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7-9 10:16:46

    咱们先从所谓的实践性行家开始说:
    大家知道,杏鲍菇生产的控制菇形实际上就是控制二氧化碳浓度,这种控制有两个模式,一个是通过人的经验调节通风换气的时间和间隔,这种就比较需要根据菇的生长情况来进行不断的调整,一些在别人菇厂工作的人如果细心一点,学到是很容易的,但这种方法会由于设备库容等原因需要改变调节参数。而老板们把这个看得十分神秘,所以这种后段型技术人员的工资是很高的,以我的朋友L的企业为例,他规模一般,却开出了1.3万的月薪。但这个1.3万月薪的人在制袋出问题时一筹莫展。我曾经为他的企业开过一个小的整改方案,加强前期保障,但他没有觉得很重要,当然在事实面前他最后还是算采纳了其中的一部分,不过也许是因为免费的缘故,他不觉得这个很重要。他还在继续寻找一个后段技术人员,于是遇到了c,c才从学校毕业,要求不高,c的工资只要3500元,然后c当然搞不好,L为c找来几个业界人物支持,把这一小段经验传给了c。可怜的是,这几个师傅都没有得到什么报酬,做了人情而已,但c略有成长,立即知道自己在业界的行情,于是借探亲之名溜之乎也。
    但据我所知,现在有一种控制设备,可以设置在整个期间的各种控制数据,彻底取代这种人为的经验管理,当然这种控制设备要求的菇房配套设施要多而复杂,但比之1.3万元的技术人员还是靠谱很多,至少他不会开溜。
    可以说:当前的这种有实践无理论的杏鲍菇(也包括金针菇、海鲜菇)的后段型技术人员的高薪状况,完全是由老板们的错误认识抬起来的。我非常武断的判定,c从L这里离开,证明她根本还没有把学校学到的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好,诱导c离开的其实不是别人,而是L自己的认识。当然c自己到底有没有学好应有的理论也是存疑的,现在的大学教育,实在乏善可陈。如果理论掌握并不好,那么她最后也只能成长为一个純实践型的高级技工,这种高级技工随时可能被更为先进的设备所淘汰。

许丁山 发表于 2013-7-10 16:06:00

火钳刘明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7-11 11:37:38

    说到实践性行家,有一个人物不能忽视,此人在江苏许多地方主导筹建了很多杏鲍菇厂子,不过,随着这些厂子在他的指导下问题出现得不到解决,或者牺牲厂家效益去解决,他的声誉也逐渐破产。
    我们且称此人W吧,当然我这里一说很多人会知道他是谁,我没有见过此人,但从他服务过的一些企业和我干的一些擦他屁股的工作里,深感这种“实践能力”的迷惑。
    不可否认,W是一个能干的人,以他的文化水平可能写不清一件事情,但能够把一个厂子所需的所有设备渠道弄熟悉,并且能够简单规划厂子的平面,同时指导厂子基本上走上生产套路,这是相当了不起的发挥了。当然这其中一是一笔不菲的服务费用,二是和所有相关设备设施企业的联手的回扣,都是W的利益所在,业内(仅仅指杏鲍菇“工厂化”)赫赫有名的原因就是他所获得的利益。
    W有一个和别人合作的厂子,据说是他用以说服投资人信任他的底牌,但我经过对多人提供的信息分析,W只是在其厂子正常时请人去参观,实际上也有一些不好的东西被人看到过,但眼见为实的老板们肯定都是看见他好的一面。目前请过他的老板一年后还能保持请他的似乎没有了,有些甚至连原来的费用尚且没有支付就和他掰了。其中一些老板告诉我他人品不好,这个我不相信,他之所以不解决某些问题不是人品问题,而是水平问题,因为解决问题对他有利无害,但解决不了他也没办法。
    如何说明W的实际能力不足以支持一个企业的运行呢?首先是他只懂得漳州现有菇房的结构,所以在江苏,基本上就是这种结构一统天下,漳州的气候和江苏气候差异大家很容易理解,所以漳州菇房结构在江苏出现得最多的是冬季底部冷害问题。
    W解决冷害的办法是叫人家冬季底下若干层不排袋出菇,这样以牺牲库容为代价达到生产的正常。这个就是典型的笑话了,但只要是菇房结构不改,它又只能是唯一的办法了,改菇房,绝不是W的能力能够做的工作。
    当然,在我擦他屁股的一些地方,反映很多他故作高深,问而不答,其实也就是没招了。
    我奇怪的是,很多企业虽然不再和他合作,但还是任其出入,这让我也不得不防,因为如果我做的改造让他看见了,他照葫芦画瓢,我们就白替他做嫁衣裳了。这种照搬性的行家,按理说是不值他们那个价值的,但这是现实,这个现实说明一方面老板群体需要真正理解行家的不同层次以资利用,另一个方面说明我们的真正具有完整系统能力的行家缺乏公关能力,也没能很好的推销自己,三也说明中国人不重视理论的传统习惯非常严重。

