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zhao 发表于 2013-2-27 19:50:48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 食用菌认识和利用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数千年来,我国人民在和大自然相处过程中对大型真菌的形态、生境、习性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创造了丰富的词汇,并作过许多描述,记载于历史、小说、农书、本草等各类书籍文献中,还以这些野生食用菌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歌、赋等。公元前239年的《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香菇的美味“味之美者,越骆之菌”,越骆即当今的浙江省香菇主产区,菌即香菇。从理论上阐明了菌类入馔的特点。晋朝王嘉(?~390年)《拾遗记》有“种耨芝草”。古农书中关于种菌法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韩鄂所著的《四时纂要》中“种菌子”的一段:“取烂构木及叶,于地埋之。常以泔浇令湿,两三日即生。”黑木耳、香菇、草菇等多种食用菌栽培都是起源于我国。据考证,东南亚的草菇和日本的香菇栽培技术都是经由我国华侨和僧人传入。多少年来,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主要栽培的基本都是木腐菌—香菇、黑木耳、银耳。且多为砍树砍花自然接种的半人工栽培。7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人工接种栽培。1978年统计全国食用菌产量仅6万吨(数据来自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欧洲、美洲、非洲等地也都有采集野生菌的习惯,如欧洲人对块菌、美味牛肝菌和鸡油菌情有独钟。英语的菌物学(mycology)一词则来源于蘑菇【1】;古希腊将食用菌作为崇拜非洲人喜食野生的毛木耳、乳菇。 2 近年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及现状2.1全球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二战以来的70年间,全球食用菌一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减产。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1978年我国的产量仅占全球总产的5.7%,1983年占12%,1990年展28.8%,1994年占53.8%,1997年占63.6%,2002年占70.6%,以后则更高。近年间,全球食用菌产量基本稳定,我国之外的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约400万吨,栽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超过10万吨的国家全球仅有8个,按产量依次是美国41万吨,日本38万吨,荷兰23万吨,韩国20.2万吨,越南17万吨,法国13.6万吨,泰国12.1万吨,英国10万吨。全球栽培食用菌市值约300~340亿美元,药用菌产品100~120亿美元,野生菌5亿美元,总计405~46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作为蔬菜和食品食用。主要出口国有中国、荷兰、波兰、英国、法国,其次还有越南、印度、日本和韩国。2.2欧美的双孢蘑菇欧美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几乎就是双孢蘑菇一种的发展史。应用近代科学方法栽培食用菌起源于法国的1707年双孢蘑菇,从矿洞巷道栽培直至1910年美国双孢蘑菇标准化菇房的发明,推动了欧美工业化国家菇业生产的工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末欧美的双孢蘑菇实现了标准化栽培,此后产量逐年增长。双孢蘑菇迅速实现了工厂化栽培。日本的段木栽培香菇,由于人工纯菌种技术、人工接种技术和栽培管理的科学化,使其主宰香菇世界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1938~1939年度的双孢蘑菇全球产量仅4000~5000吨,标准化菇房的推广和纯菌种的应用使1950年达到6.6万吨,1960年达到13.6万吨,1970年达到36万吨,1980年达到87.16万吨。1990~2000年间欧美的双孢蘑菇产量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一直在85万吨左右徘徊。2000年以后多数主产国产量持续下降,2003年为80.3万吨。2.3   亚洲的食用菌亚洲近代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起源于二战战败后日本的老兵安置就业工作,即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香菇段木栽培,逐渐发展,50~70年代成为日本香菇的黄金发展期,1960年日本产香菇4.8万吨,1970年升至16万吨,1970~1990年产量基本稳定,此后产量逐渐下滑,我国产香菇对日出口不断增加,2000年我国出口日本鲜香菇达到6万吨,占取日本半壁江山。在香菇段木栽培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了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70年代成为可商业应用的成熟技术。以后又相继开发了杏鲍菇、灰树花、滑菇、斑玉蕈等多种木腐菌的工厂化栽培技术,成为木腐食用菌工厂化技术领先的国家。1980年各种食用菌总产量达到31.8万吨,1990年达到33万吨,2000年以来产量一直在40万吨左右徘徊。东南亚国家近年食用菌发展较快,主要是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等,2008年产量分别为17、12.1、6.1、5和2万吨(张树庭教授私人通信)。2.4   非洲的食用菌食物供给一直是非洲经济和社会的主要问题。鉴于中国食用菌业在农村人口脱贫致富中发挥的作用,近年非洲的纳米比亚、赞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及等都陆续开始了食用菌的生产。高端市场需要的双孢蘑菇工厂化的成套栽培技术引自欧美,而农业式的栽培多数是平菇,引自我国。2.5   世界食用菌产业格局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食用菌产业主要集中在荷兰、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几乎单一的双孢蘑菇。1974年第九届国际食用菌大会在日本的召开,推出了香菇、平菇、滑菇、金针菇等多种食用栽培技术及其产品,欧美独占鳌头的产业格局开始动摇,70年代末开始的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1987年我国香菇产量超过日本后,世界食用菌产业加快向我国的转移。