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委员裘维蕃教授如是说
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主要因为病毒和寄生细胞在生理上极为密切,任何可能伤害病毒的物质也可能伤害寄生细胞。人们也曾采取防治传染生物介体的办法,例如,以除治蚜虫等防治植物病毒的传播,但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昆虫介体是无法全部消灭的,而且在昆虫介体受药毒而死亡以前,必然已经接触过寄生植物;从而其传带的病毒早已在其死亡以前就侵入寄生植物了。
今年来,西方植物学者及农药学者也曾经试验了多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物质,作为治疗病毒的制剂之用,但是迄今为止,还很少有能在大规模生产中加以采用的,因为有些药物的价格贵到不切实际的地步,而另一些则专性到无法在田间多病毒多侵染的场合生效。也有一些学者曾试验若干天然材料,在小规模的温室试验条件下,有些材料对某些病毒病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也未能引作大的生产应用。
多年来,最有效的防治植物病毒的途径,莫如采用抗病及耐病品种,但是育成一个优良而有推广价值的作物品种,非经历6至10年不可。特别是象易变的病毒之类的抗耐品种,要保持其抗耐的稳定性,谈何容易。因此,必须另外找出一种途径,即人工诱使不抗耐病毒的品种变得较为抗耐,从而使已具有抗耐病毒的作用品种和品系能保持,甚至加强其抗耐性。人工诱导抗耐性往往采用病毒弱株系的相互保护作用,但这种作用具有一定限制的,特别是在多种病毒同时侵染的场合,起不了作用。
根据遗传学的规律,作物品种的特性,包括其抗耐性,都是由基因来控制的,要引入抗耐性基金,只能依靠杂交育种或遗传工程来进行,前者是有成功先例的,但要育成一个既优良丰产而有抗病毒的品种或品系,非经历长时间反复杂交及筛选不可。至于遗传工程则目前尚在探索的阶段,是否真正能将一段抗耐病的基因插入不抗病品种的细胞染色体内,而且又能传到后代,至今尚无具体的成果。
基因虽然是决定植物耐意气风发性的根本,但是,基因的表现却受到植物内外条件的制约。例如,高山上可以使高株植物变矮而在水肥充足的条件下,可以使一株植物长到它应该达到的高度,反之,则变得矮小。由此可见,一些外在物理条件或渗入细胞内部的无害的化学条件,可能诱导植物产生其生理上的变化,或导致抗耐病毒的增强或减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