aiqiyu 发表于 2013-7-12 11:48:05

鄢老师,你说得太对了。
食用菌各系统人才还是太少了,求大于供啊。
努力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7-13 16:22:25

本帖最后由 不大不小菇 于 2013-7-14 12:46 编辑

    如果某项工作可以通过总结成为理论数据而由机械和设备来执行的话,技术的核心就是找到这些参数和模式,并通过与设备的结合最终使之标准化程序化。如果不能用机器设备代替,而必须通过人的大脑控制操作和过程,那才是技术。其中如果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影响到了标准化和程序化过程,此时排除这种影响和干扰的才是最重要的技术。
    按照这个定义来说,杏鲍菇金针菇海鲜菇的后段管理,只是在设备不够先进,技术研发参数不够完备的前提下才有所谓的技术价值。一旦这些实现了,出菇管理技术变成了开关设备和校正数据误差的话,它可能就不会比采收工和开口工更高明
    以杏鲍菇工厂栽培为例,采用全程全控,把每一个阶段的经过比较得出的最优的时长和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设置后,通过相关设备的运行予以控制,比什么经验丰富的技术员都靠谱,因为机器的失误比人的失误要少的多。
    那么为什么目前已有的这些工厂都不能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生产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成本问题,这种全程全控的模式在耗能、一次性投入、以及对电力的供应依赖等各方面形成的成本较高,这使得许多短期投资意识的老板不可能采纳这样的模式。
    2、中国目前所形成的栽培模式,有关参数没有完全形成体系,控制设备的制造商也不是将此作为主要内容予以投入,而是采用了通用性设备加临时人为调控去操作,这样就造成了后期出菇管理的参差不齐现象,而市场则为此而表现出了这种管理差异的价值。实际上这种参数的探索,一直有人在做,但因为产学研结合不够,这些研究者条件不足,而企业也没有这样的欲望支持这种研究,而设备制造商根本就置身事外,形成了好多乱象与怪相。举一个小例子:食用菌的光照时间控制,本来自然界白天黑夜是按照季节分两个规律变化的时段交替的。那么我们在设置好光谱和强度及分布后,只需要一个循环时间继电器就可以很好的做到了。但现实是如此的悲剧,我不仅看到了用短光照交替的各种模式的毫无价值的研究论文,还看见了画蛇添足的根据环境光线强度来增减光照强度的复杂模式。这些狗屁不通的研究实际上比不上一个手动开关,我早期做工厂化模式时,一直采取上班开灯下班关灯的方式来搞照明而没有任何不正常现象。并且还有一点,实现光照所需要的能量是所有消耗能量的控制中最低的一个项目,节能在这个方面的意义和空间也是非常小的。(待续)