从1990年占全球总产量的28.8%上升到当今的70%以上。美国一直保持了产量的稳定,在38~40万吨,西欧的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劳保环保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升高,导致近10年来产量逐年下降,而中欧第二世界国家的产量逐渐增加,补充了整个欧洲市场的需求,如波兰、西班牙。2.6   世界生产方式和技术的转型食用菌的生产起源于园艺栽培,经历了标准化固定设施(菇房)栽培、工厂化栽培、机械化栽培、智能自动控制栽培、专业化栽培等几个阶段。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经历了近百年的生产实践和发展,已经完成了农业向工业的转型,实现了专业化分工的工厂化生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食用菌工业。2.7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近况2.7.1 产量的增长我国食用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的,不过是30年的历史。但是,这30年经历了房前屋后的庭院经济、特种蔬菜生产、成片的集约化和工厂化生产的4大阶段。目前集约化的规模栽培已经占总产量的80%以上。产区由70年代的浙江、福建、广州、广西等南方产区逐渐北扩,进入21世纪以来,食用菌生产已经遍及全国大江南北,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全球总产的70%以上。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1978年我国食用菌产量5.8万吨,1986年增至58.6万吨,1993年154万吨,1996年为350万吨,2000年663.7万吨,2003年达到1038.7万吨,2006年1474万吨。2.7.2栽培种类的多样性我国食用菌的栽培种类有70~80种,形成商品的有50种,具一定规模生产的有20种以上,年产20万吨以上的有13种。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7年产量居前9位的种类依次是: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黑木耳、金针菇、鸡腿菇、草菇、滑菇。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栽培种类不断增多,如白灵菇、杏鲍菇、茶树菇、真姬菇、鸡腿菇、灰树花、灵芝等都受到了市场的青睐,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新的增长点,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7.3发展区域我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遍及大江南北,从南到北,从山区到平原,食用菌产业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食用菌区域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结果表明,产量超百万吨的省有河南、福建、山东、河北、江苏、四川、黑龙江等7省,占全国总产的63%;50~100万吨的有广东、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西、辽宁、吉林、安徽等9省。这16省的产量占全国总产的93.8%。2.7.4主产地区(市、县)和产业集群数十个的食用菌产业大省都已经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亿元县(区)和十亿元县(区),如古田、庆元、磐安、龙泉、邹城、莘县、平泉、灵寿、唐县、冀州、遵化、汪清、东宁、西峡、泌阳等;有的以地区行政区划形成了更大的产业群,如福建的漳州、宁德,浙江的丽水,黑龙江的牡丹江、伊春。主要栽培种类的主产区域如下:平菇:平菇栽培比较分散,多以农户分散栽培或小片连片生产。主要产区在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苏。香菇:浙江丽水和金华,湖北随州和远安,河南西峡和泌阳,河北遵化和平泉,辽宁清源和新宾,陕西汉中。双孢蘑菇:福建漳州,河南夏邑,四川大邑,山东莘县和邹城,湖北新洲,甘肃金昌。黑木耳:黑龙江牡丹江和伊春,吉林延吉,湖北随州和房县,河南驻马店和三门峡,陕西汉中,四川广元,浙江丽水。毛木耳:四川什邡,河南鲁山,福建漳州。金针菇:农业栽培产量在逐年减少,工厂化产量逐年增加。农业栽培主要在河北灵寿,工厂化栽培上海、北京、沈阳、长春、深圳等大城市周边较多。另外,江苏、浙江、甘肃等省也有较多的中小型栽培场。滑菇:辽宁岫岩和庄河,黑龙江海林,河北平泉。 3 发展趋势3.1 全球的发展趋势3.1.1 发展区域欧美发达国家的食用菌产业从20世纪初开始起步,30~70年代的50年是其快速发展期,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20年时期稳定停滞期,可以说上个世纪3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80年食用菌产业的重点在欧美发达国家。60年代开始逐渐向东方转移,始于日本香菇的段木栽培,70年代日本开始的工厂化栽培,80年代我国食用菌产业大发展的启动,90年代后期越南、泰国、印度等国食用菌产业的兴起,特别是我国80年代以来30年的持续发展,加快了食用菌产业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食用菌产业已经转移到以我国为主的东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多数处于农业国的亚洲各国,食用菌产业劳动密集的特点,使得其由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向工业化程度低的国家转移。在亚洲,经济较发达的日本、韩国已经10年几乎没有增长或少许的增长,中国台湾已经由70年代双孢蘑菇出口10万吨逐渐萎缩到近年仅供内销的2000吨左右,香菇也从80年代的6万吨减到目前的2000~3000吨。未来亚洲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除我国外,还将有越南、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3.1.2生产方式 如前文所述,食用菌最初起源于园艺方式的生产栽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进程,最终形成了食用菌工业,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如欧美草腐菌双孢蘑菇的生产,由菌种、堆肥、播种、发菌、出菇、采收全部由栽培者完成,发展到菌种和栽培由菌种公司和蘑菇公司两家完成,再发展到菌种、堆肥、栽培三家完成,现在又发展到菌种、堆肥、发菌、栽培四家完成,完全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提高了菇房利用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益。