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政府组织种双孢忙活一年 星星之火四处点没有燎原
老梁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在北方发展双孢蘑菇栽培的打算,90年代中期,在河北、山东等地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了双孢蘑菇的基地,农户,与当地干部、技术人员、菇农进行了广泛的座谈,总结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心中慢慢有数,就等机会出手,大干一场了。
其实,早在1996年,咱服务于遵化时,就有遵化张家窑的书记想过发展双孢蘑菇,但经过几次谈判协商,最后没有下文。到1998年,中科公司与涞源良种场合作发展食用菌基地,才正儿八经地开始了双孢蘑菇的栽培示范, 而且一开始就是利用当地玉米秸秆做培养料进行试验示范。这几件事,在前面的故事里,或多或少已经讲过,咱今天说的是1999年,在老梁的老窝、老家发展双孢蘑菇的故事。 老梁的家乡在山西忻州,成年后,咱也在那里学习、工作6年之久,而且在那里折腾生态工程,种香菇也有1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雄厚的人气、人脉关系。
现在要发展双孢蘑菇事业,就是轻车熟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当年发展双孢蘑菇的西张乡书记是熟人,忻府区第一副书记是高中同班,市委书记是高中校友,而且多有来往,因此发展双孢蘑菇种植基地顺理成章、没有多费周折。乡镇书记出面邀请,乡政府组织各个村委干部、骨干群众听讲。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考虑、酝酿,乡政府组织骨干到咱当时的涞源基地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就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当年秋后,就大张旗鼓地发动群众搞起来了。西张乡有6个村近20户参加了种植,实际上就是试验示范,每个农户种植面积并不大。当年国家财政还不雄厚,上级没有任何补贴,不过村委会可能筹集资金购买菌种了,当然还有给咱老梁的辛苦费。我记得在一年多的服务时间里,开始时一次性给了老梁5000元,这5000元里有不少是50元,10元的纸币,其中有两张50元的还是假币。咱老梁一看就知道是几个村筹集凑集的。咱深知乡镇干部的苦衷,假币的事也没有提,以后的报酬也没有要,只是需要去时,就主动和负责的乡镇副书记周越红打个招呼,就过去了,越红书记就陪咱到各地双孢菇农户转一圈,看有什么问题,指出问题,告诉措施,再三叮咛,反复解释。
忻州市忻府区西张乡发展双孢蘑菇的全过程,从开头到结尾咱都有当年真实详细的日记记载。现在重新阅读,可见有大量原始的生产记录,包含有大量原始的技术资料、不少技术的总结提炼。有双孢蘑菇栽培经验的一定会引起共鸣,一定可以从中消化吸收,从中受益;没有经验的,可能就是浮光掠影、枯燥无味了。
西张乡双孢蘑菇的发展,不能说当地领导不重视,不能说政府组织的不好,不能说老梁不负责任,技术也不能说不成功。日记中可以看到,培训班就集中办过三次,而且老梁每个月总有几次到现场指导,最后绝大部分菇农都长出了蘑菇,有50%以上的种植户不赔钱,有个别的还赚了大钱,忻府区还专门发了种植双孢蘑菇的文件,老梁还专门请了北京蘑菇经销商包销产品,最后,区政府还组织干部、骨干到大同参加了现场会。但不无遗憾的是,最终双孢蘑菇的种植在当地并没有发展起来,到第二年双孢蘑菇的种植热潮就烟消云散,只有几户零零星星的种植了。按理说,本地是玉米产区,养牛大县,原料丰富,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呢?在当时,咱只是抱怨领导不重视,没有采取确实的措施。但现在考虑,就不是那么简单,各级领导还是想做出政绩的,还是想发展新的产业的。
现在看来,主要问题一是双孢蘑菇工艺技术比较复杂,发动老百姓家家户户种植,方式不对,老百姓一年半载掌握不了技术,一鼓做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年效果不好,就会影响后续发展;二是当时市场价格不高,而且一时也难以形成市场;三是当时政府对于农业还没有补贴政策。当然,最根本的是食用菌产业是农村、农业的基础产业,不是短平快的致富项目,发动老百姓家家户户种蘑菇根本上就是错的,战略上就是错的,战役上、战术上再努力、再成功,最终还是轰轰烈烈开头,苦苦挣扎发展,唉声叹气结束。这还是算好的结果,有的就会造成群体上访上告,造成不安定因素,可就是吃力不讨好,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