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2-12-18 20:18:41

赏《画集》、忆《天麻》、品《诗钞》

本帖最后由 老梁故事会 于 2012-12-18 20:20 编辑

      前几天,老朋友韩省华先生寄来几本他写的书,这几天断断续续地翻看、浏览、品味,不由得要写点什么。     《汉风园书画集》装帧精美考究,可惜,我不懂字画,对其意蕴、意境看不里去,虽然知道那些精美的字画里浸透了作者的心血汗水,包含了作者无限的寄托和心思,但我只有敬佩而没有共鸣,只能作为一件艺术品和朋友们欣赏。    《天麻的生态与培育》倒是引起了我的共鸣,它使我想起了2000年春天参加河南西峡的食用菌会议,首次参观考察了天麻栽培;想起了三门峡的一位老朋友,在推广天麻栽培的过程中触犯了法律而入狱的遗憾; 想起了2007年春夏之交,深入五台山腹地考察野生天麻的长途颠簸跋涉;想起了北京延庆四海基地考察天麻栽培,任总感叹说种蘑菇很麻烦,以后要多种天麻。这次,浏览了韩先生这本小册子,比较全面系统地重温了天麻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小册子图文并茂,是韩先生30年天麻缘的实践总结,精华提炼,非常实用。    《汉风园诗钞》翻来复去看过几遍,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有兴趣反复推敲品味,从中看到了韩先生从一位农村最基层的少年一路走来,追求不懈,奋斗不息,磨练成才,成长为国内外知名的菌物学家、成长为多才多艺社会活动家的心路历程。触景生情,我的感慨感叹,汹涌澎湃,由衷之言,欲一吐为快。今天下午坐在电脑台前,恰又难以下手,我想要说得, 李玉院士写的序言里,都已说尽,而且全面透彻,精采绝伦!无需我再画蛇添脚、多此一举,这里从中摘录几段,以借花献佛,抒发我的情感了:      那个种天麻的少年一路走来,“人生道上”几多十字,可想他面对的不只是“为了果腹,为了生活”、“为饭觅行路”的“重复劳作”,更多的是他心路历程上那份对落寞的挣脱!      他问苍天:“难道这就是生命的轮回?”      他问大地:“自然中有无自由之路?”      他感慨:“做人真当没意思!”      他担心:“自己升仙没人陪。”       他渴望着“新梦做旧梦”。       在与人生羁绊抗争中,他追寻着塬上放歌的那份痛快!“嘿.....嘿.....哎嘿嘿嘿......”,“向着山谷,向着大海”,“一抬头就扯下片天上的云彩”。       他从秦岭脚下的湑水畔,顺着汉水,越过长江,踏过浙南的廊桥,走到了西子湖畔。尽管钱塘的大潮已经把一个西北汉子的风尘冲刷殆尽, 柔丽的江南细雨和风把他熏制成了才华横溢的倜傥书生,可是,洗却的只是沙尘染黄的羊肚巾,却总没能洗脱他内心的真诚; 洗却的是岁月风霜磨砺的沧桑,却总没能洗脱一路走来不曾改变的率真!也正是靠这份真诚和率直:“写字、种菇、画画、勤恳、认真、不假”,追求着年复一年“更佳”的“情景”;也悟出了“尚需奋发拼打”的实实在在的真谛。“平生展翅从此,一任搏击高空归”。.........。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2-12-18 21:18:33

韩老师的历史,就是一部个人奋斗史,在中国,像他这样从底层到高层,凤毛麟角,其中的波澜壮阔,恰是一个特殊时代特殊人物特殊场景的写照,恐怕写一部长篇小说则不够抒情,而写一部史诗则又显简略。

老梁故事会 发表于 2012-12-19 08:50:53

不大不小菇 发表于 2012-12-18 2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韩老师的历史,就是一部个人奋斗史,在中国,像他这样从底层到高层,凤毛麟角,其中的波澜壮阔,恰是一个特 ...

就是一部个人奋斗史,在中国,像他这样从底层到高层,凤毛麟角,其中的波澜壮阔,恰是一个特殊时代特殊人物特殊场景的写照,
但愿以后这样的奋斗越来越多!

卢星圩 发表于 2013-1-13 20:08:27

实干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赏《画集》、忆《天麻》、品《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