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专业化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是必然趋势。3.1.3 栽培种类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进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食用菌营养和保健功能人士的普及和深化,消费人群将不断增加,对食用菌多样化要求也必将增加。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来工业化生产的几乎仅一个种――双孢蘑菇。近代的技术进步,使工业化栽培种类增加到金针菇、杏鲍菇、灰树花、滑菇、斑玉蕈、真姬菇、草菇等7种。30年前欧美超市的货架上还几乎看不到平菇、金针菇等,如今平菇、金针菇、香菇、褐菇等都已经成为大众化菜肴。国际食用菌学会前主席Marck预测,平菇将成为美国最具市场潜力的食用菌。欧美的双孢蘑菇唯一的格局已经改变,平菇、杏鲍菇、金针菇、香菇等都已在美国实现生产性栽培。对食用菌保健功能的研究,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病毒、维护心脑血管健康等功能的发现,西方发达国家双孢蘑菇之外的食用菌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平菇、香菇、黑木耳、金针菇、杏鲍菇和白灵菇。此外,灵芝、云芝、虫草等多种药用菌也将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3.2中国的发展趋势我国食用菌产业已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完成了规模扩张,达到了周年有菇,市场供需平衡,食用菌已经成为我国的大众蔬菜。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食用菌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的自然条件,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及工业化远未完成的农业国经济结构特点,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使我国食用菌产业在这一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趋势。3.2.1 生产方式的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源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分散小生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市场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一家一户家庭式分散小生产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是食品安全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能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要求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农产品门槛不断提高,这种分散生产方式难以建立生产的可追溯体系,国际市场的开拓受到严重制约。这种国内外市场要求成为我国食用菌生产方式走向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强大推动力。3.2.2 品种结构更加完善,草腐菌类发展潜力巨大 20世纪70年代,我国商业规模栽培食用菌只有黑木耳、香菇、双孢蘑菇3种,80年代发展到黑木耳、香菇、双孢蘑菇、平菇、金针菇、滑菇、草菇、银耳、毛木耳9种,90年代以来新的商业栽培种类剧增,现已发展到20种,在传统栽培的大宗种类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新增种类市场空间将更大,因此,未来食用菌产品的品种结构将更加完善,符合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的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三农问题解决各项措施的落实,草腐菌类增长将超过木腐菌,近年这一趋势已经显现,特别是甘肃、宁夏、内蒙等秸秆资源丰富同时具有独特冷资源的区域,双孢蘑菇成为当地反季节规模栽培的首选食用菌。3.2.3 南菇北扩,西部崛起,老产区稳定增长,全国性普遍增长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源于福建、浙江等南方省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南菇北扩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主要是因为:①南方沿海地区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农业向工业和信息业转移;②沿海地区经济的发达导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产业整体成本增加,比较优势下降;③多年的连续生产,导致当地资源的枯竭,现有资源生产的产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④北方相对干燥冷凉,利于环境控制和优质品的生产,同时可以和南方时令错开,正好满足周年上市供应的要求。南北方的市场是各自不同的,因此,北方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不影响南方老产区产业的发展,老产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重视程度的增加,食用菌产业备受青睐,已经成为诸多省(市、区)、市、区、县的重点发展产业,新老产区的共同发展构成全国性的普遍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我国西部食用菌产业崛起,四川2007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甘肃、宁夏、内蒙充分利用当地的草本秸秆等原料资源和冷资源,开展与内地季节相反的“反季节”栽培,这种反季节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正是当地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的顺季节,这些地区充分利用非耕地,集中建棚,集约生产,近年都出现了规模产区,取得了较南方老产区、长江流域、中原、华北、东北等更好的比较经济效益。