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香菇,使千年农耕文化发生了变化
香菇不同于普通植物,它属于真菌类中的大型伞菌,它的生态环境与稻、麦、林木之类高等植物的生存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栽培技术也十分复杂。千百年来,我们的农民凭着一把锄头一头牛,从播种到收获,有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习惯,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文化。如今改种香菇,原来习惯于水稻和蔬菜栽培以及林木生产那一套生产技艺,完全不适应了,必须重新学习香菇从种子(孢子萌发)开始——菌丝生长——形成香菇(子实体)——释放孢子的过程;学习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热、水、气的调节。例如:种稻、种菜、栽树就必须有阳光,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否则植物必无成长结果的可能;而香菇,作为真菌,它是从其它有机物中吸取营养的,它不需要阳光为其制造养分,在菌丝阶段一遇阳光直射,还会死亡。
现在,你一走进新岭村,你看到的到处都是香菇大棚、木耳排场,路旁棚架上晒着的是新采的鲜菇,走进屋内,到处摆着烘干的香菇,待烘的鲜菇以及干、鲜木耳。如遇上烘干机里的干菇出炉时,满屋子闻到的都是浓郁的香味。
原来那些锄头畚箕之类农具,已经被各种相关的香菇器械所取代。除了烘干机外,粉碎机是用作粉碎木屑用的,装袋机每户都有,接种箱一户人家备有2-3个,一旦繁忙便要请邻居帮忙。此外还有蒸汽炉,这是专门用于灭菌的,往常拖拉机用于田间服务,如今既用于运送木屑,麦夫等原料,也利用其动力带动粉碎机作业。
在新岭,我还看到一种特殊的手拉平板车。他们将车架子加长一、二倍之后,专门从菌棒培养房内将其运送至田头,每次可拉运数百袋之多,比之肩挑手提快得多了。专门搭成的架子凉晒香菇,恰好可将几十个烘筛摊于其上。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不少农户造新房子时,便将烘干设备一并设计和施工,一个烘干灶,占地即达2-3个平方,一并施工后房子更实用了。
在新岭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这便是多数人家建了新房后,老房子仍然保留着,用作香菇的工厂,尽管这些旧房看去有点破败,但却派上大用场。
十二、搭棚、灭菌、烘菇要柴火,能不砍树吗?
先说菇棚,新岭村已经不用一根树木,因为全部菇棚均以毛竹片为支架,地面排放菌棒的亦为竹片。新岭村几百亩竹山,每年抚育伐下的毛竹,不够收购规格的,便用于搭棚。
至于灭菌与烘干,一进农家便知灶旁堆垛的都是锯板厂拉来的松杉板皮,那是不能用作栽培的。尤其是栽培香菇晒干后的废菌棒,已经成为烘干机的主要燃料。一户人家上万袋,即使报废翻入农田占10%,也还有8000-9000袋,相当2000-3000公斤柴火,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燃料需求。即使再购入一点柴火,数量也不多了。所以,自己往山上砍柴火,那就完全没有必要。
我们调查了李新民的烘干柴火,今年购入板皮为8500公斤,花了1020元,还用了自家废菌棒12000支;李孝余的烘干机,今年购入板皮7000公斤,花了840元,还用了自家废菌棒10000支?新岭村已经十来年无人上山砍过柴火了。
十三、香菇,给新岭村以文明新气象
人人都在为生活而忙着。
“辛苦,可忙得很高兴”走进新岭,你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大年一过就开始做香菇菌棒,灭菌、接种?
春头挖笋、卖笋、还要收取最后一批菇?
夏秋插秧种水稻?抚育竹山,整年都在给香菇备料,不少人家还在赶时间造房子。
一到秋后,收完稻谷,香菇木耳下田,便开始采菇烘菇卖菇;
冬天是种菇最忙的季节。
一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没日没夜地干。想想也知道,300多亩水稻、2000多亩毛和林木、90万多袋香菇、木耳,要经过他们的双手去完成。雇工要花钱,谁都想省一点,12月初,我们进村调查,看到许多男人们把丈母娘、小姑子都请来帮忙剪菇柄。支书李孝余说:“我们村只缺当妈妈的老人家”,我们问:“为什么?”“老年人剪菇柄,坐得牢,工资低一点,我们也付得起。”
在村里,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空闲着的人,人人都在为取得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生活水平努力着,人人都在争上游。他们说:一年四季都忙的差不多,自从种香菇以来?村里已经断绝了搓麻将,打赌的更是断了迹。人一空下来,事情就多了,什么争争吵吵都来了?新岭人太忙,这些事都没有了,十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刑事案件,即便小偷小摸也没有发生。
新岭村自从做香菇起,年年获计划生育先进村,培养了十五个大学生,2003年,新岭村评为小康村。
38幢漂亮的新房,有的还是别墅,就有36个是香菇生产户,像征着新岭人从做香菇开始走向富裕。
十四、结束语
五千年的中华农业文明史表明,长期以来,人类食品来源依赖于野生动植物,发展至人工种植植物,饲养动物。龙庆景菇民却开创了世界上人工栽培微生物食品之先河,将人类食品从动植物扩展到微生物。人工栽培香菇是世界上与水稻种植和畜牧饲养具有同等重要的伟大发明,千百年经久不衰,现在更成了全球性重要产业。不幸的是,在龙、庆、景,还有些人自己不懂祖先的历史与文化,更不懂其与森林生态的辨证关系,无视主产地森林与生态的良性发展,将香菇这项广泛影响人类生活的伟大发明,视为雕虫小技,或破坏森林生态的罪魁祸首,应予淘汰的产业。错失了一次次大好的发展机遇。幸好,当今之龙泉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香菇产业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在2006年的中共龙泉市党代会上提出将“努力培育中国香菇黑木耳集散中心”作为全党的任务,这预示着龙泉香菇业的春天终于来到了。
千百年来,社会各界对香菇发展有许多不同评价,尤以对森林之关系。香菇可谓含冤多多,广大菇民——他们在生存道路的博击中选择了香菇,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富裕了,谁还会选择这个艰苦万分的产业呢?新岭村香菇,折射出闽、浙主产地的普遍规律,人们开始注视这一产业的发生和发展,新岭村的这些数字谨作为一种历史将其保存下来。从新岭村的香菇发展可以看出,他的负面影响是很少的。还须看到?
(1)如果不是种香菇,他们还要等到何年何月才会降临一个让他们致富,让他们普遍地能造新房子的项目呢?
(2)从循环经济理论看,他们利用了被废弃的木屑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生产出含有蛋白质的香菇后,木屑腐解了,又作为有机质肥田种毛竹,改良了土壤,未彻底腐解的,再作为灭菌和烘干燃料。假如没有这些菇耳菌丝在分解它,堆积起来的木屑还将污染环境20多年,过去那么多木屑倒进大溪山涧,应该记忆犹新。
(3)即使砍一点树,全市一年也不过一万立方米,只占龙泉丰富的森林蓄积一小部分?根本发生不了什么大的损害,砍树也是理之所然,农民、永远是大自然的主人,永远是生态体系中最重要的维护者,只有富裕了的农民,才能承担生态保护的主人。当我们决定大批量采伐天然林作为工业原料,供木材加工厂去制造工业品时,我们有过自责吗?
(4)香菇产业的潜力和影响,是许多人未曾看明白的,新岭从香菇到木耳,再演变出许许多多其它蕈菌来,人们应当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是极了不起的历史大事,我们所给的帮助太少了,那一年有过资金或物质上的扶持呢?就此而言,我们是愧对菇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