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玉,男,汉族,66岁,中共党员,吉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黏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三十年来致力于菌物科学及其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建成了具有国内高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构建了完整的菌类教育教学体系,建立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食用菌产学研平台建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明专利7项。
事迹介绍
李玉,男,1944年出生,山东济南人,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理学硕士,日本筑波大学农学博士,原吉林农业大学校长,现为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四届、五届成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菌物研究》主编,《Intenational Medicinal Mushroom》编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优秀教育工作者,1992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在科学研究方面,李玉院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863”项目、农业部“948”项目等40余项。在国内外收集、评价上万份菌种和凭证标本,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为黏菌新种定名的中国人,也是我国第一个对黏菌属、科、目级进行系统分类的学者。报道了48个新种,100余个国内新记录种。筛选并培育出39个食用菌新品种,有6个品种通过国家认定,获得发明专利7项,集成创新了6个北方主要食用菌标准技术体系,指导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带动农户3万户,累计推广面积50多亿袋,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60亿元。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出版著作400余篇(部),其中3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和收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项。
在产业化理论方面,李玉院士率先提出了食用菌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重要的产业环,提升了食用菌产业的地位。提出了“南菇北移”、“东木西草”、“建设百公里食药用菌长廊”等合理化建议,被省政府采纳并付诸实践,成为新的产业亮点。
在人才培养方面,李玉院士培养了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100余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博士后40余名。他带领的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在产学研平台建设方面,李玉院士建立了“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食用菌创新中心”、“中俄菌物资源保育中心”、“中国白俄罗斯菌物资源保育中心”。创办了《菌物研究》杂志。创建了食用菌专科专业和应用生物科学(食药用菌方向)本科专业,建成相关的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较完整的菌物学科和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了21个产业化示范基地。主持召开了“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中日及泛亚太地区菌物学论坛”、“第五届国际药用菌大会”等多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