西部的原料资源、能源和人力成本都远低于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加之独特的冷资源,开展夏季生产,鲜品上市,具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西部必将成为我国食用菌产业新时期大发展的黄金地域。3.2.4 多种生产方式并存,高投入促进产业现代化进程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市场需求的不同,必然导致食用菌工业化、农业式两大生产方式的共存,工业化的大、中、小不同规模的生产共存,农业方式的园艺设施分散栽培、园艺设施集约规模栽培、庭院经济型的小生产等不同生产方式的共存。各种产方式在实践中各自完善,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同时,在市场建设和市场秩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食用菌的生产方式是随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公共财政的支持和生产者投入能力的提高,将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按全国生产规模计,家庭分散简易生产的比重将逐渐减少,园艺设施规模栽培保持稳步增长,小工厂周年生产将快速增长,成套设备的工厂化周年生产也将取得长足的发展。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日本、荷兰等国外食用菌企业已经瞄准中国,积极筹划、选址、投资建厂,设备、技术、管理成套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对加快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个严峻挑战,我国的科技、企业、管理等各方急需紧密团结,加强合作,迎接挑战。3.2.5 高附加值产品增加,产业链延长从总体上说,食用菌主要作为蔬菜食用,以蔬菜使用的食用菌产品占产量的90%以上。随着对食用菌营养和健康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和普及,以食用菌为主要原料的各类强化食品、保健品、调味品、辅助疗品、药品日益受到消费市场的青睐,销量逐年增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即时食品和休闲食品消费量将不断增加,以食用菌为原料加工成的即时品、调味料、汤包、汤料市场也将逐渐扩大。总之,以食用菌为原料进行的各类食品和药品的加工及其产品的销售将有效地延长食用菌产业链。3.2.6 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工业化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全球人口增加和食物供给压力的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近年促进环保、生态、循环经济等政策的出台,三农问题的关注,食用菌产业发展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其各部门的重视。2007年9月农业部召开的“食用菌产销形势分析会”进一步推进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诸多省(直辖市、自治区)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根据当地实际出台了相关优惠和扶持政策,给予公共财政的支持和产业发展引导,进一步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2000年以来胡锦涛、温家宝、回良玉等多位中央领导多次对食用菌生产企业的视察,极大地调动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支持食用菌产业的积极性,激发了食用菌生产者的积极性,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日渐显著,这将强有力地促进产业的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健康持续发展。3.2.7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近代的60~70年中,食用菌消费呈现全球性稳定增长,年递增7%~16%。近30年对食用菌营养和药用功能的研究发现,食用菌受到越来越多人民的喜爱,成为FAO推荐的21世纪健康食品,WHO推荐的“一荤一素一菇”健康膳食三大基石之一。食用菌能利用人类不可直接利用为食物的秸秆皮壳生产营养健康食品,栽培可以不占用耕地,具良好的环保生态效应,使其成为一项“万年青”的产业。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需要耕地之外食物的生产,以增强食物供给的保障,因此,食用菌是人类食物安全保证的重要产业。发展中国家的蛋白质短缺,食用菌高的生物转化率,成为发展中国家增加蛋白质供给的高效产业。食用菌的多重保健和医疗功效,成为人类健康保证的重要生物源,特别是解决人类日益扩大的亚健康人群健康问题的天然药物,是人类增强健康,提高体质的重要食物。不论是人类食物保证、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健康需求,食用菌都是永远具发展前景的产业。然而,对食用菌的了解,不论是其生物学还是产业技术,都远不及绿色作物那样系统和深入,还没有达到所有种类的工业化。即使是工业化生产的种类,其劳动密型的要求仍不能改变。在当今发达国家,食用菌的工业化生产已经实现,但是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远高于其他行业,其高额劳工成本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成为“夕阳”产业是必然的。这为劳工低廉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其产品提供了日益增加的市场。我国作为食用菌栽培历史最悠久、栽培种类最多、栽培技术最全面、产量和消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大国,已经成为全球食用菌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在未来10~20年内将不仅仅是个食用菌产业大国,而必将成为食用菌强国。

瑞航山珍 发表于 2013-6-9 11:48:11

看过,值得学习!

商使 发表于 2013-9-14 12:08:14

学习一下!

youheng0 发表于 2013-9-28 15:59:32

看看了啊!学习

wenh0 发表于 2013-9-29 16:19:41

平菇栽培比较分散,多以农户分散栽培或小片连片生产。主要产区在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四川、江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