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b 于 2013-6-9 19:13 编辑
2012年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希望与失望中悄然走过,进入2013年接近半年了,却并没有像菌人们期待的那样强势复苏。很多食用菌企业在亏损中不能自拔;部分食用菌企业有可能陷入长期衰退乃至倒闭,难现亮丽的风景线。
我国食用菌产业转型和结构性调整,是中国菌界当前的迫切任务。一些食用菌企业之所以纷纷陷入衰退,是因为其产业结构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食用菌产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也将处于结构调整之中。
我国食用菌产业转型和结构性调整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这个任务将是漫长而艰巨的,直至我国食用菌工业化完成。
当前,阻碍我国食用菌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最大困难首先是技术落后,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却产出不高,能效低下。近几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尤其是工厂化领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无法引进最核心的技术。其次是食用菌高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食用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需要的是高科技含量的复合型食用菌高端人才。自主创新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却往往受到人才、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食用菌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良好的、积极的创新创业大环境。显然,中国食用菌产业还处于创新创业的过程当中。
最近接触了很多食用菌中小企业,难说乐观,多数老板都遇到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日子过的都很艰难,有的仅仅是勉强维持。在食用菌产业进入高成本阶段,食用菌市场内需拉动乏力的环境下,众多食用菌中小企业发展最为困难。由于他们根本不具备融资能力,无法引进食用菌先进技术和高端技术人才,最终导致食用菌企业倒闭或转向。相当多的食用菌中小企业面临短期或长期的转型升级压力。
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尤其是工厂化企业已经朝着数字化、智能化、高技术化方向发展。中国食用菌企业要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新变化,并加以积极应对。粗放、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方式必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食用菌新技术将迎来发展机遇,并在传统食用菌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强盛需要持之以恒的创新,食用菌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勇于担当起创新的责任和义务。而目前我国菌界创新基础、创新人才、创新机制体制极不完善,难有创新的经验值得我们菌人思考和借鉴。只能依托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食用菌增长质量和水平。整体上还处于食用菌工业化初期,竞争水平不高,单位能效低的可怜。但中国的食用菌企业并没有懈怠,创新创业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一些食用菌企业的创新已经沿着模仿—复制—创新—再创新—原始创新的路径,实现了新的跨越。这是我们菌界值得高兴的消息,要知道,如果我们的食用菌企业长期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显然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虽然短短几十年,但发展速度非常快,技术的进步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当前,我们菌界的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机制体制、创新人才的培养正在发生积极的转变,并将在食用菌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长期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具有很高的生产率和投入产出经济效益,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及水资源,用少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即能生产出巨量的食用菌产品。确实可以有效缓解我国食用菌发展的资源困境,使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快速、持续、高效发展。同时对于促进我国食用菌工业化进程,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回头来看,食用菌的工厂化确实是最辛苦的行业,资金占用量大,市场变幻莫测,而回报率却年年创下新低。当前,基于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转型之路也十分艰难。我们承认食用菌工厂化产业是一个带动性非常强的产业,对制造业、原材料工业都具有很强的拉动性,但是如果过度依赖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形成太大的泡沫,显然对于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在引导食用菌工厂化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将更多资源向食用菌的更多领域倾斜,鼓励自主创新,鼓励创业,要在全菌界营造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要推出一批技术领先的食用菌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推进食用菌产业化,避免产业过剩。
我国食用菌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食用菌新兴技术将始终发挥主导作用,成为传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当今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是高技术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融合与协同创新。我国食用菌产业一定要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向,通过建立多项技术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提升食用菌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质量,并为食用菌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出新的技术路径与运营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