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8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微生物研究所余永年教授,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在微生物研究所,作为余永年老师的助手,工作两年之久。
在与余永年老师5年的朝夕相处中,我受益匪浅,受益终身。余老师的学者风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谆谆教诲,我至今历历在目,犹在眼前。在余老师身边学习工作时打下了坚实的真菌学基础,掌握了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我以后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运用自如,如虎添翼,也书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
今天,特意将我几十年来,在食用菌产业中的实践与感悟整理成几篇短文(梁枝荣2013),向恩师余永年老师汇报,与同行交流。
1 为食用菌产业正本清源
长期以来,食用菌生产一直称之为食用菌栽培,这种提法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从学术和产业地位上使食用菌产业处于不伦不类的尴尬地位。食用菌生产应该称之为食用菌培植业,与种植业、养殖业一样,是农业生产领域内的三大基础产业。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于植物、动物和菌物,植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多而粗,营养不足;动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少而精,能量过甚;而菌物性食品的特点是好而全,营养保健。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生产称为种植业和养殖业,食用菌类的生产应该称之为培植业。培植业作为城乡一种新兴的产业,将同种植业、养殖业一样,成为现代农业中的三大组成部分。
植物、动物、菌物三大类高等生物是互相利用、互相依存的关系。种植业的产品和下脚料是养殖业的饲料和培植业的原料,养殖业的副产品畜禽粪便又是种植业的肥料和培植业的原料,而食用菌培植业的下脚料和产品又是种植业的肥料和养殖业的饲料。
事实上,全球每年的农牧业废弃物为5,000亿公斤,而森林废弃物为 1,000亿公斤,我们可以利用这6,000亿公斤废弃物的干物质生产出3,600亿公斤新鲜食用菌产品!这样可以使每一个人每年平均获得蛋白质含量高达4%的60公斤新鲜食用菌食品。以食用菌为主的培植业是刚刚兴起的新型产业,是21世纪大力发展、大有前途的产业。食用菌培植业的兴起,将突破农业由种植业、养殖业组成的传统概念。人类的食品组成也将有一个革命,由传统的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的二维结构变成由现代的植物性、动物性、菌物性食品的三维结构,将确立起科学合理膳食结构的基本框架(梁枝荣和李彦增 2000)。
2 野生食用菌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回归自然,崇尚天然,当前社会新的生活理念给野生食用菌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由于无节制的采收,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产量日趋下降,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着资源紧缺的问题。解决野生食用菌的产量、质量问题,是野生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的瓶颈。我们必须另辟蹊径,发展食用菌原生态野生化生产,实现野生食用菌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进入21世纪,食用菌生产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由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家家户户庭院式生产模式,转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发展。目前发展的一个主流方向是向工厂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第二个发展方向就是发展食用菌原生态野生化生产,回归自然,原生态出菇,充分利用野外天然环境,进行全开放的原生态野生化生产,产业化生产野生的食用菌产品。原生态野生化生产就是将培养成熟的菌丝体返回到林地、草原等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地方,在全天候的天然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的环境中培养出菇,采收子实体。
原生态食用菌野生产品就是在完全无污染的天然环境中生长采集的食用菌产品,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人工还没有驯化栽培成功,只能在野外生长,也就是通常的野生品种。对这些野生品种要人为的加以区域性保护,并可采集分离培养野生品种,在原产地采用原生境驯化栽培,实现生长的可持续性,促其增产增收。另一部分是已经能够人工栽培的品种,再经过野生驯化,返回到天然环境中进行野外出菇。无论是天然野生食用菌,还是人工原生态野生化生产的食用菌,其产品均具备天然、营养、有机。
