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工厂化若“未熟先衰”将绝对是悲剧
本帖最后由 myb 于 2012-11-27 08:04 编辑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食用菌生产模式,是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食用菌生产方式,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从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的现状来看结果,相当一部分工厂化企业并不景气,停产或半停产也很多,经营压力是很大的。生存困境尤其严峻。在经营困境压力下,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投资意愿和用工意愿都在下降,这意味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的微观基础依然不坚实。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增长主要有赖于政策推动,自主增长的动力不足。
从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当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经营压力、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需要冷静面对。 一方面,在整体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产能过剩问题暴露出来,整体面临生存危机。因此,部分面临优化生产结构,淘汰过剩、落后产能的抉择。同时,一些食用菌工厂化企业暴露出不可持续性,一部分因此倒闭破产,还有一部分勉强维持。另一方面,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外部经营环境逐步发生着一些实质性的变化——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速放缓,原辅材料等资源稀缺性上升,尤其是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逐渐提高,将会加大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综合经营压力,也会削弱部分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食用菌工厂化企业主信心明显下降。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几十年来,从分散的小菇户开始起步,逐步发展食用菌企业,进一步发展食用菌工厂化企业,闯出了一些名堂,有的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还上市成功,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走出了一条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辉煌”之路。
最近,我反复阅读了黄毅老师发给我的一篇文章,感触很深,某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食用菌上市公司,上市后,公司规模扩大,产品毛利率反而大幅降低,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可谓砸“重金”,但研发费用投向有不务正业之嫌。登陆资本市场时,一味的豪赌,因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另与之合作近10年的大型经销商难忍,狠弃它而去,高毛利神话破灭。公司试图打造新形象,却惨遭市场用脚投票。上市不到两年,它的总市值已蒸发20亿元,这个豪言壮志要打造4个自己的公司,如今只剩下1/3个自己。“未熟先衰”的现象让人唏嘘不已。
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发展伊始的那种勤恳踏实、专注求精的精神开始转变了,不少企业主近几年更是转向资本运作,被浮躁的炒快钱的冲动所彻底压倒。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才刚刚起步便“未熟先衰”。发展食用菌工厂化,也并非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他们以钱炒钱的投机行为早已脱离了食用菌工厂化健康发展的轨道,实际已经演变成了一场资本传销的盛宴。食用菌工厂化背后的企业家精神,提倡的是“天道酬勤”,但缺乏的却是创新与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而所有这些恰恰是食用菌工厂化所强调的。
在国家对食用菌产业大力扶持下,各地政府都那么一致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当成现代农业突破口,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当地政府筑巢引凤后,引来食用菌工厂化“百鸟争鸣”, 势不可挡的局面。这真的就像一场龙卷风,让猪都能飞上天,一部分参与资本运作的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确实狠捞了一把。但龙卷风始终不是猪身上的翅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大跃进”所吹起的泡沫迟早要破,如今的某些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现状事实上已经证明了这点。
在实际中,中国不少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在产权整合上仍然缺乏管控的有效手段,在制度输入上尚无统一标准,在宏观管理上尚不能形成整体协调性。脱离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能力一味扩张,给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作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亮点的工厂化,如果“未熟先衰”、投机盛行,肯定是菌界的一场灾难。对于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不要好高骛远,靠什么创意去吃饭,靠什么资本运作去求发展,真正要的是应先考虑把食用菌工厂化的每个环节做好做精,这样才比较实际,否则只能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就中国菌界目前的要素禀赋而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是必然趋势,但现在还远未成熟,尚处在简单粗放的发展阶段。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还相当多,如有些工厂化食用菌套购国家项目补贴资金;食用菌工厂化的设计出现纰漏;是外行投资者太多,靠模仿生产徘徊在低水平栽培阶段,其产品产量和质量波动性比较大。设备不配套,基础设施配套不合理;食用菌工厂化的技术人才奇缺等等,食用菌工厂化相对发达的国家如日本,依然在兢兢业业地做事。 对于中国食用菌工厂化而言,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点滴的创新积累,最终实现从附加值低的产品制造、服务向产业链高端的升级。我国食用菌工厂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急不得,更忌讳盲燥。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若“未熟先衰”将绝对是悲剧,会打击那些本来就不强大的食用菌企业主精神。这对中国食用菌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灾难。【作者myb转载请注明来源于易菇论坛】 靠”官场“主导的工厂化,只能是未熟先衰!
实际上已经衰了,造就的一大批不够专业需求设计的工厂和一大批半桶水技术员,这样的工厂很难原样消化,技术员行的和不行的龙蛇混杂,老板们很难分辨了。 这也是国情所致,中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中国的体制和中国迷失的企业家精神造成的,在各个项目上有的不能光以赚钱与否来衡量,有的人要政绩,重要的不是赚钱。本人正在做一套用政府资金的工厂化,规模较小150万,不过就这点企业还是不想多投入,还要赚点,没办法。扛活吧!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在危机中寻求新的商机,改变目前的状况。坚持到底!适者生存! 纂蘑菇 发表于 2012-11-27 1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也是国情所致,中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中国的体制和中国迷失的企业家精神造成的,在各个项目上有的不能光以 ...
上报项目时可不时这么多要1000,这只是政府给的配套资金,不过企业只要是政府给的是钱都要,不要白不要,至于是不是1000万,还是100万,都没意义,钱到账才有意义。所以只能做到菌棒工厂化或菌种工厂化,决对做不到出菇那一步。真正做到了菌种栽培出菇一条龙,也未必就有很高的利润率。况且我们是企业行为,党的钱给还不要吗?不赚钱可以不干吗! 纂蘑菇 发表于 2012-11-28 1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报项目时可不时这么多要1000,这只是政府给的配套资金,不过企业只要是政府给的是钱都要,不要白不要, ...
实情实话!
页:
[1]