化管理方式从建厂 从改造开始就融进来 做管理的颠覆性革命 创新的管理机制才能使你走出不同以往的路 才能有生命力的走下去。

安广杰 发表于 2010-8-31 06:44:1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蘑菇工程</i>在2010-8-30 23:27:13的发言:</b><br/>木箱生产 是美国的方式&nbsp;。 将8层长4-6米的整个菇床铲到上料区上完料再归位 是个好办法 省却了上料 覆土昂贵专用设备的投入。但场地要求能施展的开。<br/>三楼的图 红色角钢托盘?可叠几层?采菇时方便吗?结构可以改造得更合理些。所用的料貌似不是隧道发酵出来的?上料时环境污染的后果明显吗?怎么防范的?<br/>请教了。 </div>
<p><strong>回23楼:3楼红色角钢托盘是引自“生态无极”老师关于韩国早期的双孢菇生产资料,在此对生态无极老师表示谢意。托盘的结构和制作形式是根据工艺要求和空调机配置决定的,形式千变万化,不可据以固有思路,下图是“漳州菇”老师早期在论坛发表的图片,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关于环境污染问题,不必忧虑可以很方便解决。</strong></p>

安广杰 发表于 2010-8-31 07:39:26

[建议]双孢菇生产基地的出路?

漳州菇老师在论坛早期发表的木质托盘图片<br/><br/><br/>

双孢菇草菇 发表于 2010-9-1 08:19:17

感谢安先生的无私分享啊,好文章。。。。

菇香溢 发表于 2010-9-1 08:00:52

<font size="5">学习了,托盘制是国外早期的工艺但很适合目前国内半工厂化双孢菇基地的发展,中国式的“变通”要的就是“实用,有效”。</font>

湖西农人 发表于 2010-9-4 10:13:08

这个论坛不错,安先生的建议更好,学习了!

野蘑菇 发表于 2010-9-17 12:13:3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安广杰</i>在2010-9-12 20:43:34的发言:</b><br/>
       
       
        <p><font size="4">建隧道容易,用好隧道难。需要配套设备工艺,更要有精通隧道使用的“人”,偶然高产或许做得到,但做到稳定生产很困难。理论和实际的差距需要经验去弥补,能“因势利导的调整”最见功夫,学无止境啊。</font></p>
       
</div><p></p>建好隧道后,如果一年只用一次是很难找到感觉的,每年多次多年不断使用不断改进才会进步。积累经验!

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0-9-12 19:44:29

指正不敢,互相探讨。如果针对他的房间4千瓦够了,当然风压风量要足够。当然房间越小使用成本越高。并不是人家的缩小版就是合理的。没有图纸、建造经验仅仅看看就能做出真正合理的隧道?国外的隧道是多方面专家组合并且经过试验实践才设计出来的。涉及多个行业,除非在理论上非常成熟,否则很难做好。我了解一个企业拿到图纸做出来还不是太合理,因为每个人对图纸的理解不一样。当然要求不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双孢菇论坛 发表于 2010-9-12 19:49:57

据我了解,目前那么多隧道闲置!为什么?当然作料技术是一方面原因。隧道做出来的培养料在栽培户那里也达到过每平方30公斤。

安广杰 发表于 2010-9-12 20:43:3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双孢菇论坛</i>在2010-9-12 19:49:57的发言:</b><br/>据我了解,目前那么多隧道闲置!为什么?当然作料技术是一方面原因。隧道做出来的培养料在栽培户那里也达到过每平方30公斤。 </div>
<p><font size="4">建隧道容易,用好隧道难。需要配套设备工艺,更要有精通隧道使用的“人”,偶然高产或许做得到,但做到稳定生产很困难。理论和实际的差距需要经验去弥补,能“因势利导的调整”最见功夫,学无止境啊。</font></p>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建议]双孢菇生产基地的出路?(一)半工厂化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