插班生 发表于 2013-7-14 05:51:24

有道理,坐下等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7-14 13:23:37

本帖最后由 不大不小菇 于 2013-7-14 23:03 编辑

(续昨)
    3、国内的厂房建设设计与食用菌工厂化需求脱节。
    如果说为什么好东西狗卖屁理论在菌界变成了无用功是因为李大蝈蝈念歪了经,那么整个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也被漳州模式念歪了经,当然这个责任不是漳州模式,漳州模式在漳州应该算是经济适用模式,但漳州模式照搬到全国,也是一大批漳州“师傅”其中包括W这样的重量级的人物念歪的。
    这里面念歪了经的还有我们的zf,如果不是zf的补贴不是时候的进入菌界,北方的菌业投资便不会突然膨胀,人才缺额也不会这样大,设备企业的竞争也就会激烈很多,谁真的具备了优势才能有业务。但就因为这种突然性的膨胀(2010-2012),就形成了一个鱼龙混杂的局面。
    2010年我在通辽听一个广东设备企业吹牛,实在是与食用菌行业的理念大相径庭,而且他们所谈的主要是设备功能的问题,完全不懂得设备如何实现与菌品生长的配套。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现在出菇房的蒸发器(也有叫风机的),基本上都是被安装成为内置的形式,这种形式有什么好处呢?对设备厂家来说就是可以比较好看,但实际上,这种风机安装是不利于用风机的风扇做内部扰流的。如果借助风机风扇进行扰流(这也是不算好的一种模式,但至少比不扰流的更好),那么悬挂安装方法所形成的气流就相对快而且激烈,方向性和涡流也很明确,效果也就会更好。
    为了一定程度的技术保密,我不能在这里讲得太多太细,但这些例子足以证明食用菌需求的设备安装配置等是完全被无视的,因为这些业务太好赚钱了,而且串通一些如W这样的名角,可以很快的拿到报价不菲的订单。
    我接触过好几家设备厂商,没有一个有需要食用菌业专业参与设计菇房的意愿。一些业界有名的厂子,还牛皮哄哄,目中无人,但我每次出去擦屁股,都是在替这些家伙做修修补补,当然还不是每一个老板都肯修修补补。
    我说这些似乎与行家本身没有关系的话,实际上还是在告诉老板,理论是一个高层次行家的必要条件,经验是一个高层次行家的充分条件。这话有点哲学味道了,但真的想一想,哲学为什么重要,因为他是上层的东西,任何事物缺乏上层意义,必然先天不足。所以,一个老板你不管有多大投资,多少票子,如果没有上层意义的正确引导,你的技术队伍缺乏高层次成员的支持,出问题只是早晚的事情。

东方慧恒 发表于 2013-7-14 22:09:25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7-15 11:38:30

    15楼和17楼所讲的内容,应该是同时说明了理论实践双重型行家了的特点了。
    这种类型的行家,说句不好听的话,是看不上小老板的。但小老板们往往因为到了他们各自认识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遇到一些梁老师笔下的秀才兵类型的,就以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里都是混饭的,这又是一个误区。实际上理论实践要都得到加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是一个提供得了条件的地方,很少企业能够有这样的条件,而且企业往往拘泥于自己的产品和生产和模式,研究通常比较偏向,这是我为什么不把某些大企业的研发者列入理论实践双重性行家的原因,这个当然也是因为大企业同样缺乏战略人才的上层决策指导。
    真正的理论实践双重人才,基本上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只是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勤奋,因而表现极为分散,和应用企业的交集太少。
    这几天,讨论星河生物的人事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核心技术”人物黄千军,实际上在企业里没有地位,没能进入董事会,总经理魏心军也一样。我对这两位都很陌生,无从评价他们的技能,但星河肯定没有一个能够站在行业高度看问题的专业决策者,所以真正有前瞻性的观点根本进不了董事会,四处发言的董秘黄清华女士,实际上是个外行。星河所做的,就是我15、17两层楼所说的把技术程序化标准化这个工作,只是这个工作完成后,一没有真正的优势(行业同质化了,优势是很难形成的),二是没有找准利润增长点,说的扯蛋些,有投资新乡基地的钱,不如垄断灵宝的香菇销售,再要狠一点,把平泉也吃了。这样的战略,一方面借以进入渠道,另一方面也是一个资源战略,灵宝和平泉模式可不像金针菇工厂化那样容易复制。
    广东虫草是一个笑话,整个非冬虫夏草的所谓虫草生产,大致算是一种忽悠术。(这个观点很招骂,但实际如此,如果严格按广告法办,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说得再缺德一点,在本论坛里不下于10个人的决策水平高于星河的决策层,这还是因为我对很多不了解的卧虎藏龙的忽略所做的保守估计,但是,星河的决策层的眼光根本不瞄一眼易菇论坛。甚至在黄千军和魏心军离职后,他们没能有开放的方式寻找替代者,我估计他们如果要拟一篇招聘启事,一定把“有在相关企业工作n年的经验”做招聘首选条件。
    大企业如此,小企业当然更加迷茫,咱这文章恐怕是写给技术阶层看的多,老板未必肯听我的啰啰嗦嗦。
    我知道的用这种理论实践双重人才的,张寿橙先生替姚淑先先生做事,算得一个例子,虽然细节我不是很清楚,但姚淑先先生自己就是由实践起家的,他才会理解理论的重要性。姚先生曾经出资补贴过福建许多专业机构的工作者,这不仅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高层次的认识支配。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3-7-16 12:02:58

