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标准化生产人员安排探讨
<font color="#0000ff" size="4"> 食用菌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人员多,如何搭配才能合理呢?有一日产熟料万袋(17*33)的生产基地制袋人员安排如下:<br/> 制种1人、拌料3人、装袋10人、装锅出锅3人、烧锅炉3人、接种4--6人、上架3人、质检1人。大家探讨一下是否合理。</font> <font color="#0000ff" size="4">现在只探讨如何减少制袋用工。</font> 生态无极老兄还得用1名维修工,2名下架工,4名采摘包装。 日投料万袋就等于日投料万斤,按转化率80--100%转化率计算的话,每日的平均产菇量达8000--10000斤,还不算上出菇的高峰期,这样的产菇量,没有10人以上的采摘、包装工是完成不了的! <p>共用工三十来个.人均三百袋,按工资50元每天算,每袋生产工资0,15元,后期管理采摘,销售大概还得这个数.</p> <p>还要吃饭,种子不是每天做,人员可以互动,在岗位间流动工作。</p> <font color="#0000ff" size="4"> 此为生产实例是利用传统模式,简易设备生产,一人制种,负责一二三级种的全部制作,拌料用斗式拌料机三人工作用时5-6小时,用普通装袋机,折口入筐十人用时7-8小时,装锅每2000袋一锅,0.8锅炉两台三人倒班,接种三人一组,两组接种耗时7小时左右,上架三人负责从接种室将菌袋拉到培养室并上架。质检一人同时负责记录和原材料管理。大家认为此生产效率还有那些需要提高的?</font> 。。。有一日产熟料万袋(17*33)的生产基地制袋人员安排如下:。。 <p>拌料用自走型的,装袋用那种简单的装袋机,种用原种直接接栽培袋,22*45的袋,两头套环的,制种2人、拌料2人、装袋16人、装锅出锅3人、烧锅炉2人、接种7人、、质检1人。大家探讨一下。。。 </p> 楼主的问题太大了,你应该设计一个前提,否则不太好定论。同时根据你设定的情况,这样的工厂应该仅仅是生产菌棒的吧?不过连培养管理的也没有。<br/>建议:<br/>第一,设定一个前提,做什么品种?比如杏鲍菇从培养房到出菇房只需一次搬运,而金针菇就不同了,按照目前国内的情况需要几次搬运(瓶栽)。<br/>第二,做袋载还是瓶栽?瓶栽的自动化程度要高于袋载的。<br/>第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举例说明,如果是瓶栽,很多过程可以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了,比如拌料一个人,装瓶一个人,码炉一个人,锅炉如果一个人完全足矣(我们公司一个灭菌釜可以容纳14080瓶,并且还不是最大的。单纯从人员节约角度考虑,可以采用1吨的柴油锅炉,并且从装炉到出完大约需要12个小时。)<br/>第四,采收,包转的人员也应该计入。甚至你的采购,销售,财务,行政人员都应计入。<br/>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