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科研活力何在?
科技兴则菌业兴,科技强则菌业强,这应该成为菌界同仁的共识。食用菌科研目前在我国仍是以高等院校为基础,所以高等院校要有深厚的菌物学基础学科作为根基。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菌界的功利行为导致菌物学基础学科有弱化之势,现在评价食用菌科研结果一定用SCI,要在SCI中发表论文才算数,如果这种评价体系不改变,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就不敢到食用菌企业做发明,就肯定会遏制企业的创新发展。长此下去,中国食用菌高等学府以何立足?科研人员用什么为菌界服务?活力何在?上世纪我国菌物界有那么多的科研人员有着困厄遭遇,但仍坚守贫寒,托起了中国食用菌发展的脊梁,但如今呢?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食用菌科研人员的利益,被逼到墙角,直至退无可退。在某些高等院校,一些科研人员没有了“科研”的远期志业,沦入了短视、急功的歧途,活力何在?
目前中国菌界科研体系的弊端,比如僵化体制对创新的阻碍、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科研转化率太低、科技政策不适应创新活动、对科研人员和活动的评价的不合理,等等。能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吗?能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吗?
其实中国菌界对创新的需求从来没有现在这样紧迫过,这是因为,中国食用菌的科学技术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大都是跟随性科技成果而非原创科研成果,也就是说,在过去几十年,中国食用菌(尤其是工厂化)处于一个技术追赶的阶段,这很容易通过学习获得进步,并缩短与食用菌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但是,中国菌界现在已经由技术追赶进入一个自主创新的时期,比如中国的食用菌产品如果想要获得国际优势,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水平。因为随着中国食用菌行业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发生变化,传统的成本价格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在技术上,中国食用菌已经追赶到一个瓶颈期,除非进行自主创新。这不仅关系到当前中国食用菌产业升级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对于造就食用菌世界强国,也需要强大的科技能力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科技的竞争,最终是体制的竞争,即科技创新能力基于一种能够调动食用菌企业和人才创新的社会体制,即有所谓的“制度高于技术”的说法。
中国的食用菌行业,阻碍科技创新能力的体制因素是系统性的。首先,中国的一些高校僵化的教学方法,令许多涉菌学生只会考试和写论文,缺乏很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整个社会趋利意识太强,使得中国食用菌的基础研究几乎不受太多重视,而基础研究是原创科技的源头,也是整个食用菌科技工作的基础。这两个条件直接降低了创新基础,活力何在?
在整个中国高等院校的评价机制中,大部分人都以晋升副教授、教授为目标,而晋升的条件是在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这种机制只能鼓励从业者不重视研究,即使想重视,也会被各种评审、申报、验收等占去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而且食用菌科研机构内部做研究不如争课题获益更多,潜心研究甚至可能会被边缘化。这种文化还影响到了食用菌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因为评价体系是获奖或发论文,所以,对于如何转化等费时费力的工作,少有科研人员去关注和关心,活力何在? 老生常谈,谁也无法改变现有食用菌科研体系的诟病,整个社会都是如此,他们又奈何???眼不见,心不烦。 当下国人中充斥着一种急功近利、浅陋浮躁的风气,何以使然?制度or文化? 洗耳恭听 权力无法产生技术,就此卡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