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p>【易菇论坛首发】 近几年来,食用菌在某些食用菌产区有规模化发展的趋势,涌现出不少蘑菇村、蘑菇镇甚至蘑菇县,也有一些种菇户不断扩大栽培规模。我只能说这么做有利有弊。多数在生产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加以研究和解决。现将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p><br/>
<p>一、菌种问题</p>
<p>食用菌规模化生产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的菌种生产体系。母种必须来自正规科研部门并经主管部门认定的正规菌种场,经过严格选育、适合当地实际气候、原料的优良菌种。</p><br/>
<p>二、原料问题</p>
<p>原材料是食用菌栽培的基础,目前规模化种菇的菇为何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料配制不合理造成的。规模化种菇还导致原材料的紧缺,大量的伪劣的原材料(如不合理的木屑)开始被投入到食用菌生产中去,为了降低成本,很多菇农开始降低培养料中的营养(如麦麸、玉米面等)导致碳氮比失调,种菇产量低,效益不高。</p><br/>
<p>三、食用菌病虫害问题</p>
<p>规模化种菇一旦暴发病虫害,定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纵观现有的规模化种菇区,普遍存在食用菌病虫害防控观念淡薄的问题,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控工作仍然是盲目性、随意性、侥幸性,严重影响了食用菌产区病虫害控制的整体效应,不少菇场一年四季病虫害不断,此起彼伏,年年如此,反反复复,在经历几年之后不得不将菇场关闭,损失是惨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因此,规模化种菇必须长期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才是保障种菇顺利、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努力做到食用菌健康无病,才能实现规模种菇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国食用菌领域,专门从事食用菌病虫害防控研究的人员偏少,不少食用菌产区的规模化种菇场难求人才。出现病情只能有病乱投医,应加大这方面的人才配备。</p><br/>
<p>四、管理问题</p>
<p>食用菌行业中有句话是”种菇是三分种七分管”,食用菌在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往往从业者能管理到位,效益不错,但一旦规模扩大,就往往会使管理者力不从心,导致大的问题出现,我遇到一位耳农每年种植2-3万袋黑木耳,精心管理,效益相当不错,但去年加大了规模种植了8万袋木耳,结果一算账还没2-3万袋受益高,足以说明这个问题。</p><br/>
<p>五、销售问题</p>
<p>一个地方食用菌的销售量总是有限的,盲目扩大种植数量,菇贱伤农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规模化种植首先要考虑的是市场问题。过去种植数量少些,种菇盘利丰厚,而一旦上规模了,全指望有些菇贩也不科学,尤其是量一大,给了菇贩“宰”你的理由,故有的种菇者说:“辛辛苦苦种菇大半年,还不如菇贩卖菇一两天”。为此,规模化种菇要主动获取市场价格和货源信息,逐步创造条件,实行产销见面,直线流通,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以提高种菇总体经济效益。【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