原生态野生食用菌生产提高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量,再现了食用菌产品的原生态价值。在当今崇尚天然食品的消费时代,原生态野生食用菌产品更受消费者的欢迎。食用菌原生态野生化生产皆是在林地、草原、林荫、草丛之下,完全是在一种原始野生的状态,与纯野生食用菌没有差别。林地原生态野生化生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林地覆土栽培;一种是林地露天摆放栽培。不管那种方式,食用菌子实体都是在天然野生的条件下生产发育。林地原生态野生化生产的食用菌与纯野生食用菌相比,基本的条件和环境生长一样,生长期完全在野外完成,不同的是原生态野生化生产食用菌的生长环境更优越,因此虽然类似野生菌,但在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更优于野生菌。原生态野生化生产的菌种是经过人工选育的,其生命力更强更高,生产中根据需要在室内可集约化大量生产菌丝体,在野外林地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可大量集约化出菇。在培植菌丝体的配方控制和食用菌出菇期,严格把控质量关和出菇管理关,不得掺拌使用任何促长、增产等有害物质。原生态野生化生产的场地,必须选在远离城镇的人工林地和人迹罕至的天然或原始次森林,并且要远离交通要道,避免粉尘对产品的污染,从而保证产品的品质。
食用菌原生态野生化生产的技术关键可简化为“四看”,也就是说食用菌野生化生产没有固定的技术模式,其具体操作的技术核心就是“四看”,即看菌、看天、看地、看人,通过四看确定栽培所用菌种,确定栽培的具体时间,确定具体的播种方式和管理模式。所谓看菌,主要指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海拔、纬度地区要选用不同的菌种;所谓看天,就是要看季节、看气候;所谓看地就是看地理位置,看海拔、看纬度、看生态环境、看土质;所谓看人,就是野生化生产的技术推广、产业化生产要有科学合理组织模式,要有科学的体制和机制。
食用菌野生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最佳的组织形式是:公司+合作社+基地+菇农。形成的产业链就是公司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合作社进行生产示范和生产服务;基地菇农进行规模化栽培;合作社回收鲜品,进行烘干初加工;公司创建品牌,直接面对国内外市场销售。从生产到市场各个环节不断提升产品价值,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个产业链的运转关键是龙头企业公司的运作,要创建一个著名品牌,产品不但要有特色,质量过得硬,而且要有强大的资金作后盾,公司领导要有高超的运作能力。只有将野生化生产的食用菌产品打造成著名的品牌,发展成著名产业,才会物有所值,销售价格才会高,才能给基层菇农的生产,食用菌合作社的运转带来活力,使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根据来源、商业化程度和生产技术的不同,食用菌品种可以分为野生品种、珍稀品种、普通品种和野生化生产品种。野生品种驯化栽培成功就是珍稀品种,珍稀品种做到大量、广泛栽培就成为普通品种,普通品种经过野生驯化,可选育出适应于野外出菇的野生化生产品种。这四大类食用菌是动态的发展,野生化生产品种从生产的数量、品种和产量将会逐年增加(忻龙祚和梁枝荣 2009)。
3 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一直从事和关注双孢蘑菇在我国的生产与发展。双孢蘑菇是常见食用菌里面蛋白质含量最高、世界产量最高、消费最多的品种;也是西方国家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程度最高的品种。双孢蘑菇的生产原料是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因此也是生态意义最大的食用菌品种,双孢蘑菇栽培是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一环。
正因为双孢蘑菇生产的经济意义大、生态意义大,30多年来,我国有关部门、行业界和学术界几次掀起双孢蘑菇生产的高潮,包括引进国外工厂化生产设备技术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大棚生产、菇棚生产。但引进的国外工厂化生产没有显著收益;老百姓大棚生产此起彼落,难以维持;现在能坚持、生产的是层架式栽培模式。
近几年,我们进行了双孢蘑菇野生化生产和菌菜轮作的探讨,为我国双孢蘑菇的生产发展另辟蹊径,做了一些工作。所谓野生化生产,是现对于工厂化生产而言,尽量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的出菇管理,尤其是在林地利用简易设施出菇;所谓菌菜轮作,就是在大棚内种菇和种菜轮作生产。亲历、总结、思考我国双孢蘑菇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感到我国的双孢蘑菇生产必须朝两化一作的方向发展。
3.1 工厂化生产
