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主任紧急求援 梁教授重返一线
本帖最后由 老梁故事会 于 2013-7-22 11:31 编辑*
菌袋生产车间
原种生产车间
栽培袋发菌车间
接种车间
7月12日,洪洞基地梁主任打来电话,第一批生产的100多支母种全部感染绿霉,我说,可能是培养环境不通风,太潮湿的关系。 7月13日,梁主任长驱300多公里,赶过来再次请老梁出山。 我说,梁主任啊,我们从2007年10月21日结识以来,心心相印、珠联璧合,干了一番大事,使洪洞西梁蘑菇基地从无到有,神奇崛起,对于西梁基地,我一直是牵肠挂肚,魂牵梦绕啊。说着,我翻开桌上的《菇海耕耘录》614页,念了几个故事的标题“梁主任言听计从, 梁教授大胆创新”,“技术示范艰难推进当机立断起死回生”,“西梁基地大发展遇到问题找老梁”。 梁主任笑着说,现在工厂化生产已经投入3000多万了,还得找你梁老师啊。梁主任当即电话指示,将梁老师全年工作的旅差费打过来。
当日,给身在静乐基地的刘永康打电话,赶快结束那里的工作,打点行李,再赴西梁。7月20日,带刘永康6点20出发,10点准时到达。技术员红芳说,母种的棉花塞上长了绿霉,地上放置的恒温箱上也长绿霉。记得6月29日,我来考察时,我要进培养室看看,红芳说,进培养室,要洗澡、换衣服,无菌离子风帘必须吹1分钟。我说,你们这样严格,也好,我就不进去了。这次来,我还得多费一番口舌,你们严格要求,不能说错,但今天我就不换衣服、不过风了。你里面都长绿霉了,还搞那些程序有意义吗。我们通过戒备森严的几道门,进入了第4个房间。一个封闭的小屋,技术员说,这就是培养室,当时地下也是绿霉。又进了隔壁的原种培养室,湿度95%。我说,赶快通风降湿。红芳说,我们去南方学了,说原种接种后3天内不能通风,我听了,哭笑不得、欲哭无泪。
过后,我与随行人员感叹,奸商、奸商,无奸不商,工厂化搞设计的、卖设备的,当然是搞的越复杂、越神秘,越好,让你多投资,他们可多赚钱啊!卖技术的也是,让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你还是离不开他。工厂主管相管说,我带5个人在南方学习了3个月,遇到问题,还是不知所措。我们现在用的枝条菌种就是从山东买回来的,我们去拉菌种时,对方都不让我们看生产现场。我说,你们什么时候感到有些复杂的东西是没用的,繁复的程序是多余的,神秘的东西是唬人的,你们的技术就过关了。
这里的问题太多了,但刘永康悄悄跟我讲,这里的生产流水线不错,我有信心解决现有的问题。我说,慢慢来,这里是全套引进南方的技术,知己知彼,先按照人家的技术做一个周期,先解决遇到的问题,再总结改进。我跟梁主任说,要给刘永康办一个本地电话卡,我会每天与他沟通交流,需要时,我再过来。
啧啧啧!如此设施竟然第一批生产的100多支母种全部感染绿霉,{:soso_e179:} 唉!读书读得多,“料”字写成“科” 西梁无良将,小卒胡乱忙。
老梁掌帅印,永康担柱梁。 很像做工厂杏鲍菇的,这样的情况不是设备好(设施硬件)和要求严就可以的。在此基础上,关键有用的东西(技术软件)没有掌握、、、、、、, 食用菌说复杂你摸不清头脑,说简单也就那么回事。试管棉花都绿霉了,初学者也难到这程度。
3000万的投资,到南方学了三个月,做了100支试管,全部感染的是绿霉,最后要到山东买原种,硬件与软件资源整合的有点乱。
这么大的总投资,连最基础的制种技术都没有掌握,这个企业有点玄。 蕈苑 发表于 2013-7-22 16: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000万的投资,到南方学了三个月,做了100支试管,全部感染的是绿霉,最后要到山东买原种,硬件与软件资源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蕈菀看出了门道{:soso_e179:} 都是人干出来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