    但是,这种高端的理论实践双重性行家,也有不同的类型,别人咱们不说,就说咱们论坛里的几位大家。
    梁老师的主攻方向是传统栽培和野化栽培,这个适合做基地指导。
    黄老师是属于比较全面的,木腐菌是他的强项,尤其是在近年来,在工厂化方面是一面旗帜。
    杨国良老师则专攻双孢菇及其工业化。
    这种区别大家一看也就明白,当然不是说他们其他的不行,而是指他们的最强项。
    很多老板也知道尊重学识,但如果不懂得人家的强项,可能也会用错人才。比如谁要是请卯晓岚先生去搞栽培,那是纯粹扯淡的,但不是说卯晓岚先生没有水平,而是方向不对。
    参加过成果鉴定会的人都知道,成果鉴定会是一场多么荒唐的游戏,在一个小圈子里,一堆不懂的和半懂不懂的加个别懂的人来评论一个某领域里相对高水平的东西(如果是真的做了工作得出来的结论)。如果其中那个懂的担任鉴定小组组长(这个位置常常由官员或职称资格最老的担任)那算比较运气好,否则给出的评价很可能是哭笑不得,而且被评价的人还不敢反驳。
    我曾经被一位林业方面的专家质疑农药残留问题,他问我“你怎么知道你用某方法处理原料使得农药残留降低后,种出来的菇农药残留也会偏低”?他认为必须要做一个检测才能说明问题。这个从一般的试验原则讲,他的问题没有错,但是因为经费问题,这一系列的检验需要不少费用,我没有做。我只能回答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资料证明菇体能够合成农药残留成分,所以既然来源少了,自然我认为被转移到菇体里也少了。实际上这个课题并没有要求做农药残留的工作,我因为为了产量提高做的处理同时具备降低农药残留的效果,而且检验单位的同学私下里也给我做了检验,只是不能出具盖章的报告(这个章子要票子)。
    严肃的科学研究成果鉴定尚且如此,所以有时候,我觉得老板们也很悲剧,他们要弄明白该请什么人做实事,什么人做参谋,什么人做管理,就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通常,在国外类似的事情是由专门的投资咨询公司和猎头公司来做的,中国没有这个观念,也缺乏靠谱公司,但老板的钞票并没有中外的差别,没有,你就得自己想办法去找人解决。老板们寻找人才的范围往往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熟人圈
    2、行政圈
    3、名气圈
    4、自我感觉圈
    5、特产区域圈
    6、经验圈
    这六个圈子都不能说与你所需人才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也不能说必然有错,只是概率不高,但拘泥这些圈子的出错率,却很高!这个和关于野生蘑菇有毒与否的识别很相似,有毒没毒,认识才知道,不认识,凭外形颜色什么的所谓判断,根本没有用。
    总结本节一句话,老板想用对人,得先学会识别人。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歪菇理】:(11)关于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