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欢迎光临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首页English한글역日本语手机版论坛设为首页收藏
良工机械

易菇论坛 - 食用菌论坛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3|回复: 0

邢晓科:猪苓菌核共生蜜环菌的种性得以确证

[复制链接]

主题

听众

2153

积分

管理员

发表于 2015-5-29 18:04:02 |显示全部楼层

  易菇网讯:“明确我国更广地域范围猪苓菌核共生的蜜环菌种性特征,为地域性发展猪苓栽培提供原生态蜜环菌菌株,筛选猪苓高产、优质栽培蜜环菌菌株,任重而道远。”5月23日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邢晓科在2015第二届全国猪苓会议专题报告环节作《猪苓菌核共生蜜环菌的种性确证》时提出发展猪苓产业的三点展望。
  刑晓科研究员介绍到,蜜环菌(Armillari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 Agaricales) ,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真菌蜜环菌属(Armillaria)是担子菌门中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很高的类群, 也是全世界许多森林生态系统真菌区系中一个重要的天然组分。其寄主范围广, 能在森林土壤中产生规模大、持续时间长的菌索网络,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对林木分解和矿物质循环有重要贡献。自Korhonen于1978年首次发现蜜环菌生物种以来, 生物种已成为蜜环菌系统分类的基础,根据生物种建立的分类体系, 已被菌物分类学和森林病理学界广泛承认。
  欧洲共有7个生物种,非洲共有5个生物种,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南太平洋诸岛、新几内亚和斐济岛先后报道了7个蜜环菌生物种,日本共报道了11个蜜环菌生物种。中国蜜环菌种类共14个生物种,贺伟、秦国夫等(1996)报道了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的蜜环菌生物种。李向前等(1998)报道了中国北方地区的蜜环菌生物种。杨祝良等(2003)通过形态学鉴定了西南地区4种蜜环菌:  A. cepistipes、 A. mellea、A. ostoyae、A. tabescens。孙立夫(2003)对黑龙江省境内的蜜环菌生物种进行了鉴定。赵俊等(2005,2008)在湖北、西藏等地通过互交不育性实验鉴定了蜜环菌新种CBSP,发现西南地区是以CBS J为分布中心。
[pagebreak]  蜜环菌属内的一些真菌种类常具有较高的种内变异,已报道的如蜜环菌(A. mellea)、高卢蜜环菌(A.gallica)等。这些种内变异常与地域分布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有关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国外还研究较少,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已有三十余年,从蜜环菌对猪苓菌核的侵染到双方的营养互作过程已渐被人们所熟知。然而,在研究猪苓与蜜环菌的关系过程中,有关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的种性研究较少,众多猪苓研究的文献及专著中所提及到的蜜环菌均为Armillaria mellea 或Armillaria sp。
  近来,日本学者对中国的3个猪苓样本(陕西2+河南1)以及日本本土的3个猪苓样本进行了共生蜜环菌的分离及鉴定,其研究结果认为与猪苓共生的蜜环菌与A. sinapina, A. calvescens,A. gallica, A. cepistipes, and A. nabsnona)有非常高的聚类支持度及序列相似性,而和A.mellea却完全位于不同的聚类分支。
    据悉,2015第二届全国猪苓会议根据猪苓产业科研、生产的实际情况,不仅安排了《猪苓栽培和产品开发中关键问题探讨》等多个主题报告,还设置了《基于GIS技术在四川省猪苓适宜区研究》、《猪苓菌核共生蜜环菌的种性确证》等9个专题报告,同时还安排了新产品新技术暨商务推介会、猪苓产业发展圆桌论坛、猪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预备会议,基地参观等多项日程。此外,20多家企业参与展览,展示了近百种新产品新技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易菇商城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