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苔,又称绿藻病、青苔等。总称丝状绿藻。包括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3属的一些种类。
青泥苔属绿藻门, 一般都呈草绿色,有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种类,外形呈丝状、片状及管状等,还有多核胞的种类,形成如蕨类植物分枝的藻体。细胞壁主要为纤维素。色素体的形状、数目视种类而异。所含色素成分与高等植物相同。很多属、种的色素体上有蛋白核。繁殖方式为细胞分裂和产生各种类型的游动和不动孢子,有性生殖有同配、异配及卵配生殖等方式。游动细胞一般有 2或 4条顶生、等长的鞭毛。绿藻门中单细胞、群体和游动的种类为常见的浮游藻。石莼目、蕨藻目、管枝藻目及粗枝藻目均为大型底栖海藻。
青泥苔在食用菌采用稻田栽培的地块上发生较多,常常污染食用菌菌袋。食用菌菌袋遭受青泥苔侵染后,菌袋会变成绿色,将影响出菇,有的在子实体上也有绿藻生长,致使子实体变为绿色,从而降低商品价值。
青泥苔常常生活在稻田或污水中,主要通过喷水来传播,在夏季栽培食用菌时危害最严重。其中地栽菌袋发生最为最重。
春季、秋季乃至全年都能发生。其最开始发生于水底,后蔓延至水面后传播至整个稻田。
青泥苔通常春季随水温的上升,在浅水处萌发,长成一缕缕绿色的细丝,像毛发一样矗立(或附着)在浅水底部,这时为中期;中期时逐渐繁殖成网一样,附着在水底或悬浮于水中;晚期时,其丝状体已衰老成棉絮状,形成一团团乱丝,呈黄绿色,漂浮于水面。。
稻田栽培的菌袋被青泥苔侵染后,菌袋大部分会变成绿色,因青泥苔会大量消耗水中的营养盐,致使菌丝不能生长、出菇,而且菌丝也会被青泥苔的乱丝缠绕造成死亡。
预防方法:
稻田在种植食用菌前,用生石灰、绿矾等药物将稻田喷洒消毒。可用生石灰干法消毒,并用草木灰撒盖藻体。
防治方法:
1:培养料配制和出菇期的用水,应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井水,不要使用池塘和稻田的污水,以减少该病害的感染源。
2:在田间栽培食用菌时,要防止出菇场地周围的污水流进栽培场地,以免菌床或菌袋被稻田水淹没而感染绿藻病。
3:夏季栽培时,要加强通风换气,进行干湿交替地栽管理。来恶化绿藻的生长环境。
4:生石灰溶液按照20-30克/立方米全田泼洒,每隔3-4天一次。连泼3次。青泥苔密集处,可用生石灰直接撒盖在藻体上。
:5:用硫酸铜(即:胆矾)和硫酸亚铁(即:绿矾)按照5:2的比例混合制剂,混合后,按照0.7克/立方米的用量全田泼洒,可有效杀灭青泥苔。
6:菇床或菌袋出现绿藻侵染后,要及时将被感染的菌袋隔离,并喷洒硫酸铜,效果极佳。 【本文作者 袁世平 13329888068 工作QQ 9694307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