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天下 发表于 2018-9-29 15:40:19

有一种菌披了身黑衣,别就不认识了!

  最近,在新闻报道或是美食介绍里,总能看到这样的情况:标题写着“黑皮鸡枞菌”,里面的内容却写的是关于“鸡枞菌”的;或者,文章内容明明是关于黑皮鸡枞菌,标题却写的是“鸡枞菌”,还有文章配的是黑皮鸡枞菌的图片,内容却写的是鸡枞菌。令人啼笑皆非。
新闻报道内容写的鸡枞菌,配图为黑皮鸡枞菌内容是“鸡枞菌”,却配上“黑皮鸡枞菌”图标题写的“黑皮鸡枞菌”,内容却关于“鸡枞菌”  从名字上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它们是“近亲关系”,甚至还会认为,黑皮鸡枞菌是鸡枞菌的一个品种而已。其实不然。尽管鸡枞菌只是披上了“黑衣”,但行内人都知道,鸡枞菌和黑皮鸡枞菌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食用菌。
黑皮鸡枞(上)与鸡枞菌(下)  咱们今天来认真分析下这两种菌!
鸡枞菌 形态特征  鸡枞菌菌盖宽3-23.5cm,菌盖表面光滑,顶部显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浅土黄色、灰白色至奶油色,长老后辐射状开裂,有时边缘翻起,少数菌有放射状。子实体充分成熟并即将腐烂时有特殊剧烈香气,嗅觉灵敏的人可以在10余米外闻到其香味。菌肉白色,较厚。
  菌褶白色至乳白色,肉质厚实,长老后带黄色,弯生或近离生,稠密,窄,不等长,边缘波状。
未开伞的新鲜鸡枞菌  菌柄较粗壮,长3-15cm,粗0.7-2.4cm,白色或同菌盖色,内实,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细长假根,长可达40cm。
  生长习性:只能与白蚁巢共存
  鸡枞菌,在自然界是和白蚁共生的菌类,白蚁构筑蚁巢的同时培养了鸡枞菌菌丝体,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态系统,这种菌本来是在我国云南贵州等南方省市的森林中才有。
  与之共生的白蚁是大白蚁亚科的某些种,比较常见的土栖白蚁有黑翅土白蚁、云南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等。
  鸡枞菌别名多
  鸡枞菌的别称很多,因地而异,广东称鸡枞,潮汕称鸡肉菇,福建还称鸡脚菇或桐菇,四川称斗鸡菇、鸡肉菌、伞把菇或斗鸡公,贵州称三八菇、三坛菇、三孢菇,台湾和福建叫鸡肉丝菇,宜宾称三塔菌,江西称鸡性菇。在日本称白蚁菇和姬白蚁菇。还有人称:鸡枞花、荔枝菌、六月菌、拆菌、白蚁菌、鸡油菌等。在明代之前的古籍中名称更多,有鸡菌、鸡傻、鸡宗等。
  吃法很多
  鸡枞菌肉厚肥硕,味道鲜甜香脆,营养丰富,可以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可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黑皮鸡枞菌
  黑皮鸡枞菌菌盖较小,通体呈黑褐色,菌柄没有鸡枞菌粗壮,菌肉白色。
  生长习性:土生木腐菌,该菌系土生木腐菌,适宜中性或微酸性环境中生长。
  食药用菌价值高
  黑皮鸡枞菌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也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之一,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理想的食疗佳品。
  菌肉鲜嫩醇香,肉质细嫩、洁白如玉、口感独特、生熟皆可食、食药两用、营养丰富,备受人们的青睐。
  鸡枞菌和黑皮鸡枞菌都是营养丰富的食药用菌,均可人工栽培。希望大家在购买或品尝美味的同时,不要把这两种食用菌弄混淆了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一种菌披了身黑衣,别就不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