双孢蘑菇的工厂化生产肯定是以后发展的方向,但必须结合我国国情,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同步进行,引进设施和培养技术人员同步进行;提高培养料发酵质量、完善菇房出菇条件和菌种的选育、生产同时发展。
3.2 大棚栽培
80年代开始,双孢蘑菇的生产,主要在大江南北的上海、福建、四川、两湖、两广地区,南方冬季的气候,简易草棚就可以栽培,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南方的农村、农民生产一直可以维持,只是受市场的影响波动较大。90年代中期发展到黄河两岸,到2000年以后就是长城内外,全国生产了,但生产一直不稳定,此起彼落,效益欠佳。
食用菌栽培属于培植业,农民祖祖辈辈从事的是种植与养殖,种菇和种菜、种粮是完成不同的行业,操作技术与农民熟悉的种植业、养殖业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农民需要掌握技术,控制大棚内的病虫害,并注意优化生态环境,同时有效并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要持久的发展,必须具有稳定的产量,建立稳定的销售体系,拥有稳定的市场,形成生产销售良性循环。但是,大棚生产在我国双孢蘑菇生产中可能是过渡阶段。
3.3 层架式菇棚生产
这种模式要逐步向中国式工厂化方向发展,首先要在解决了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向规模化、社会化发展,比如原料发酵、菌种生产、销售加工、技术服务都要发展形成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的产业,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化生产、服务体系。
3.4 山洞、窑洞、地下人防设施的生产
这种模式效果一般较好,但一方面受设施的限制、一方面连年生产也会有病虫害严重等问题,这种模式也会发展、也会存在,但估计不会成为生产的主流模式。
3.5 林地原生态野生化生产
林地野生化生产不需要固定设施的投资,生产成本低,农民技术操作简单,而且可以产出风味好、口感好、口碑好、营养好的原生态野生产品,这种产品符合市场发展的世界潮流,有巨大市场潜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蘑菇外形、外表与传统的室内栽培的差距大,产品一时没有被市场接受,销售价格与其实际价值脱节,影响其发展。
野生化生产出菇肯定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一方面要完善技术,要引进工厂化的原料发酵、菌种生产,要完善成熟市场,打造品牌,今后几年内有可能发展成一个新的大产业。
3.6 大棚内的菌菜轮作
即半年种菇、半年种菜,当年种菇、翌年种菜的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为种菜提供肥料,又可以克服种菇连作的弊病,这种模式是目前我国大棚种菇的可发展的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双孢蘑菇生产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两化一作,即工厂化、野生化和大棚的菌菜轮作(梁枝荣 2013;忻龙祚和梁枝荣 2009)。
致谢: 庄文颖院士对本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亲自修改文稿, 撰写论文摘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REFERENCES]
Liang ZR, 2000.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mushroom industry in China. Edible Fungi of China, Suppl.: 77-80 (in Chinese)
Liang ZR, 2013. Mushroom cultivation from a forty year career. China Fortune Press, Beijing. 1-980 (in Chinese)
Liang ZR, Li YZ, 2000. Importance of mushroom cultivation industry in modern agriculture.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ictorial, 9: 68 (in Chinese)
Xin LZ, Liang ZR, 2009. Industrialization of wild mushroom cultivation. Edible Fungi, 2009(4): 1-2 (in Chinese)
[附中文参考文献]
梁枝荣,2000.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食用菌,增刊: 77-80
梁枝荣,2013. 菇海耕耘录. 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1-980
梁枝荣,李炎增,2000. 食用菌培植业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 中国科技画报,9: 68
忻龙祚,梁枝荣,2009. 漫谈食用菌野生栽培的产业化开发. 食用菌,2009 (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