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论坛首发】前一段时间,到菇农群去得次数稍多一些,感叹菇农现在种菇越来越离不开药了。什么增产的;什么杀虫的;什么消毒的,太多太多。一位菇农说现在种菇用药越来越多了。
菇农为什么要打这么多药?
调查中发现,菇农杀虫用高毒农药(如杜邦)很多,有的确实杀虫效果不错,但也伤害了菇体,更可怕的是菇农药残留超量的问题 ,一位菇农对我说:“本来老师来了给您采点蘑菇吃,但上午刚打的药,只能去市场卖了”。
一位菇农对我说“如果不打药,什么蘑菇都得不了”
说起打药,这位菇农有点难为情,但是不打真是不行。
比如菇蝇,气温一回升,就泛滥猖獗,把菌袋嗑得的够呛,还有连续几天阴闷天气,黄菇病就滋生蔓延,不打药真的难以控制。
这些菇农当然都遵循一个原则:只要能把虫杀死,把病治好,不要让吃菇的人中毒就行了。这个所谓的中毒,是说看得出来的那种。换句话说,只要没人因为吃了我的菇跑来要我赔钱就行。
菇农也知道,不是说吃了没反应就一点问题没有,药用多了会有残留,长期食用对人体肯定有害处。但是有什么办法呢?现在不像从前,以前种菇虫害少,病害也少,现在不行,如果不打药,什么都得不了。
有位菇农感叹:“从我本身来说,打药并不是我的初衷。没种过菇的人可能不理解,有时候看着棚里的菇,感觉就像是自家的崽一样,何况还要给人吃。真因为药残留太多,吃坏了人,那心里面肯定不是个滋味”。
我还发现一位菇农对增产药入了迷, 而我看到的这些药多半属于激素类的,长期食用对人体没有好处。可这位菇农也有苦衷,种菇不容易,种菇要赚钱更不容易,不用药,产量上不去,卖相不好价格也上不去,菇农很难有收益,就这样,种菇经常还不赚钱。
与菇贩子比起来,菇农承担的风险大得多,种下去的菇,到时候不管什么价格你都得卖。菇贩子不同,什么菇赚钱他就卖什么,把利润的大头都拿走了。
从菇农群回单位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想很多。
保障食用菌产品安全,光靠监管还不够
每过一段时间,食用菌产品安全的问题就会跳出来撞击我们的神经,前不久有硫磺熏银耳事件、双孢菇漂白事件等,这些极端事件的责任人,毫无疑问应该接受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然而,对于很多很多的菇农,我们能指责他多少呢?如果不打药,他们很难种菇。
但我又想,有些药还是可以不打就能解决问题的,比如菇棚的严格消毒,菌种的优选,合理的配方,严格的灭菌,无菌接种的观念,良好的发菌条件,科学的出菇管理等,只要做好这些,食用菌的病虫害本可以预防的。我可惜的有些菇农的素质相对较低,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准确识别病虫的能力较差,更缺乏“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意识,多把打药当作惟一有效的防治措施。意识观念相对落后,实际掌握技术的能力较低,强烈依赖各种药。
对此,有人呼吁加强监管,确实应该如此,但还远远不够。病虫这么多,菇价(菇农批发菇的价格比菜市场里便宜太多)这么低,这些问题监管解决不了。要降低食用菌产品的农药残留,需要食用菌科技的支持、菇农素质的提高、食用菌产品流通市场的规范、认证识别体系的建立完善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效。菇农才能免于掉到药罐子里去!【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